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八月骄阳穿透繁茂的葡萄叶,在累累果实上洒下斑驳光影。鄠邑区的葡萄园里,沉甸甸的“户太八号”挂满枝头,紫玉垂珠,晶莹剔透,宣告着新一年的丰收季已然到来。果农们穿梭于藤架间,熟练地采收着这份来自秦岭的甜蜜馈赠,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清新的山风中。
“户太八号” 沃土育出的秦岭珍品
西安市鄠邑区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如今最被大家熟知的品种就是“户太八号”。它是由西安市葡萄研究所所长纪俭于1989年培育的新品种,并于1996年由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它已成为鄠邑区葡萄产业的“当家花旦”,广泛分布于秦岭北麓沿线。
“户太八号” 的好品质,离不开秦岭北麓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疏松透气的砂石土质如同天然滤床,利于根系生长与排水;显著的海拔落差带来明显的昼夜温差,为果实累积糖分创造了绝佳条件。由此孕育的葡萄,皮薄如纸、肉厚多汁、酸甜适口,品质卓然。
如今在“户太八号”的引领下,夏黑、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等二十多个品种在鄠邑4.3万亩葡园里科学布局,错峰上市,年产量稳定在8万吨左右。
“户县葡萄”不仅斩获原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双认证”,更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和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成为鄠邑区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山水为媒 葡萄藤蔓“串”起融合新篇
丰收的葡萄园,正成为鄠邑区乡村振兴的生动舞台。
依托葡萄产业的核心优势,鄠邑区紧紧围绕“诗画鄠邑 品质新区”目标,深挖秦岭北麓的生态、人文资源潜力,精心培育“户县葡萄”区域公用品牌,全力推进葡萄全产业链标准化与品牌化提升。
以环山路为轴,秦岭北麓绿色长廊农业观光区渐成规模。葡萄采摘体验人气兴旺,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及特产的销售热潮。
田间地头兴起的研学课堂,让都市人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葡萄产业这根藤蔓,正有力“串”起农业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将秦岭的生态价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
图:西安发布
秦岭无言,滋养万物。一串串饱满的“户县葡萄”,是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鄠邑人守护青山的生动见证。当甜蜜滋味在唇齿间漫开,我们尝到的,是秦岭生态的纯净本味,也是一曲山乡因绿而兴、因美而富的嘹亮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