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纯真,童真,童趣,童心 ——我看李汉荣其人其作品

2175 0
发表于 2024-9-18 20: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前言:
李汉荣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他的作品被编入中学教材。我的一点文字,希望对想了解李汉荣的朋友能有一点帮助。
纯真,童真,童趣,童心

——我看李汉荣其人其作品

本来,我以为,现在,还不是我谈李汉荣的时候。

李汉荣的作品经常出现在“终南性灵社”平台上。最近,李汉荣的《怀旧者》引起了热议。

提起李汉荣的作品,我就憋不住想说一说李汉荣这个人。了解一下李汉荣这个人,也许有助于读者对李汉荣作品的理解。

我与李汉荣大学同班4年,印象中,那时的他也就是投稿多,退稿多。我与李汉荣真正的接触是在大学毕业面临分配的时候。

1982年1月,经过了四年的学习,我们就要毕业了。那时的毕业生,工作由学校分派。有点办法的同学都在找门路,想办法,以期有个好的工作地点,好的工作岗位。

我与李汉荣都是来自于勉县的考生,我的父亲当时却在略阳县上班。我既不愿意去勉县,也不愿意去略阳。学校想把我分到略阳,又听我说,我不是略阳的考生。来自于勉县的考生多,这样,我就有可能既不去勉县,也不去略阳。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李汉荣不知道云游到哪里去了。等他回到学校的时候,分配方案已经公布了。

李汉荣埋怨我,说我应该分到略阳,反而把他分到了略阳。我也对他不满意。我说,指望他能坚决要求回勉县,把我从勉县挤出来,他跑得几天不见人,害得我只好回勉县。

过了两年,我又申请调到了略阳的一家大型国有单位。这是后话。

在毕业分配这件事上,现在回忆起来,我感到,李汉荣虽然埋怨了我几句,但从心底里他是不重视的。他有他的想法,那就是,无论到哪里都是搞创作——既然是搞创作,略阳与勉县也就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提到李汉荣,有位大学同学就说,李汉荣是一条道走到黑,终成正果。

我想说的是,假如过多的计较个人的利益,过多的计较眼前的利益,李汉荣就不是今天的李汉荣。如果说李汉荣的脑子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我感觉,那就是一块玉,一块碧绿碧绿的玉,除了创作,容不下别的杂质。

等到同在一个县城工作,我与李汉荣的来往就逐渐多了起来。

有时我去找他——更多的是在街边相遇,退往不碍行人的小片空地上,评时事,谈天论地,说不到三句他就会掏出心窝子,路人惊得睁大眼睛,或以为愚不可及。我知道这超凡脱俗的背后是真实的李汉荣。

1980年代,李汉荣在县文化馆做过一段时间的副馆长。那时,他还是个单身汉,住在文化馆院子里一座小楼的一楼的一个单元房里。这单元房大概是他的办公室兼卧室。这单元房有个阳台,阳台没有封起来。有个星期日,我散步走到了文化馆。到他门前,我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他从屋里走到阳台上。他站在阳台里边,我站在阳台外边,各露出半个身子。我俩隔着阳台的护栏聊了起来。

他说,他有一周没有出屋门了。他买了一摞子饼子。饿了吃饼子,渴了喝开水。

我说,你可以找一个对象了。他说,要是随便找,明天就可以找一个——不谈这些俗事。

他说,站在天空看地球,地球太拥挤,所有的路都被前人走过无数遍,我们很难再走出新路。中国的文字一共也就那么多,都被前人排列过来,排列过去,我们很难再说出什么新意。

李汉荣说,内地人口太密集,他准备到新疆去。并说,他已经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领导写了信。许久以后,我才知道李汉荣调往了汉中,肯定没有去成新疆。

他还说,他一个人到成都旅游,没有了返程的车票钱。四川有一家诗歌刊物,李汉荣经常给这家刊物投稿。他就到编辑部去借钱,并报上了自己的姓名。编辑部查了一下,的确有李汉荣这么个名字。但那时还没有身份证,李汉荣也没有什么名气。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我也没有问他最后是怎么回来的。我就只是一个劲地笑。

有天下午,我下班回家,他在街上转,我俩就碰面了。那时,我也没有成家,还在父母家里吃饭。我也就客气一下,请他到家里吃饭,他也不推辞,居然爽快地答应了。我母亲早就把饭做好了,没想到我又带回一个人来。至今回想,不知怎么解决了饭不够的问题,只记得我们聊得很兴奋。

大学同学中也不时会听到李汉荣的一些“趣闻”。

有一回,李汉荣与朋友走到了乡村,看到有农家在举办婚礼。李汉荣与朋友走到跟前,随了礼,就坐到了农家的婚宴上。虽然双方互不相识,李汉荣又是不请自来,主家仍然十分热情。

童年的一次酒席,既可以盼望很长时间,又可以回味很长时间。坐在酒桌上的农家人,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的旁边坐着一位搞文学创作的人——这位搞文学创作的人,正在享受着自己童年的梦。

李汉荣常常由着自己的性子,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他不愿被自己所束缚,更不愿被别的人、别的事所束缚。

有那么一次,回到家乡的李汉荣,突然想到要去见一个朋友。在朋友家门口的不远处,他看到了这位朋友。两人聊了一阵子,朋友请他到家里坐。李汉荣说,不去了,见了面,说了话,知道都好就行了,没有必要再到家里去了。说完,他与朋友握手告别。

李汉荣的率性,不羁,总让人想起东晋王子猷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故事。
下边说说李汉荣的作品。

李汉荣最早主要是写诗歌。他诗歌的语言与意境却像散文。

后来,李汉荣主要写散文。我想,大概是,他觉得诗歌已经不便或者不能完全表达他的思想了。

李汉荣由写诗歌改为写散文。依我看,他改得是对的。

李汉荣散文的用语、意境又像诗歌。

结合李汉荣的《怀旧者》,谈谈李汉荣作品的特色。

在《怀旧者》一文中,李汉荣说:他在村头那眼古井的井台上,站立了很久,头顶的月亮也走过来了,那月亮,一头就扎进井水里了……

“那月亮,一头就扎进井水里了”,这是成人写出的话,却明显是小孩子的思维。

《怀旧者》中还说:他放过的那头黑牛已去世多年……而那根牛缰绳仍然暗中牵着自己,那头牛仍然放牧着自己,此时,他就被那头牛再一次牵回到童年的山上。

小孩子喜欢放牛,是因为“牛缰绳……牵着自己”,自己是轻松的。不是人在放牛,而是牛在放人。放过牛的小孩,大概都会有过这种感觉;只是,只有仍然怀着童心的李汉荣才能写出这种感觉。

怀旧最容易回到童年。

李汉荣在《怀旧者》中写道:在故乡的小河湾,他找到了小时候与好朋友……他猫着腰蹲在一棵柳树下大声喊:快来捉我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只听见林子深处传来回声:快来捉我呀,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在故乡田野,他找到了童年时表姐为他染指甲的粉红色指甲花,他采了几粒指甲花种子带到城里,种进阳台小花圃,他要在苍老的记忆和苍白的指甲上,染一抹记忆里的颜色。

我认为,李汉荣一直没有长大——有时候,有些文人在某些方面是永远长不大的。搞创作的,如果失去了童真,童趣,童心,就很难写出有质量的作品。

自然,《怀旧者》中的“他”, 有可能不是李汉荣;当然,也有可能有李汉荣的影子。如果有李汉荣的影子,六十年前,他也就是七八岁,正是放牛的年龄。

《怀旧者》结尾:在中学同学长安的墓前,他长跪不起,泣不成声。那年深冬下大雪,长安见他还穿着单裤上学,就急忙跑回家把自己的一条棉裤送给他穿上。几十年过去了,那曾经冻得打颤的双腿,至今还记得那贴身的温暖。老同学你走得太早了,但是,情义无价,感念无尽。纵有千句好话,难抵一寸纯棉。惟愿来生有缘相逢,再续前世情义。

这个结尾,写出的是已经进入了老年的“他”的纯洁与真诚,也是李汉荣的纯洁与真诚。

后记:写完了李汉荣,我突然把李汉荣与贾平凹放到了一起。

贾平凹和李汉荣,一个重点在小说,一个重点在诗歌、散文。二人都是闷着头写,都是高产。二人都很特立独行。二人都是认准一条道,就要走到底。二人偶然都会有社会活动,但都尽量避免。

平凹经常是严肃的,绷着脸;汉荣呢,估计睡着了都有神秘的笑意。

汉荣走进自然,平凹贴近世俗。

二人都有不少名篇和名言。如论起思想的纯净,汉荣似乎更加接近不食人间烟火。如论起对现实的态度,贾平凹更多的是打开脓疮以利疗伤。

平凹在描写社会,汉荣在拷问人生和灵魂。平凹的作品反映的是当下,汉荣的作品指向未来。平凹的作品是形象,汉荣的作品比较抽象。平凹的作品评论的人多,汉荣的作品评论的人少。平凹的作品由当今人评判,汉荣的作品留给了后人。

汉荣的声誉远小于他作品的分量,这或许与作品的体裁、作者所在的地域有关,更可能与宣传、评论有关——仅此而言,我觉得终南性灵社还是做了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汉荣的作品浸透着美好和善良,尽管汉荣或许无意于扩大自己的影响,而我觉得,让人们认识到美好和善良,也是所有善良人的责任。评论汉荣的作品也是一种向善。我为终南性灵社点赞!

再后记:2024年9月14日一大早,我就看到“终南性灵社”社长陈嘉瑞先生发来的李汉荣的《怀旧者》。当天晚上8点多,我写完了《纯真,童真,童趣,童心——我看李汉荣其人其作品》,并发给了嘉瑞先生。次日,也就是9月15日,我就随孩子们外出3天,9月17日下午回到家里。

在外出的3天里,看着一路的景致,我的心了满满的都是有关李汉荣的事。在旅途中,我对《纯真,童真,童趣,童心——我看李汉荣其人其作品》又增加了一些段落,9月17日晚上9点多,再次发给终南性灵社。嘉瑞先生说,文章编好了,发出的时间已经确定;他人在外边,回去以后看能不能改。我看了一下,距文章发出时间已不足3个小时了。

2024年9月18日,也就是今天,我还没有起床,《纯真,童真,童趣,童心——我看李汉荣其人其作品》就出现在了我的朋友圈。

我敬佩嘉瑞先生的学问,我也敬佩嘉瑞先生的做人。

感谢终南性灵社,感谢嘉瑞先生,让我有机会谈谈李汉荣,也让我有机会把我心中已经发了酵的面做成了馒头。
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李汉荣也是独一无二的。

李汉荣身上所具有的,有些人身上也具有;有些人身上所具有的,李汉荣身上也具有。

李汉荣是一个多棱镜,我看到的只是一个侧面。如此而已。

李汉荣的这个《怀旧者》,说是散文也行,说是小说也可。在终南性灵社发出之后,引来众多大咖点评。你也许喜欢,你也许不喜欢。好在不算太长,如果有时间,也不妨一看。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