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5年初,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0亿元以上,增速锁定1%,以“稳中求进”的基调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而在近期西安市发改委的访谈中,亦为我们描绘出了千亿投资所指向的领域,通过对重点项目的观测,寻找发展能级提升的空间。
XI'AN 如何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
目前,西安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面临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战略机遇。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正是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夯实发展根基的重要举措。
而如何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西安发改委表示将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稳定投资总量,强化重点项目支撑
二、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三、聚焦重点领域,补齐发展短板
四、加速项目转化,提升落地效率
可以看到,西安当下的投资策略紧紧围绕结构优化升级与重点领域突破展开,形成驱动发展的双轮。
优化投资结构方面,西安选择将资源向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效益、高增长领域倾斜。目标是推动产业升级,并确保投资能快速转化为实际经济产出。2023至2025年市级重点项目中产业投资占比逐年上升的数据支撑,体现了这一明确的产业导向。
而要选择将投资投入哪些重点领域,西安精准聚焦三大关键领域,强力补齐发展短板。
基础设施:强化交通枢纽等建设,提升城市互联互通与辐射能力。
产业体系:集中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环节,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和产能提升项目,筑牢产业根基。
民生保障:实施补短板惠民生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这些抉择将有效提升投资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与民生福祉的核心目标。
这种从单纯追求规模稳定,转向更注重结构优化与精准发力,标志着西安投资正迈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
而受大环境影响,西安在项目的选择上同样趋于谨慎。
对此,西安发改委表示,总体上的考虑是,不一味追求投资高增速,而是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产业投资占比,持续优化投资结构,着力提升投资效益。按照工业强市战略,将工业投资目标提高到1200亿元,占比从去年的18.7%提高到21.8%;扩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比,从去年占全市投资1%提高到2.9%。
而在交通方面,西安以总投资3800多亿元的37个交通项目为主要抓手,建立“三张清单”(在建、新开、储备)动态管理机制。其中,在建项目16个,总投资1362.84亿元;新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2049.40亿元;谋划项目10个,总投资396.03亿元,这些重大项目发挥了扩大有效投资的“压舱石”作用。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西安东站工程作为枢纽“四主一辅”客运布局中的关键节点,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用,将主要承接西十高铁、西康高铁和西延高铁的运输任务,车站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打造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西安东站 荣耀西安网拍摄于2025.7
西延高铁线路全长约3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5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大幅缩短西安与陕北地区的时空距离;西十高铁陕西段正线169公里,预计2026年建成,将形成连接华中地区的新通道;西康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计划2026年通车,通车后西安至安康旅行时间将压缩至1小时左右。
另一方面,西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双轮布局,现已形成6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矩阵(长波和短波授时系统、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转化医学、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电磁驱动聚变设施)。
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效果图
这种"产业创新集群+重大科技设施"协同发展模式,已初步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集群"的创新链条,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显然,这座城市将资本精准导入了产业升级与创新裂变的“主动脉”的转向,将千亿级的投入分配的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脉络,反而为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XI'AN 这些项目正在加速
实际上,西安在投资领域和项目选择上发生的变化,今年来我们已经通过实例而有所了解,如道路微改造的不断升级,三环微改造即将启动,广运潭大道跨绕城的开工等,而城市更新试点片区的动作同样频频,同时各类产业项目、重大科技设施的启动,亦在加强产业链条的补全,科技创新的攻坚。
就在近期,亦有不少项目迎来喜讯。
周至县综合枢纽中心建设项目启动
周至县综合枢纽中心(二级汽车客运站)项目位于G310国道县城段与文景路交汇处。
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约26亩,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采用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的高效立体化布局设计。
站内规划设置13个标准化客运发车位,并配置总计275个智能化停车位(其中包含65个大客车位和210个小型车位)。项目设计日发送旅客能力为5000人次,并预留了远期扩容至6000人次的条件。
该枢纽中心建成后,将集客运换乘、车辆停泊及配套服务于一体,为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将为加快推进周至县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华硕锦盛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工
由西安华硕锦盛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华硕锦盛商业综合体项目近日正式开工。
该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38万平方米,以“悦臻品宴会中心”为主体,融合酒店公寓、商务会议、活动会展等功能,打造多功能商业综合体。项目分两期建设,预计达产后年收入5000万元,将进一步丰富区域商业配套。
大川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及零部件制造中心落户
西安大川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大川新能源汽车精密模具及零部件制造中心项目近日正式落户泾河新城。
该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以精密模具制造为核心,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塑料制品、数控设备等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全产业链制造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12月投入运营,达产后年营业收入5500万元,可带动就业120人,助力新城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乐华三路市政工程竣工
泾河新城乐华三路市政工程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通车倒计时。该路段南起沣泾大道,北至泾河湾路,此次验收范围为瀛洲二街至沣泾大道段,全长1.3公里。作为连接主干道的重要枢纽,乐华三路兼具交通疏导与民生服务功能,通车后将完善黄冈中学周边路网,便利居民出行,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隆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 首条产线已经投产
隆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类项目之一,也是隆基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单晶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年产50GW高效单晶电池及50GW单晶硅切片)位于泾河新城,总建筑面积87.53万平方米,是我市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项目。
目前,项目首条产线已经投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1200亿元,解决就业1.5万人。其50GW电池年发电量1330亿度,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03亿吨,对优化我省能源结构、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秦创原(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二期项目 目前招商面积可达80%
秦创原(泾河)智造创新产业园二期项目,是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重要板块。
据了解,总投资约10.7亿的秦创原·氢合湾-氢能汽车产业园,占地约151.3亩,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其中,厂房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办公、生活配套及其他总建筑约2.3万平方米。
预计建成后实现招商面积11.6万平方米,目前招商面积可达80%。已成功签约质子汽车氢能商用车装配研发项目、含氢零碳分布式能源中心及能源装备中试基地项目。
传化智联西北运营中心项目
项目将设立西北指挥调度中心和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实验室,构建覆盖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大数据平台,成为区域智慧物流的中枢节点。与此同时,项目还将计划和新城区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楼宇产业基金,重点吸引辖区生物医药、供应链金融等领域企业入驻,打造金融孵化新高地。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15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成为西安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引擎。目前,项目已进入竣工倒计时阶段。
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项目
光子传感产业聚集区项目位于西安高新区长安通讯产业园兆元路东、裕丰路南,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米。主要建设生产厂房、孵化器以及配套设备用房等,并持续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和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在研发、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建成投用。项目整体建成以后,预计能聚集约20多家光子产业企业,就业人口达到2500多人,年产产值要10亿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