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82年偕丽蓉登骊山记
壬戌之夏,余偕老妻幼女并亲戚丽蓉,共赴骊山之巅,以觅清幽之境,消夏日之炎暑,欲一睹其名山秀色。是时,世风淳朴,骊山尚未设卡收费,游人稀少。
骊山巍峨,苍松翠柏掩映其间,郁郁葱葱,蔚为壮观。山间怪石嶙峋,或似猛兽咆哮,或如老翁静坐,千姿百态,引人遐想。余与丽蓉沿蜿蜒小径而上,幽径皆土坡,传林而过,清风拂面,暑气顿消。
吾余妻弱不禁风,怀抱半岁稚子,行至山脚,已气喘吁吁,额渗细汗,面色微白,显已力不胜支。余见状,心中甚是不忍,然亦知登山之路,艰险异常,非体能强健者不能胜任。遂与妻约定,余偕丽蓉先行登山,归时再接母子二人。妻颔首,叮嘱余等小心行事,遂于槐荫凉处安坐。
余与丽蓉相视一笑,鼓足勇气,奋力踏上崎岖之路。沿途所见,皆是奇峰异石,美不胜收。偶有飞鸟掠过,鸣声清脆,更添山林之幽静。丽蓉性情开朗,沿途与余谈笑风生,不觉间已行数里。
忽闻前有夷人之声,余等好奇,循声而去,乃见数名欧罗巴夷人,伫立巨石之上,持望远镜,眺望远方。丽蓉精通英语,遂上前与之攀谈。言语流畅,相谈甚欢,时而笑声朗朗,回荡于山谷之间。余对英语略知一二,不求甚解,蜗居自修《新概念》焉。然观丽蓉之神色,知其必是与外国友人相谈甚笃,心中亦感欣慰。
余等边行边赏,不觉间已近山顶。刹那间云墨色蔓延,过云雨至,不期而遇。余偕丽蓉避雨半山小亭,须臾之间,云开雨散。
此时,余心中忽有所感,遂小憩于一青石之上,略加思索,口占诗二首,以记此行:
临潼记游
辞别三年秋,骊山我重游。
石径清姿秀,古庙红泪流。
云天迷茫处,绿叶红石榴。
疲驽共摄影,茅草漫土丘。
骊山写实
皂青木槿红,土窑鸡犬声。
香客多香媪,雨洗半山亭。
诗成,余心甚悦,遂与丽蓉继续前行,终至山顶。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如诗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骊山晚眺,日薄西山,盍依依不舍沿原路下山。至山脚,妻已等候多时,见余等归,面露喜色,余急接过稚子,妻询登山所见所闻。辄就近觅一饭肆,沽醪糟汤饼一饱,安步当车往临潼驿,孰料竟停运焉,无奈之下,抱稚子复返归骊山脚下,买车归家不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