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世纪60年代,激光出现之后,平均每三年就有一个诺贝尔奖颁给光子学成果。 光子技术作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少数”,能够支撑带动产业升级迭代,催生新领域新赛道,是全球创新高地的必争之域。 作为光子产业链龙头企业,唐晶量子由西安高新区自主培育,通过不断攻坚克难,成为国内首个具备量产能力的VCSEL外延片代工厂商。 当前,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正在丝路科学城加速建设,将推进国产半导体激光器外延片全面取代进口,为世界级光子产业集群汇聚核心竞争力。 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效果图
攻破关键技术 “科创果实”领先全球
光子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产业价值与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材料技术壁垒较高,长期呈现海外巨头高度垄断的局面。 智能手机的人脸识别功能打开了VCSEL在电子消费领域的巨大市场机会,拥有20余年海外研发管理经验,并掌握三维人脸识别中关键VCSEL材料技术的龚平博士瞄准产业风口,回国创办唐晶量子。
西安唐晶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找厂房、寻资金、组团队、买设备……经过技术攻关,公司产品经测试顺利达到可商用级别并逐步实现量产。 目前,唐晶量子已研制出VCSEL和HBT两款高端GaAs外延片产品,其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带动了光子在消费电子、传感测量、智能终端、量子信息、超级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深入应用。
实现自主量产 “中国芯片”匠心铸造
2022年6月,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在丝路科学城开工建设。 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效果图
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50亩,将建设一条砷化镓(GaAs)和磷化铟(InP)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生产线。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正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 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量达9.7万片,年产值达3亿元,年税收达25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60余个,将为产业链下游提供充足的核心材料保障,推动中国半导体及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集聚,推动我国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助力“中国芯”扬帆起航、行稳致远。
科技拥抱资本 “超前孵化”崭新范式
光芯片承载着中国半导体“换道超车”的希望,而一款优秀的光芯片背后,是高昂的研发投入、极长的研发周期、较大的研发风险以及极快的技术更新速度,离不开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 唐晶量子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研发和生产项目效果图
西安光机所旗下的陕西光电子先导院通过提供超净室、辅助设备、运营团队帮助唐晶量子初创团队快速进入研发生产状态,顺利打通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堵点”。 作为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的“护航者”,西安光机所率先打造“院所改革+科技金融+科技平台+科技空间+科技智库”为一体的“硬科技”创新创业雨林生态体系,培育孵化了一大批高度自主创新、面向市场核心诉求的光子企业。 紧抓科技革命机遇窗口,激活未来产业发展动能。丝路科学城锚定千亿级光子产业创新集群目标,通过产业聚焦、项目聚集、资金聚合,积极引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形成“光子前沿技术创新—光子应用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创新全链条,为“双中心”建设加速起势“点亮”生动的创新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