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资讯] 第一滑落为第三,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昙花一现”?

 
20307 43
发表于 2024-5-23 22: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第一滑落为第三,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昙花一现”?
引 言
作为非传统汽车制造大城,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异军突起令人意外,但产量短暂问鼎后又出现的滑落也略显突兀,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

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01.5万辆,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超越上海问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且同比增速达277.7%,占全国总产量的14%,规模、增速及占比数据均非常亮眼。作为非传统汽车制造大城,西安反而以黑马的姿态问鼎,一时间成为产业届热议的话题。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然而到2023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不但未能继续突破,被深圳、上海相继超越,由第一滑落至第三,而且未能保持百万级产量,同比负增长,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向上,多地产量大幅增长的当下,显得“格格不入”,一些对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质疑的声音也因势而起,那么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什么登顶后又快速滑落,产业的前景又如何呢?
·  超前布局助力西安异军突起


早在2013年,西安就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布局推广工作,印发《西安市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在2014-2018年之间,西安相继出台一大批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市场普及的文件,加速推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4-2018年,西安市平均每年出台的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的政策文件超过25份,虽然受限于汽车产业基础,这段时间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增长并不显著、产业聚集度仍然不高,但在政策的推动下,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018年后,西安针对性围绕产业链、配套率、重大项目等方面相继出台了《西安市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西安市汽车产业链发展推进方案(2018—202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规划到2025年达到150万辆以上。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加持下,比亚迪二期/三期/四期、吉利、陕汽商用车、开沃新能源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相继落位西安。
近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西安支持比亚迪发展已超20年。比亚迪是助力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的绝对主力,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101.52万辆,其中比亚迪汽车占比达97.9%。但比亚迪成为西安的龙头企业,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77%的股权,正是通过这一收购,当时还在专攻电池研发的比亚迪才获得车辆生产牌照,正式进入了汽车领域。在其进入西安后,省、市、区从政策到资金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例如在本地出租车、公务车等领域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场景,为比亚迪打开了市场。
随着比亚迪的成长,西安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据2023年6月西安工信局的公示,比亚迪2020-2022年3年共申请补助资金66.66亿元。因此与其说比亚迪成就了西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如说是西安和比亚迪的双向奔赴的结果

·  龙头引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在比亚迪这一产业龙头的引领下,伴随着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产业结构也正在持续优化。



比亚迪自身系统推动集群不断壮大
近10年来,比亚迪在陕西省先后布局了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核心技术环节,推动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如2019年比亚迪3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户西安工业园,2019年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开工建设;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开工建设,主要涉及动力总成、电机、齿轮、制动器电源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在比亚迪这一龙头企业自身系统的带动下,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速强链补链,也助力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2022年全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

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聚的强大动力
新能源汽车行业当前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强烈,因此近采购相关零部件以降低成本成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整车厂的优先选择。2009-2023年,比亚迪先后在西安建成投产了三期的整车工厂,在2023年底西安比亚迪的年产量可达120万辆,极限年产能可达150万辆到180万辆。
在比亚迪强大需求的带动下,西安及其周边城市先后吸引了三星环新、众迪锂电池、法士特、航天民芯、海格电气、强中动力电池等一批上下游企业,其中不乏相关领域的行业标杆,如法士特重型变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天行健”车联网在线数据规模超100万辆,居国内行业第一位。
截止目前,陕西省汽车工业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近30户,百亿元以上企业9户,千亿级规模企业2户,规模以上关键部件配套企业超200户,汽车零部件及二、三级配套企业近千户,绝大部分位于西安及其周边城市,初步形成了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为主要整车厂,涵盖了动力电池、汽车芯片、电机电控、车身零部件以及下游充换电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初显。
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组成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制图: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齐备产业链吸引整车厂形成良性循环
车企通过就近采购压低成本,车企扩产同样会优先选择产业链完备的地区。正是在相对齐备产业链的加持下,近年来西安及周边区域来先后吸引了吉利、宝能、开沃等域外新能源汽车企业签约落位,形成了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吉利汽车在西安经开区投资建设30万辆新能源整车项目,已于2022年实现第一批车辆下线,并且建成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为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了新的助力。在吉利的带动下,已经有21家零部件企业入驻经开区,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的良性循环。

· 产业发展隐忧尚存

NO.1 对比亚迪的依赖度过高

西安95%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来自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要助力的同时,也使得西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功能绝大部分都聚焦比亚迪,容易导致产品结构单一,产能增长受限等问题。
一方面,比亚迪作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最高的企业(2023年销量达302万辆,占全国产量的31.5%),近几年已在多地投资落厂,目前已在九个城市建成投产或在建整车厂,这势必会造成西安的产能的分流,如2023年西安产量的下滑,一定程度就是部分畅销车型的产能被分到常州、抚州、合肥等城市新投产的工厂中。
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激烈,特别是近年来华为、小米等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入局,未来也可能会对比亚迪的销量造成冲击,西安过度绑定比亚迪,产业的发展也容易受此波动。

NO.2 前有强敌后有劲旅

新能源汽车车企之间竞争激烈,城市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很多城市都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且大多都处在高速成长阶段,这会对西安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

主要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产量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深圳和上海增长势头依然迅猛。深圳作为比亚迪总部所在地,优势得天独厚,且去年产线搬至深汕合作区,到年底一期36条生产线已全面投产,这是去年深圳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同时二期也在加速投产,预期也会有100万辆的产能,未来深圳产量还会再上一个台阶。上海凭借国际巨头特斯拉以及老牌车企上汽,依然处于产业引领地位,特别是特斯拉的超级工厂代表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生产的领先水平,且计划在一期二期的基础上再建设第三期,产业的引领力仍在持续增强。

合肥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秀。其凭借比亚迪在长丰县投资的落地,以及造车新势力蔚来、老牌车企江淮的共同发力,增速非常迅猛,且临近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带来较大的市场潜在需求,大有赶超西安的势头。此外,常州、广州、重庆等多地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发展前景良好,也都是新能源汽车“头部交椅”的重要竞争者。
在前后竞争者环伺、并且大多正在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存在产能被分流以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移出西安的可能性,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否能继续保持前列确实疑问尚存。
NO.3 重生产轻研发,产业附加值较低

虽然西安已经初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体系,但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规模较小,且科技含量高的部分产业环节相对缺乏,一些关键零部件还需要进口,极大影响了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附加值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西安缺乏专门的企业研发中心,重生产而研发相对缺失导致一些高科技零部件难以在当地持续转化。

此外,虽然西安的科教资源丰富,但科研力量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需求存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也进一步降低了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 短板补足,未来依然可期


产业本地配套率已大幅提升

此前西安本地配套率较低,是掣肘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的一大阻力,但近两年,在政策和龙头比亚迪的共同推动下,西安新能源汽车整车厂的本地配套率已经由2020年的32%,提升至2023年的45%,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相对与其他城市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也正在成为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竞争力。‍
部分城市新能源汽车整车厂本地配套率 640?wx_fmt=png&from=appmsg.jpg 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产业吸引力初显,产业发展后劲仍足

虽然西安当前对比亚迪依赖度仍然较高,但招引的吉利已于2022年开始生产,主打的星越L、奔驰Smart等车型产销量也正在攀升,有望助力推动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的进一步扩张;去年底,西咸新区管委会也与创维汽车签署新动能商用车科创中心项目,产业正在多元化发展。此外,据公开报道,零跑、蔚来等车企也有计划投资西安。西安新能源汽车吸引力依然较足,后期的产业发展依然可期。‍

研发的短板正在补足

近期,比亚迪西北研发中心迎来封顶,预计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将建设动力电池、大数据云技术、DTS虚拟评价体验、芯片测试试验等40余个汽车技术实验室,这将极大提升西安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发水平。
此外西安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嫁接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围绕新能源车企整合各方创新力量,建成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有望在创新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继续提升竞争力。

虽然西安在2022年仅是短暂登顶“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但其全链条产业体系已经初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同时仍面临对比亚迪依赖度过高、其他城市的全方位竞争、产业附加值仍然较低等问题或挑战,随着这些短板的提升补足,未来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依然大为可期


丨参考资料:

西部决策网:西安:“异军突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重镇

七点西安:竞争“白热化”!西安能否卫冕“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瞭望:西安缘何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21世纪经济报道:新能源汽车第一城角逐:西安本地配套率拉升至45%,终端产销两旺

长安范儿:西安痛失“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位居第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康瑞 2024-6-6 14:54 赞同 +1
myxue11369 2024-5-24 23:24 赞同 +1
陕西霸王 2024-5-24 14:45 赞同 +1
金龙 2024-5-24 12:35 赞同 +1
野谈 2024-5-24 12:26 赞同 +1
阳光照耀 2024-5-24 09:10 赞同 +1
李佳渲 2024-5-24 09:07 赞同 +1
人潮里我很好 2024-5-24 08:38 赞同 +1
亲爱的路人幸福 2024-5-24 08:38 赞同 +1
laoyong88 2024-5-24 08:29 赞同 +1
Andy-Fry 2024-5-24 07:57 赞同 +1
风中的百合花 2024-5-24 07:53 赞同 +1
小西安不小 2024-5-24 07:48 赞同 +1
天涯人 2024-5-24 07:33 赞同 +1
shmhgzhm 2024-5-24 07:07 赞同 +1
lxj1019293 2024-5-24 06:41 赞同 +1
铁面无私 2024-5-24 06:39 赞同 +1
狼啸天下 2024-5-24 06:30 赞同 +1
楚秦 2024-5-24 05:51 赞同 +1
森格瑞拉~房 2024-5-24 01:21 赞同 +1
zwj1971 2024-5-24 00:16 赞同 +1
Leeeeeeeee 2024-5-24 00:09 赞同 +1
山水长安 2024-5-23 23:31 赞同 +1
赵航基 2024-5-23 23:20 赞同 +1
sofin 2024-5-23 23:18 赞同 +1
王晓红 2024-5-23 22:51 赞同 +1
gsmileb 2024-5-23 22:40 赞同 +1
蜂鸟 2024-5-23 22:25 赞同 +1
星河夜 2024-5-23 22:14 赞同 +1
一世红白 2024-5-23 22:13 赞同 +1
他山之石 2024-5-23 22:12 赞同 +1

评论43

他山之石Lv.9 发表于 2024-5-23 22: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加油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lxj1019293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秦川抒怀Lv.8 发表于 2024-5-23 22: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有病吧,虽然老陕喜欢妄自菲薄,第三也不是太拉胯吧?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联盟召唤师 赞同 +1
快乐哥 赞同 +1
lxj1019293 赞同 +1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蜂鸟Lv.10 发表于 2024-5-23 22: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mocs_35:}{:mocs_35:}{:mocs_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ilyLv.6 发表于 2024-5-23 2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不懂格局的人写的小文,你也信。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联盟召唤师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烟火Lv.13 发表于 2024-5-23 2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秦川抒怀 发表于 2024-5-23 22:20
有病吧,虽然老陕喜欢妄自菲薄,第三也不是太拉胯吧?

这方面还是需要注意的,一迪独大不是好事,除比亚迪百万级别产能,吉利的20万级产能得增加到50万且落地,另引进2家20万产能整车企业才能保持住优势,否则120万产能就是西安新能源的天花板了。另外,结合比亚迪芯片制造,可引进类似地平线等汽车芯片企业,进一步提升本地配套比例。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手中的温柔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联盟召唤师 赞同 +1
heidong 赞同 +1
huzi791211 赞同 +1
赵航基 赞同 +1
楚秦 赞同 +1
事在人为` 赞同 +1
回复 支持 8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zerocui@qq.comLv.7 发表于 2024-5-23 22: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西安只是地理上的居中,在消费市场、人口、产业供应链上西安都太偏了,会极大的拉高生产成本。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上郡太守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联盟召唤师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杨土豆~Lv.6 发表于 2024-5-23 2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lxj1019293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山水长安Lv.4 发表于 2024-5-23 23: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昙花一现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ylonelyboxLv.10 发表于 2024-5-23 23: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山东
希望能引进小米汽车
想多了 小米资质 场地都是北京给弄的 人家能去武汉也不会来西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6-6 17:38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金龙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zwj1971Lv.7 发表于 2024-5-24 00: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加油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小西安不小 赞同 +1
lxj1019293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森格瑞拉~房Lv.8 发表于 2024-5-24 01: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事在人为`Lv.3 发表于 2024-5-24 02: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等靠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楚秦Lv.6 发表于 2024-5-24 05: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烟火 发表于 2024-5-23 22:37
这方面还是需要注意的,一迪独大不是好事,除比亚迪百万级别产能,吉利的20万级产能得增加到50万且落地,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ykgLv.10 发表于 2024-5-24 05: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没有计划生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