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北纬 34°+:让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独特的气候带》

6879 5
发表于 2024-9-28 1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中国灵沼 于 2024-9-30 00:26 编辑

《北纬 34°+:让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独特的气候带》

在世界文明的璀璨星空中,四大文明古国曾闪耀着各自的光辉。然而,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唯有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这其中,除了思想文化的传承以及强大的同化力量外,北纬 34°+这个独特的气候带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同化能力的表现,元朝、清朝毫无例外。
中华民族会“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的因素之一。
中华文明在东亚北纬 34°+的气候带中孕育而生。这个得天独厚的气候带赋予了中华民族适宜生存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其他文明所不具备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其中,秦岭作为一道天然的屏障,更是护佑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值得注意的是,北纬 34°线东西方向从秦岭穿过,国人尊崇地将秦岭称为龙脉。
而秦岭终南山段北纬 34°的几个点,在国人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在人们的思想里,这些地方曾经居住过神仙,神秘的氛围萦绕其间。尽管我们无法证实神仙是否存在,但这种独特的文化认知从侧面反映出这片区域在人们心中的特殊意义。
从地理环境来看,北纬 34°+的气候带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气候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降水等因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农耕文明在此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壮大。稳定的农业生产保障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使得社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这与其他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些文明或许由于气候的极端变化或者地理条件的恶劣,导致了发展的中断。
当外族入侵时,中华文化展现出了强大的同化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源于文化本身的博大精深,也与这片独特气候带所孕育出的民族韧性息息相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华民族,有着坚定的文化自信和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与外族的交融中保持自身文化的主导地位,将外族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的大熔炉中。玄奘西天取经回来后,把佛教文化已融入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被中国化了,成为中华民族现阶段治国的指导思想。
正是因为北纬 34°+这个独特的气候带,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犹如一艘坚固的巨轮,在风雨中破浪前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希望,不断传承与发展。无论是思想文化的百家争鸣,还是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这个气候带紧密相连。
如今,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更应珍视北纬 34°+这个气候带所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寄托与延续的重要基石。我们要在传承与发展中,让中华文明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张钰晗 韩易轩 张秉勤
2024.09.12

阅读材料详见百度《张秉勤和他的中华文明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亲爱的路人幸福 2024-10-6 10:14 赞同 +1
蜂鸟 2024-10-3 22:55 赞同 +1
土豆马铃薯 2024-9-29 17:48 赞同 +1
愉心 2024-9-29 08:49 赞同 +1
真实即虚 2024-9-29 08:42 赞同 +1
hello1987 2024-9-29 07:03 赞同 +1
龙行达达 2024-9-28 20:38 赞同 +1
阳光阳光 2024-9-28 20:28 赞同 +1
斯纳维 2024-9-28 19:49 赞同 +1
土豆马铃薯Lv.8 发表于 2024-9-29 17: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让中华文明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中国灵沼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苏之前Lv.8 发表于 2024-9-29 18: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这牵强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国灵沼楼主Lv.6 发表于 2024-9-30 00: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mocs_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中国灵沼楼主Lv.6 发表于 2024-10-2 23: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土豆马铃薯 发表于 2024-9-29 17:48
让中华文明在这片独特的土地上继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mocs_50:}{:mocs_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