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冢与陈忠实的回忆【严建设日记】 2025年03月01日 Saturday阴 早起拍了一阵浐河的视频,编辑后发到各大网站,然后余老妻驱车到了曲江,接了家姐伉俪并舍弟,同往狄寨原上的薄姬冢一游。薄姬曾是魏王豹妻,后被刘邦纳为侧室,生的儿子继位汉文帝。故地重游物是人非感慨良多。 该地冷风枯木荒草,非常荒冷,有个西园正在翻新筹建中。广场上的巨型白鹿雕塑的鹿蹄子错做成了马蹄,指鹿为马保留至今。柱子上的铜字曾被盗窃,当年盗贼听说陈忠实的字能卖俩钱,想不到是纸质书法并非铜字。 2005年6月的一天,北京来了一伙作家,说好去薄姬冢,陈忠实陪同,我照例被拉了义工开车同往。客观上疏忽大意,他们车上的摄像机照相机被梁上君子所获,寸草不留,大家颇尴尬。那时白鹿书院和陈忠实文学馆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书院的常务副院长是邢小利。有一组珍贵影像是老同学康小荣拍摄的。台上讲话的是张贤亮。其中有我给国内一些著名作家和文人书写颁发院士荣誉证书的旧照。我正在写的是写给陈少默的。陈忠实老师给我也写了一份,开玩笑说建设当咱院士名至实归。当年白鹿书院的所有规章制度都是我一手制定并经过陈忠实老师过目的。白鹿书院院士不过是个名号,没实际意义。 实话实说,我始终崇拜陈忠实,感觉那部《白鹿原》是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在灞桥区西蒋村写出一本巨著孰属不易。迄今为止,还常和一些老友谈论该书。比如韩成学。 当年经陈忠实、邢小利二人签名介绍。我加入省作协。当年有人的场面,我都喊他陈老师,而只有我俩时,我喊他老陈。在单位给他配车前,他也多次用过我车,几次是在东四路接孙子到桃园路、从桃园路到建国路。车上无话不谈。包括一些男人的私密话题。 回首追随陈忠实先生创办白鹿书院的难忘岁月,是一段令我刻骨铭心的时光,我有幸追随陈忠实先生创办白鹿书院,这是我人生中珍贵的经历。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份,陈忠实先生怀着对文学的深厚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决定创办白鹿书院。我被先生的热忱所感染,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记得最初筹备的日子,夜以继日,不惧寒冷酷暑。在书院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到内部装饰,每个细节都倾注了大家的心血。陈忠实他常常与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书院的发展方向和宗旨。先生强调,白鹿书院不仅是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更是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要阵地。 那些日子里,我们一起整理资料书籍、策划活动,虽然忙碌却充满快乐。陈忠实先生总是以他的宽厚和睿智引领着我们。 随着白鹿书院的逐渐成型,越来越多的文学爱好者和学者汇聚于此。举办的文学讲座、研讨会和作品朗诵会,充满了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我阴一次车祸而急流勇退。 回忆起 2005 年与陈忠实先生共同创办白鹿书院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慨与温暖。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为了文学梦想不懈努力的征程。陈忠实先生的人格魅力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将永远激励着我在文学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如今的白鹿书院已成为一方文学的净土和精神的家园。 航拍一阵,见有俩放风筝的不敢继续。然后我们就近到纺织城一家馆子共进午餐,吃了葫芦头、粉汤羊血、羊血饸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