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官方媒体报道,8月1日夜间至3日,西安市抽调50余名警力,在秦岭核心保护区开展非法穿越排查,查获9名非法穿越人员。此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全国首例针对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的民事公益诉讼案已公开审判,并对相关组织者进行了严肃的法律处理。
这一系列事件再度敲响警钟: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绝非彰显个性和勇气的“探险”,而是明确触犯法律红线的违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作为南北气候分界线与生物基因库,秦岭核心区生态脆弱。高山草甸一旦被踩踏,数十年难以恢复;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遭受侵扰,种群生存也将面临威胁。要知道,单次穿越影响微小,可经百次、千次叠加,终将酿成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更值得警惕的是,非法穿越背后潜藏着扭曲的利益链条与认知偏差。部分户外公司将违规路线包装成“秘境探险”,借社交平台引流牟利;一些探险博主为博流量发布非法穿越视频,诱发盲目跟风。而参与其中的驴友,则错把“挑战自然”当作“热爱自然”,将对自然的敬畏全然抛至脑后,以“探险”之名行破坏之实。
4月17日,4起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民事公益诉讼案在宁陕县蒿沟村开庭审理
针对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及《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均作出明确规定,禁止进入相关区域。一系列的司法实践更是传递出清晰而明确的信号:任何试图挑战法律权威、违反保护规定的行为,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后果。
真正的户外精神,从不是漠视规则、征服自然,而是敬畏法律、守护生态。驴友应当校准认知:停止非法穿越,是守法底线,更是护秦岭的责任。唯有如此,秦岭方能重归宁静,使自然之美得以永续保存,不受侵扰。 来源:群众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