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宝成铁路复线引入宝鸡枢纽方案研究展望 1 引言 宝成铁路的修建历史悠久,自1952年开始建设,1958年1月,宝成铁路全线正式通车,采用蒸汽机车牵引;同年6月,宝成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工程。1975年7月,宝成铁路全线完成电气化改造,成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96年7月,宝成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1998年11月,宝成铁路广元至江油段162km复线电气化开通;1999年12月宝成铁路阳平关至广元段复线开通。 既有宝成铁路宝鸡站至成都站运营里程全长约657.8km,为国铁Ⅰ级,由电力牵引。 随着运量的日益增长需要,宝成铁路阳平关至宝鸡段也需顺应形势考虑由单线增加为复线,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宝成复线引入宝鸡枢纽的方案。 2 宝鸡铁路枢纽概况 2.1 既有铁路及车站概况 枢纽内既有铁路为西宝、宝兰高铁,陇海、宝成、宝中铁路。 宝鸡站和宝鸡南站为枢纽内主要客站。其中,宝鸡站为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和宝中铁路的交会站,车站规模为4台线,主要办理普速客车作业。宝鸡南站主要办理西宝、宝兰方向高铁动车组作业。宝鸡东站为二级四场编组站,到发线有效长满足850m,主要办理枢纽内解编作业。 2.2 在建及规划铁路 目前,枢纽内无在建铁路工程。规划铁路有宝鸡至宝鸡东陇海第四线、宝鸡东至卧龙寺陇海三四线,宝中二线、关中城际、宝鸡至汉中铁路、枢纽货运南环线。 2.3 枢纽现状存在问题 陇海铁路能力紧张,宝成铁路与其他方向牵引质量、机车类型不统一,且宝成铁路为单线铁路影响枢纽作业效率。 3 城市总体规划 宝鸡是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2022年常住人口362.5万人,城镇人口占比59.42%。总体呈现“一轴一带、一区一主、一副多点”的布局,其中,中心城区呈现“一城两区、轴带发展、组团布局、蓝绿融通”空间发展格局。 4 枢纽作业量 4.1 客运量 宝鸡枢纽目前办理客运的车站主要是宝鸡站和宝鸡南站,2023年客车日总对数为96对,以通过列车为主。预测宝鸡枢纽近/远期日开行客车总对数达到107/112对,其中,始发车13/13对,通过车94/99对。 4.2 货运量 宝鸡铁路枢纽以与西安方向和天水方向的货物交流为主,货运量整体发展较稳定。2023年宝鸡枢纽铁路货物发到运量368万t,其中,货物发送量117万t,货物到达量251万t。 根据预测,近/远期宝鸡枢纽货物发到运量678/670万t,其中,发送216/245万t,到达462/425万t。谭家村站和任家湾站近/远期货物发到运量247/258万t,其中,发送116/123万t,到达131/135万t。 4.3 小结 宝鸡站主要办理宝鸡枢纽的普速列车作业,宝鸡东站主要办理枢纽内解编作业,近期枢纽内主要作业车站能力适应性满足运营需求。 5 宝成铁路复线引入枢纽方案研究 5.1 研究思路及方案构成 5.1.1研究思路 宝鸡站为宝成铁路起点车站,也是宝鸡枢纽的主要客站之一;宝鸡东站是枢纽内唯一的技术作业站。 鉴于宝鸡枢纽总图框架稳定,宝成铁路扩能工程应重点研究引入宝鸡站方案,并便捷衔接宝鸡东站。 结合线路越秦岭条件,沿宝成铁路、陇海铁路等既有线廊道引入宝鸡站,可充分利用既有廊道减少对城市的影响,应结合新建线路长度、对既有线运营影响、工程条件、工程投资、运输组织和对城市影响等方面综合比选,合理选择引入方案。 5.1.2方案构成 考虑充分利用既有线廊道,首先研究了沿宝成铁路引入宝鸡站方案(方案Ⅰ)和沿陇海铁路引入宝鸡站方案(方案Ⅱ)。 结合任家湾站设站条件和线路越秦岭条件研究了经谭家村站方案(方案Ⅰ-1)和经任家湾站方案(方案Ⅰ-2),并对宝鸡站改建方案进行了研究,引入宝鸡枢纽总体方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 5.2 沿宝成铁路引入宝鸡站方案(方案Ⅰ) 为改善线路穿越秦岭段纵坡,新建双线由南向北下穿过宝兰高铁之后折向东引入枢纽,在任家湾站附近与既有宝成线衔接,增建二线引入宝鸡站。 结合设站条件和线路越秦岭条件研究了经谭家村站方案(方案Ⅰ-1)和经任家湾站方案(方案Ⅰ-2)两个子方案。 5.2.1方案说明 经谭家村站方案(方案Ⅰ-1)。新建越秦岭双线接入谭家村站,谭家村站按1台6线规模扩建,设支线联通任家湾站,到发线有效延长至850m,出站后沿既有宝成铁路增建二线引入宝鸡站。比较范围内新建双线14.1km,新建单线5.3km,运营长度为19.4km。 经任家湾站方案(方案Ⅰ-2)。新建越秦岭双线接入任家湾站,并将到发线有效长延长至850m,出站后沿既有宝成铁路增建二线引入宝鸡站。比较范围内新建双线长14.9km,新建单线8.6km,运营长度为23.5km。 5.2.2方案比较 从工程投资方面分析,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需对谭家村站扩建改造,与方案2相比,工程投资总体节省1.48亿元。 从线路长度方面分析,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新建双线14.1km,新建单线5.3km。方案Ⅰ-2经任家湾站方案新建双线14.9km,新建单线8.6km。方案Ⅰ-2较方案Ⅰ-1新建双线多0.8km,新建单线多3.3km。 从工程条件方面分析,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谭家村站站改工程量相对较大,需对谭家村北侧一排民房进行拆迁;方案I-2经任家湾站方案任家湾站站改工程量相对较小,拆迁较小。 从运输组织方面分析,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运营长度短,原任家湾站接轨专用线均能予以保留,谭家村站能较好取代任家湾站;方案Ⅰ-2经任家湾站方案运营长度较方案Ⅰ-1长4.1km。 5.2.3推荐意见 综上,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虽然站改工程量相对稍大,但新建线路长度短,总运营长度短4.1km,相比方案Ⅰ-2总投资少1.48亿元,故推荐采用方案Ⅰ-1经谭家村站方案。 5.3 沿陇海铁路引入宝鸡站方案(方案Ⅱ) 新建双线由南向北下穿宝兰高铁之后折向东引入枢纽,沿东北向走行跨越渭河,在陇海铁路北侧并行陇海铁路引入宝鸡站。比较范围内新建双线长度18km,单线0.4km,运营长度18.4km。 虽然该方案运营长度稍短,但新建双线长度长,福临堡站-宝鸡站段新建线路穿越主城区引起大量拆迁和市政道路改路工程,对城市影响较大,工程条件较差;宝成铁路主线不经过任家湾,任家湾站附近的专用线和货场均需按支线保留,运输组织不方便。 经研究后对该方案予以舍弃。 5.4 宝鸡站改建方案研究 增二线沿既有宝成铁路引入宝鸡站,本次根据陇海铁路与宝成铁路正线关系研究了2个改建方案。 5.4.1方案Ⅰ-1-1陇海下行线改造外包宝成铁路方案 增二线由西侧并行既有宝成上行线下穿陇海铁路桥后引入宝鸡站西咽喉,进站后利用原陇海铁路下行线径路引入宝鸡站与6道贯通,陇海铁路下行线改造与3道贯通,形成陇海铁路正线外包宝成铁路正线布局。 还建西机待线,新陇海铁路下行线(原西机待线)上的复式交分道岔改为单开道岔,咽喉区向西延长改造,同步改造东咽喉实现陇海铁路上下行正线同时贯通,站改方案如图2所示。 5.4.2方案Ⅰ-1-2陇海下行线中穿宝成铁路方案 增二线由西侧并行既有陇海铁路下行线后引入宝鸡站西咽喉,进站后占用西机待线引入宝鸡站与5道贯通,形成陇海铁路正线与宝成铁路正线交错的布局。 还建西机待线,新陇海铁路下行线(原西机待线)上的复式交分道岔改为单开道岔,咽喉区向西延长改造。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维持既有,陇海铁路正线仅单方向贯通,站改方案如图3所示。 5.4.3推荐意见 由于方案Ⅰ-1-2区间单线走行于陇海线南侧外围征地拆迁影响较大,陇海铁路正线仅单方向贯通,而方案Ⅰ-1-1新建线路并行既有线走行于铁路夹心地征地拆迁小,车站改造工程量相对不大,陇海铁路正线在站内贯通运输组织较优,故本文推荐采用方案Ⅰ-1-1陇海下行线改造外包宝成铁路方案。 6 结语 宝成铁路复线推荐采用经谭家村站沿宝成铁路引入宝鸡站,该方案投资低,新建线路长度短,运输组织优。 引入宝鸡站采用陇海下行线改造外包宝成铁路的站改方案,征地拆迁少,车站改造工程量相对不大,且使陇海铁路正线在站内贯通利于运输组织。 本文研究成果,仅作为对宝成铁路的一次研究展望,不作为项目后续设计实施依据,对国内枢纽地区既有线增复线引入的设计实施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因篇幅所限,本文暂未对宝鸡枢纽内其他规划线路引入宝鸡枢纽统筹分析比较,对宝鸡枢纽未来的总体布局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转自《工程建设与设计》——宝成铁路复线引入宝鸡枢纽方案研究展望,作者:余后伦;仅用于学习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