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升级改造后的志丹服务区。
3月10日,临近中午,货车司机张建国熟练地将13米长的挂车停进连霍高速潼关服务区新扩建的停车位后,他揉着酸痛的肩膀走向服务区焕然一新的卫生间。智能屏上闪烁的绿色空位标识让他松了口气:“再也不用为抢厕所和小车司机‘赛跑’了。”这位在陕西跑了15年货运的老司机,见证了高速服务区从“将就”到“讲究”的蜕变。
聚焦民生需求 从“痛点”到“亮点”
随着公众出行需求日益多元化、高品质化,部分早期建成的陕西高速服务区因设施老化、功能单一,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难以承载人们对美好旅途的向往。其中,“如厕难”成为广大司乘人员反映的一大“痛点”。
在张建国的记忆中,韩城服务区便是典型代表。过去日均车流量超8000辆,狭小的卫生间仅有36个厕位,一到节假日,排长队的情况屡见不鲜。如今,改造后的韩城服务区卫生间厕位扩容43%,新增的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空气质量,配备恒温热水和儿童座椅,让过往旅客的体验得到了质的飞跃。
服务区的升级改造,本质是对“司乘需求”的深度回应,像这样从“槽点”变“亮点”的改造案例还有很多。走进改造后的韩城服务区,细节之处尽显关怀。母婴室里,新手妈妈陈芳正在使用智能温奶器:“数字面板能精准控制水温,带娃出行终于不用慌乱了。”
“以前带老人孩子出门,最怕服务区不方便,现在第三卫生间里有儿童座椅和扶手,还有紧急呼叫铃,真的太周到了!”带着双胞胎女儿出行的王女士在永寿服务区发现,第三卫生间不仅有紧急呼叫铃,还贴心地设置了高低洗手台,“孩子们第一次在服务区主动要求洗手。”
此次改造的亮点之一就是将公众的“急难愁盼”化作升级改造的“靶点”,逐一击破。
文化赋能塑造地域名片
随着公众出行需求的升级,服务区改造升级不仅是功能的完善,更是地域文化的展示窗口,每一处的焕新,都在无声地讲述着陕西多元的地域故事。
走进壶口服务区,外立面设计以黄河奔腾之势为灵感,采用流线型钢结构与玻璃幕墙组合,既呼应了壶口瀑布的壮阔气势,又通过环保材料实现节能降耗。夜幕降临时,灯光勾勒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动态光影,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引得过往旅客纷纷驻足拍照。
这样的文化表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14
645
1500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