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在全球范围内解决塑料危害问题,联合国成员国于 2022 年一致决定制定一项全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文书,即涵盖塑料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塑料条约》。
2025年8月5日-14日,联合国日内瓦万国宫将迎来全球塑料治理的关键谈判。以欧盟、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组成的“高目标联盟”(High Ambition Coalition)与沙特、伊朗、俄罗斯和中国等“志同道合集团”(Like-minded Group)围绕“限制生产”与“终结污染”两大路径展开终极博弈,这场较量或将重塑全球环境治理格局。
高目标联盟主张“预防性原则”,要求2030年前淘汰13类高风险塑料制品,并对树脂生产实施全球配额,目标2040年全面消除塑料污染。高目标联盟背后是欧洲化工巨头与环保组织,其已投入数百亿美元研发可降解材料。
志同道合集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提出2040年实现90%塑料包装可回收的方案,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技术转移与资金支持。中国代表指出,发展中国家需优先提升回收率,而非接受“一刀切”限产。志同道合集团代表全球70%的塑料原料生产国利益。
这场谈判的成败,将决定人类能否在2040年前实现“塑料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
2025 年 8 月 3 日,国际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报告(下图),婴儿奶瓶、外卖包装、化妆品中的塑料化学物,已侵入人类血液、胎盘甚至大脑。胎儿期:孕妇接触塑料化学物,流产、早产风险激增;成年期:工人患肝癌(PVC 工厂)、儿童哮喘(焚烧厂周边);老年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与塑料化学物显著相关。
所谓“可回收塑料”实为商业谎言,仅 10% 塑料真正被回收,90% 被填埋/焚烧/进入自然环境。目前已有 80 亿吨塑料垃圾污染地球,相当于每人背负1万多个塑料袋。
目前已在人类的血液、肝脏、胎盘,生殖系统等各个器官,甚至是大脑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广泛存在,其被证明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心肌梗死直接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