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文物频频“出圈” 工业元素亮相 这些陕西元素为啥入选教材

2345 0
发表于 2025-4-10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zmE30RWpyf6Svdey.jpg
  何尊。
  今年春季新学期,陕西文物“扎堆”出现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艺术 美术》里。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秋季开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不仅选用国宝何尊作为封面,而且加入了人面鱼纹陶盆、秦兵马俑、鎏金铜马、黄帝陵、司马迁祠等陕西文物元素。

  无独有偶,近日,在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工作的党美娅收到一份特殊的“喜报”——她拍摄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实景图片,经过严格筛选,正式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无论是文物还是工业,陕西元素成为入选教材的“高频选择”。
  陕西文物频频“出圈”
  作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何尊多次被选入教材。记者翻阅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发现,何尊不仅成为新教材封面,而且还在第二单元第8课中出现。在刚刚出版的七年级下册《艺术 美术》中,也有何尊的图文介绍。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贾村镇。尊内底部铸有122字的铭文,其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金文上面的‘中’像极了一面随风飘扬的旗帜。这个‘中’不仅代表中国,还有很多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现在这个‘中’字上。”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夏清说。
  “课本封面不只是学生上课看到的第一眼画面,也是一种信息和观念的传递。有深厚内涵的封面,会激发孩子更浓厚的学习兴趣。”西安市西航一中语文教师刘筱篷说。何尊出现在历史教材封面,对于陕西学生来说,自豪、熟悉、亲切,大家更有兴趣去探究何尊的由来,自然而然地把自己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中国历史的见证者,融入其中。
  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二课“原始社会与史前社会”中,介绍了位于西安市东郊的半坡遗址,并配发了该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陶埙、陶纺轮、石锛、骨箭头等文物图片。“近年来,我国考古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编修委员会副主任、七年级上册主编叶小兵表示,教材之所以新增不少考古发掘的文物,就是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我国史前社会的具体面貌,用考古成果实证我国原始社会的发展历程。
cms_20250410073047_73548e6897fa811bd1ad8647f15ba74f444ad05b.jpg
  《艺术 美术》第四单元中展示的金走龙、金虎等陕西文物。
  文物“说话” 让兴趣在心中扎根
  “七年级下册《艺术 美术》第四单元中展示的金走龙、鸳鸯莲瓣纹金碗和金梳背,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如今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提起何家村窖藏,西安“90后”文物爱好者徐凯打开了话匣子。“何家村窖藏是20世纪唐代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银器、玉器、中外钱币、铜器,富丽堂皇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前段时间,我带着孩子去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就看到了教材里的这件金梳背,特别漂亮!”家住西安北郊凤城五路的秦先生告诉记者,金梳背的制作综合运用了掐丝工艺和金珠焊缀等特种工艺,这种工艺是两汉时期从西方传入的,唐时称为“金筐宝钿”。“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喜欢历史,对文物非常感兴趣,我已经带她参观了30多家博物馆。”秦先生说。
  记者注意到,七年级下册《艺术 美术》中,出土于宝鸡市凤翔区的散氏盘赫然在列。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散氏盘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礼器,其腹内350余字的铭文,更是研究西周晚期土地制度、契约关系的重要史料,承载着跨越几千年的历史记忆。
  “老师特意为我们找来了《艺术 美术》这本书,从散氏盘的基本信息、历史沿革,到铭文内容、书法价值和文化寓意,全方位为我们讲解,这样的课堂,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文字,而是通过文物,让历史变得鲜活可感。”宝鸡市新建路中学七年级学生毛怡婷说。
  七年级下册《艺术 美术》中,还介绍了法门寺博物馆珍藏的3件唐代金银器——鎏金飞鸿球路纹银笼子、鎏金银龟盒、鎏金仰莲瓣圈足银碗。1987年,尘封千年的法门寺唐塔地宫被开启,4枚佛指舍利以及包括金银器、秘色瓷、琉璃器、茶器具在内的2000余件唐代宫廷文物正式出土,一时为世界所惊叹。“当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开启后,国内外的专家一致惊呼,法门寺地宫一开,便是半个盛唐。”徐凯说。
cms_20250410073047_423b5138a5fefb9ee3e6e99cdfcf5fcad5700313.jpg
  《煤基乙醇工业化装置实景图》照片入选化学教科书。
  入选教材 更好传承中华文化
  除了文物,陕西的工业元素也亮相教材。
  “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登上全国学生的课本!”3月11日,在延长石油榆神能化公司工作的党美娅告诉记者,她拍摄的一幅《煤基乙醇工业化装置实景图》照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义务教育九年级化学教科书。该照片作为教材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的教学配图,配以简明生动的文字,向学生阐释了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延长石油榆神50万吨/年煤基乙醇项目航拍图片——煤基乙醇工业化装置实景图,作为‘科技强国’教学素材走进全国初中课堂,成为我国能源化工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典型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材编辑室专家表示,选取这样具有时代特征的工业案例,有助于学生建立“科技创新”就在身边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照片,这些实物证据系统地呈现了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和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徐凯说,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物被发掘并得到科学研究和展示。将这些新发现和成果引入教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促进了考古研究与教育的结合,使学生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亲爱的路人幸福 2025-4-12 12:18 赞同 +1
人潮里我很好 2025-4-12 12:18 赞同 +1
小西安不小 2025-4-11 07:55 赞同 +1
剪影A 2025-4-11 07:12 赞同 +1
龙行达达 2025-4-10 21:22 赞同 +1
森格瑞拉~房 2025-4-10 12:53 赞同 +1
JacquesLoisel 2025-4-10 11:25 赞同 +1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