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西安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7月15日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的公示》,对《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进行公示。
这也是6月底高新区发布《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和公众参与说明书公示》后,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的又一关键进展。
而随着项目环评得到公示,关于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建设的更多信息得以明确并对外释放,即将开工的信号愈加明显。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规划编制历程
2020年6月,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西高新至天桥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
2020年7月,西高新至天桥高速公路列入《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2020年全省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通知》。
2021年4月,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变更西高新至天桥高速公路项目名称的情况说明》,将“西高新至天桥高速公路”变更为“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
2022年,路线起点、建设内容与规模调整变更,同年9月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24年11月完成修编。
2022年9月,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据变更后的可研,编制完成了《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XI'AN 今年开工,预计2027年建成
根据环评报告书最新信息显示,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建设周期为2025-2027年,工期2.5年,计划今年开工,2027年底建成通车。
线路起自西安市绕城高速高新立交,向西南沿西沣路设线,至西安外环高速设西沣枢纽立交,主路继续折向西沿关中环线北侧布设,在京昆高速处与鄠周眉高速公路起点顺接。涉及雁塔区、高新区、长安区、鄠邑区等4个区,总投资1690271.2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辅路左右幅分幅下穿西沣枢纽立交后,近期实施终点位于西沣立交南侧。远期设计终点接现状鄠邑区余西路(X217),本工程为远期实施外环至终点段辅路预留用地,不设计建设。
作为目前全国最长的复合立体通道项目,项目采用“高速公路主路+辅路”的复合通道建设形式,上层主路长38.606km,下层辅路长15.957km。
其中,主路为新建,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标准断面宽33.7m;下层辅路主要是在现状西沣路基础上改扩建,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六车道。
根据城镇化地区交通特性及需要,绕城高速至终南大道段设置分隔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道路宽60m;终南大道至外环高速段与城市环线国道G210共线,不设置分隔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道路宽47m。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等。其中,设西高新枢纽立交、西部大道立交、城市客厅立交、终南大道立交、西沣枢纽立交、草堂立交、鄠邑南立交和水寨枢纽共8处互通立交,预留沣镐立交、余下立交2处;设收费站6处。
西高新枢纽立交
西高新枢纽立交位于西高新区以南,项目主路与绕城高速相交处,实现本工程与绕城高速、太白南路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之间的交通转换。
项目在绕城高速处设置变异喇叭式立交,在改建既有西高新枢纽立交的同时,在高架桥新建主路收费站,建成后的立交将与既有西高新枢纽立交组合成为新的枢纽立交。
本工程与绕城高速及西高新收费站直连匝道(图中蓝色匝道),西高新收费站与市政道路连接匝道由太白南路快速路项目实施。
西部大道立交
拟设立交位于工程与西部大道交叉处,是项目主路、辅路与西部大道三层互转的交叉体系。
采用菱形方案,立交布设尽量利用现状西沣路红线,避免拆迁建筑;立交主路利用平行主路的四条上下匝道,设置匝道收费站进行地面交通转换,中层预留将西部大道直行方向改造成桥梁形式下穿项目主路条件,辅路利用平交口形式进行地面辅道交通的转向。
城市客厅立交
拟设立交位于长安区,主路与纬二十六路、学府大街相交,实现项目主路、辅路与纬二十六路三层互转的交叉体系。
城市客厅立交于主路两侧布设四条平行匝道,设置匝道收费站进行地面交通转换,中层预留将纬二十六路直行方向改造成桥梁形式下穿项目主路条件,辅路利用平交口形式进行地面辅道交通的转向和直行车辆的通过。
终南大道立交
拟设立交位于项目主路与终南大道交叉处,三星城以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校区)以南。
考虑西安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建设时序不确定性等问题,布设了枢纽+落地方案,枢纽解决本工程与西安城市环线高速公路快交通转换,落地解决本工程主路、辅路与终南大道三层互转的交叉体系,及西安城市环线高速公路的落地问题,同时考虑高速公路快速进出西安南站。
十字枢纽立交采用对角双环式变形苜蓿叶型,主要完成两条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在十字枢纽北侧、南侧和东侧各设2个上下匝道,解决辅路上下本工程及城市环线高速至长安方向的上下;同时通过集散车道、专用匝道解决高速公路与西安南站的快速连通。平行匝道设置匝道收费站。
西沣枢纽立交
本立交位于工程主路与西安外环高速交叉处,滦镇以北,主要完成与西安外环高速之间、两条高速公路与西沣路等周边城市道路间的交通转换,兼具枢纽立交和一般服务型立交的双重功能。
立交采用十字枢纽+梨形立交落地方案,其中十字枢纽立交采用对角双环式变形苜蓿叶型,主要完成两条高速公路的交通转换,落地的梨形立交布设在主路东侧,利用原外环高速立交匝道,仅对滦镇往返蓝田方向的LA、LC匝道进行改造设计。取消原外环高速与西沣路交叉设置的单喇叭立交,改为设置平交口,连接城市道路与高速公路,平交口位于外环高速的北侧。
草堂立交
草堂立交位于K26+545.954,主路与沣渭大道设置两层互转的交叉体系。
该方案采用梨形,匝道下穿主路,收费站和平交口布设于主路南侧。
鄠邑南立交
辅路终点止于余西路,周边规划涝峪河湿地公园、一校两院、渼陂湖景区、惠安集团。
采用梨型,匝道下穿主路,E匝道与“一校两院”道路顺接。被交道路为余西路。地面道路上跨余西铁路后从立交北侧与余西路T型交叉。该立交与水寨枢纽辅助车道贯通。
水寨枢纽立交
水寨枢纽立交位于鄠邑区玉蝉街道中斑村北侧,为工程主路与京昆高速及鄠周眉高速实现交通转换的枢纽互通式立交。
立交型式采用半定向匝道+部分苜蓿叶型。
沣镐立交(预留)
沣镐大道立交主要服务周边东大镇、滦镇、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考虑到沣镐大道线位未确定,且北侧已有西太立交,本次预留沣镐立交。
余下立交(预留)
立交主要服务于余下街道、涝峪河湿地公园及渼陂湖景区上下高速交通流。预留立交,待远期区域发展成熟修建。
同时,该项目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解决方案中,将下穿西成高铁桥梁,桥梁上跨西余铁路,与15号线在郭杜东街交叉,采用60m钢箱梁跨越。
XI'AN 西南核心大通道,将带来哪些变化
可以看到,当下事关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的建设规模、标准、投资、周期,以及规划建设的立交工程等讯息已经颇为明确,项目实施只待开工。
而从这条西南大通道建成后的影响看来,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大众期待都十分之高。
从路网建设的功能性来看,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是缓解城市拥堵,加速西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需要。
西沣路沿线,本就是西安交通需求较旺盛区域,也是西安出城的一条重要通道,出行需求复杂多变。
高速公路主路+辅路复合通道形式,可解决出城车辆快速通行,辅路设置完善的人行、非机动车、公交车道,有效解决沿线生产生活的需要,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此外,该项目与西安绕城、外环高速等高速线路实现连接,能够满足提高路网布局均衡性和连通性的目标。
通过形成多条国家高速公路之间的迂回线路,有效分流京昆高速西安至鄠邑段交通压力。
同时,本工程主路东接西安外环高速、西连西安都市圈环线鄠周眉段,可作为西安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路段,较利用京昆高速共线缩短里程约7公里。
交通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核心,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的建设,可为外围组团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交通条件。
西安高新区是辐射西安南部地区发展的强劲发力点,这条大通道,串联规划建设的城市客厅、长安通讯产业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众多产业集群,将为沿线重要交通集发点提供一条快速、便捷、高效的运输通道,并有效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及产业集群打造,加快西安南部区域科技万亿产业带发展。
同时,可加深西安主城区与高新区、长安区、鄠邑区间的联系,拉近西南部地区与西安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为西安城市产业布局拉大框架提供重要支撑。
这条大通道建设将带来的变化,以及种种利好已跃然眼前。
而在经历过规划调整和政策变动,漫长的规划历程,在项目开工后,将迎来终点,并转入建设阶段。
当下,大众尤为期待,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能够尽快起步建设。
待项目正式启动开工的那一刻,这条期盼多年的西南大通道,将迎来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