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唐诗之都:这才是西安应有的浪漫模样

9254 23
发表于 2024-9-17 1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千年一城韵,半部全唐诗。辉煌的唐诗呈现出一个诗化的唐朝,为中华文化留下丰厚宝贵的文学遗产。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收录诗人2200人,诗作近五万首。其中,描绘长安的诗歌数不胜数,西安也因此成为世人心中不折不扣的“唐诗之都”。

中秋假期,以“月满长安,诗意中秋”为主题的《中国诗词大会》特别节目——《中秋诗会》西安专场活动连续在央视一套和央视十套黄金时段同步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李浩与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唐诗和长安的关系,学术界和文化界一直在推进和研究。

关于“唐诗和长安”,相关话题一直在推进着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长安是当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各地文人因科举、仕宦、游历而多汇聚长安,同时这里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长安,有经贸交流,有文学交流,也产生大量的文学成果。”李浩教授告诉记者,在长安诞生了无数伟大的诗人和伟大的作品,他们的诗歌中有的直接描写长安,有的写在长安的生活,有的是离开后对长安的怀念,唐代的很多诗人在精神世界上,都和长安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毋庸置疑,西安“唐诗之都”的名号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全唐诗》中有大量涉及长安的内容,曲江、灞桥、雁塔、终南……这些在唐诗中熠熠生辉的地名,今天仍然频繁出现在西安人的日常生活中。关于长安的诗句不胜枚举,长安是诗词开花结果的沃土。2023年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成为现象级影片,影片中高适说“只要诗在,长安就在”,因为诗,不仅是当时人们社交的媒介,更书写了他们无法施展的抱负和才华,是精神寄托,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能量。长安见证了诗人们的春风得意,也承载着他们的落寞孤寂。诗歌里的每一个字,都是诗人发自灵魂深处的呐喊。

事实上,学术界多年来一直关注并推进唐诗和长安关系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西北大学中文系的学者曾编纂过题为《唐代诗人咏长安》的诗选,精选了百余首关于长安的唐诗;霍松林先生曾撰《唐诗与长安》一文,对长安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作了全面论述;阎琦教授著《古都长安:长安与唐诗》(西安出版社2003年),文化学者康震著《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朱玉麒撰《隋唐文学人物与长安坊里空间》,荣新江《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宁欣《从唐诗走进历史》(新星出版社2023年),吴义勤、李继凯等主编《咏西安诗词曲赋集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8年),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可观,话题广泛,值得向大众推广。李浩教授也曾著《唐诗的文本阐释》《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论述到长安与唐诗的关系,他还参与主编《长安吟咏》《昆池长歌》,持续对这一研究主题不断推进。李浩教授坦言,从宋元明清到新时期以来,关于长安和唐诗的研究,历代学者勤勉努力,做了大量工作,相关话题的研究仍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唐诗之都”深厚的学术积淀。

打造“唐诗之都”,西安任重而道远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这是金人元好问的《论诗绝句》其十一。在李浩教授看来,西安留有很多唐诗文化的遗迹、古迹及文物、遗址等,如何有效地保护、开发、利用、研究,是需要多方考虑的问题。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说的是乐游原;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写的是咸阳渭城。李浩教授表示,定位、保护与发掘这些唐诗中提到的遗迹,对于打造“唐诗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系统研究的过程,也是对唐代诗人在西安创作生活的梳理,这项工作很艰巨,但很有意义。

李浩教授还提出,翻译海外唐诗研究成果,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唐诗的影响力巨大,海外也有学者在研究唐诗,把他们对唐诗的研究成果翻译过来,这也是一种文明互鉴。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我们的研究成果翻译出来,让更多外国人了解唐诗;同时,也要把外国优秀汉学家对唐诗的研究成果翻译成中文,让国内的学者也了解国外学者的研究情况。比如之前西北大学出版社曾推出《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其中就包括《白居易研究:闲适的诗想》《晚唐诗之摇篮:张籍·姚合·贾岛论》等著作。”

“对其他人来说,唐诗,是经典文化;但对陕西人来说,同时也是乡土文化。很多重要的诗人,都曾在长安生活,西安很多的街巷,都有唐诗的典故。西安所辖区县的唐诗爱好者近年来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普及唐诗文化。唐诗对西安的中小学生来说,就是一本乡土教材。我认为需开展唐诗研学、游学活动。这样可以帮助西安的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乡,也能让其他省市的中小学生了解长安,进而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唐诗。”李浩教授表示,打造“唐诗之都”西安任重而道远,“无论是‘诗歌之城’‘书法之城’还是‘唐诗之都’,西安的资源都很雄厚,应该提前建设,主动竞争。”

眼下,打造西安“唐诗之都”已提上议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王勇超曾在全国两会上建议:打造西安 “唐诗之都”文化名片,以历史为镜鉴,用诗歌触摸生活,对于建设西安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具有深远的文化和现实意义。

据了解,唐诗博物馆也在拟建设中,将全面系统展现唐代诗歌的基本内容、唐诗与长安的关系、唐诗空间地理布局、唐诗音韵体式、唐诗历代选本、唐诗传播及域外影响、唐诗与唐代科举制度的关系、主要诗人在长安的生活和创作等内容,还将收藏展出唐代诗人墓志实物,集权威性、史料性、科技性、互动性、趣味性于一体,既能满足唐诗研究者的研究需要,又能满足唐诗爱好者的探索需求,还能满足大众的观赏体验。

“长相思,在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古代的长安是一个理想的象征,令人魂牵梦绕。所以,李白、陈子昂辞亲远游千里迢迢来到长安,卢照邻离开幽州西行长安,孟浩然走出襄阳鹿门山奔赴长安,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空海以及新罗人崔致远去国游学也来到长安。而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的盛世荣光,彰显的可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生机勃勃的活力,还承载了天下人的美好梦想。

千载悠悠时空在变,千载诗意氤氲不减。唐诗,依然是今天西安人的梦想;唐诗之都,这才是西安应有的浪漫模样!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鄠邑棋圣 2024-10-2 23:07 赞同 +1
齐乔板 2024-10-2 21:45 赞同 +1
蔚蓝1990 2024-9-18 17:51 赞同 +1
远方YZ 2024-9-18 15:37 赞同 +1
仙花 2024-9-18 09:07 赞同 +1
真实即虚 2024-9-18 09:00 赞同 +1
西安文丰 2024-9-18 07:58 赞同 +1
逸清 2024-9-18 07:52 赞同 +1
天涯人 2024-9-18 07:26 赞同 +1
童远伟 2024-9-18 07:00 赞同 +1
xiaomao029 2024-9-17 22:46 赞同 +1
JacquesLoisel 2024-9-17 22:35 赞同 +1
世纪长安 2024-9-17 22:28 赞同 +1
蜂鸟 2024-9-17 22:09 赞同 +1
myxue11369 2024-9-17 21:43 赞同 +1
铁面无私 2024-9-17 20:51 赞同 +1
大耳将军 2024-9-17 20:04 赞同 +1
南山中 2024-9-17 19:54 赞同 +1
好大哥 2024-9-17 19:40 赞同 +1
范福利特 2024-9-17 19:39 赞同 +1
恩比德大帝 2024-9-17 19:38 赞同 +1
哲理理化 2024-9-17 19:37 赞同 +1
纺织城织女 2024-9-17 19:36 赞同 +1
秦镇老街米皮 2024-9-17 19:35 赞同 +1
路波也平 2024-9-17 19:35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2024-9-17 19:33 赞同 +1
南隰有杨zh34 2024-9-17 19:33 赞同 +1
杨土豆~ 2024-9-17 19:15 赞同 +1

评论23

杨土豆~Lv.7 发表于 2024-9-17 19: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浪漫呀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秦镇老街米皮 赞同 +1
范福利特 赞同 +1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城南花已开Lv.8 发表于 2024-9-17 19: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多宣传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路波也平Lv.5 发表于 2024-9-17 19: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唐诗之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shmhgzhm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秦镇老街米皮Lv.7 发表于 2024-9-17 1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唐诗,依然是今天西安人的梦想;唐诗之都,这才是西安应有的浪漫模样!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shmhgzhm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纺织城织女Lv.6 发表于 2024-9-17 19: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无论是‘诗歌之城’‘书法之城’还是‘唐诗之都’,西安的资源都很雄厚,应该提前建设,主动竞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JacquesLoisel 赞同 +1
shmhgzhm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哲理理化Lv.6 发表于 2024-9-17 19: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西安也因此成为世人心中不折不扣的“唐诗之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shmhgzhm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恩比德大帝Lv.6 发表于 2024-9-17 19: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打造西安 “唐诗之都”文化名片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耳将军 赞同 +1
shmhgzhm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范福利特Lv.6 发表于 2024-9-17 19:39: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实至名归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耳将军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好大哥Lv.6 发表于 2024-9-17 1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浪漫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耳将军 赞同 +1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大耳将军Lv.13 发表于 2024-9-17 2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文化古都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斯纳维Lv.8 发表于 2024-9-17 2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月满长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Jason_LYZLv.8 发表于 2024-9-17 20: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黑龙江
不错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杨土豆~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9-17 21: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诗的唐朝,诗的长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城南花已开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