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安的“阿勒泰”-国际社区原创 [color=var(--weui-FG-2)]寒月 [color=var(--weui-LINK)][url=]戏水亭[/url]
2024年07月10日 20:02 陕西
[color=var(--weui-FG-HALF)] 最近随着李娟同名小说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大火后,全国各地都在寻找她笔下的“阿勒泰”,而位于西安沣河岸边梁家滩的国际社区,正是一方世外净土,浪漫而又治愈。
沣河是“长安八水”之一,发源于秦岭“七十二峪”中的沣峪。现在沣河的国际社区段的东西两岸修建有湿地公园和运动公园,两公园内保留着原有的自然植被和生态湿地资源。夏日里,草木茂盛,河水潺潺。来这里,看碧波似镜,观绿茵如毯,见鸥鹭起飞,眺终南雄姿,心情同芦苇随风摆动,感习习河道之风自由又随意带来的畅快,享“偷得浮生半日闲”所带来的诗意阑珊。
沣河两岸不但自然风光独具一格,而且人文历史更加源远流长。周文王姬昌为了寻找先祖后稷的足迹,率族东迁到了沣河流域。看到平坦富饶的关中平原后,周人们长跪不起,决意在此定居。在沣河岸边种满了杞柳,在沣水西岸建立了中国早期城市——丰京,由此开启了长安的建都史。对此,《诗经·大雅》有载:“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丰京地势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周武王继位之后,就在沣河东岸建立了新的京城——镐京,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双子都城。镐京是周王居住和理政之处,丰邑是举行祭祀等重要活动的场所。这“一都双城”的格局,被后世称为丰镐。
三百多年里,丰镐作为京畿枢纽,见证了西周王朝从建立、发展、强盛到衰落的全过程。丰镐二京现已被划入西周保护遗址,正在考古挖掘中。它们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京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双子城。丰镐二京等级森严,布局严谨,同时还建有宗庙、宫殿、大池、灵台等一系列建筑,具有了较为完整的城市功能。传说灵台既是《封神榜》中的封神台,也是周王朝的观象台、纪念碑。
沣河两岸是西周文化中心地带,孕育了灿烂的西周文明。《诗经》和礼乐文化,便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据考证,诗经中的陕西诗歌绝大部分产生于沣河一带,仅“雅、颂”两大板块中,能够确认作于沣河之滨的诗歌就有132首之多,占整个诗经的43%。
三千年前,采诗官摇着木铎来往沣河两岸,以刀笔刻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条在《诗经》中璀璨的河流,孕育出中华历史上伟大的西周王朝。《史记·周本纪》:“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可以说,这条静静流淌的沣河,是《诗经》的原乡,堪称“诗经之河、礼乐之源”。
到了后世,汉代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羽猎赋》,班固的《西都赋》,张衡的《西京赋》对沣河多尽铺张夸饰,令人心驰神往。
沣河作为西出长安的必经之地,留下了许多动人的送别故事。白居易、柳宗元、元稹、韦应物……等等诗家巨匠留下篇篇作品如同点点星光照亮时光之河。
游梁家滩逢阵雨 夏日炎炎倚吊床,手抛闲书觉梦长。 灵台旧址观星落,沣镐河谷知风凉。 云笼曲径画千载,雨洒河面诗万行。 但愿心境如此水,氤氲天青细思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