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秦腔剧本《海丝魂之龙眼传说》原创作者:汤斌斌
【第一场·佛光渡海】
时间:南北朝时期 秋日
地点:海上丝绸之路航船
(大幕启,波涛汹涌,梵音悠扬。达摩身披金丝袈裟立于船头,十二弟子分列左右)
达摩:(唱)【苦音慢板】
碧波连天三载行,袈裟染尽沧海尘。
菩提心系东土地,佛光欲照万重云。
(海鸥鸣叫,船工号子由远及近)
大弟子:(作揖)师尊请看,前方就是合浦古港!
(众弟子齐诵佛号,海浪渐平)
达摩:(凝视远方)此港有戾气隐现,当有孽障需渡化。(转身)速备笔墨,恐要结缘。
(天幕浮现海市蜃楼,白虎幻影一闪而过)
【第二场·古刹惊虎】
时间:三日后黄昏
地点:灵觉寺大雄宝殿
(舞台左侧古柏参天,右侧桂圆树果实累累。老住持手持念珠疾步上场)
住持:(唱)【欢音带板】
暮鼓惊飞檐下燕,白虎踏月又临殿。
袈裟裹得千斤惧,佛前灯花颤三颤。
(阴风骤起,虎啸震落屋瓦。达摩率弟子从容入寺)
达摩:(捻动佛珠)白虎噬人听经课,可是求渡?
住持:(跪拜)高僧慧眼!此妖每逢月圆便叼人骨示威,老衲...(颤抖)无力降服啊!
(达摩闭目结禅,忽睁眼精光四射)
达摩:(挥袖)取我天竺金叶纸,恒河狼毫来!
(弟子铺开十丈素绢,达摩踏罡步斗)
【第三场·画龙藏锋】
时间:当夜子时
地点:藏经阁
(烛火摇曳,达摩运笔如飞,桂树投影似龙形翻腾)
达摩:(边画边唱)【双锤带板】
一鳞一爪藏雷动,不点睛时隐苍穹。
留得青山伏笔处,且看因果自相逢。
(画成时电闪雷鸣,无目青龙竟在绢上扭动)
住持:(惊呼)这...这画龙点睛之术!
达摩:(递过墨瓶)此乃雪山金蟾墨,切记!(指向桂树)若逢劫难,此树当显灵应。
(天幕现晨曦,达摩登舟北去。桂圆果突然闪烁微光)
【第四场·孽畜潜伏】
时间:两年后中秋
地点:寺院庭院
(白弟子端着果盘谄笑上场,腰间暗藏利爪)
白弟子:(假意)【滚白】
师父请用新摘桂圆,弟子特挑最大最甜。
住持:(叹息)达摩祖师去后倒是太平...(忽嗅)怎有血腥气?
(白弟子眼底闪过绿光,假作失手打翻果盘)
白弟子:(阴笑)师父多虑了,怕是后厨在宰羊。(退场时踩碎落果,汁液血红)
【第五场·墨劫惊变】
时间:三年后桂圆丰收季
地点:桂圆树下
(住持挥毫泼墨,白弟子捧来墨瓶)
住持:(诗兴大发)【吟诵】
金甲裹玉露,南海骊珠藏。
谁解其中味,甘苦自承当。
(笔锋突滞,惊见墨瓶纹饰)
住持:(失色)快换!这是降魔法器!
(白弟子狂笑现形,虎尾扫倒经幡)
白虎精:(唱)【尖板】
忍辱偷生整三秋,今日终得雪此仇!
先食老秃血肉骨,再屠合浦三百口!
(虎爪劈下瞬间,桂树迸发墨绿光芒)
【第六场·龙眼诛邪】
时间:接上场
地点:寺院上空
(树冠化作翡翠华盖,两颗桂圆飞入画中。青龙破绢而出,龙鳞映透半边天)
青龙:(龙吟如雷)【喝场】
佛墨浸骨整三载,今朝睁眼荡尘埃!
(龙虎相斗,舞台狂风大作。青龙衔住虎颈,血雨洒落)
白虎精:(惨叫)我不甘心!啊——(被甩向银滩,化作白虎头礁石)
(青龙盘踞成青山岭,桂树结果皆生龙目纹)
【尾声·重阳祭】
时间:千年后重阳节
地点:青山岭顶
(现代游客与古人幻影交错,童谣清越)
孩童:(齐唱)【花音二六】
龙眼圆,龙眼亮,照得邪祟无处藏。
青山岭上回头望,银滩白虎石冰凉。
(达摩虚影显现,与青山融为一体)
达摩:(画外音)【吟诵】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龙眼观世相,佛海渡舟来。
(大幕缓落,满台龙眼纷落如雨)
剧终
【创作附记】
1. 海丝元素:
开场海上航行场景展现香料之路
达摩所用金叶纸、恒河狼毫体现异域器物
桂圆/龙眼作为丝路重要贸易品贯穿全剧
2. 秦腔特色:
运用"喝场"表现青龙觉醒瞬间
"滚白"用于白虎精暴露身份的心理转变
武戏融合"打连厢"技法表现龙虎斗
3. 佛理呈现:
青龙三年孕化暗合"三世因果"
桂树化灵体现"无情有性"思想
白虎听经埋下"放下屠刀"伏笔
4. 地域符号强化:
白虎头沙滩地质特征具象化
青山岭走势融入龙形身段
东山寺晨钟暮鼓作为转场线索
此剧通过三幕时空跨越,将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传播、民俗传说、地理风物编织成充满秦腔韵味的奇幻史诗,展现正义虽会迟滞但永不缺席的永恒主题。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