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西安十三朝古都行政建制史蓝田历史排名第一

评论60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4 1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4 16:29
你费了好大劲还不如古人一句话说的清楚。《旧唐书·地理志》讲: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教科书 ...

引用古文就要引用完整,更不能断章取义。“京师, 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 都,今京师是也。城东西十八里一百五十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
看清楚没,表述的是京师这座城位置的迁移。“京师,秦代在咸阳城,汉代是长安城,隋开皇二年,从汉长城向东南移动二十里新建的都城,就是今天的京师呀”。而且这座城有明确的大小,“今天的京师东西长十八里又一百五十步,南北长十五里又一百七十五步”。很显然就是城墙之内才能有确定精准的范围,才能称得城,才是《旧唐书》特指的京师,而非把他周围的离宫别苑都算做京师。唐长安如是,汉长安也如是,秦咸阳也如是。请注意城是城,离宫是离宫。就好比清帝一年之内在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居住办公的时间远比紫禁城要长,但四九城才是京城,紫禁城才是朝宫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4 18: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4 17:09
引用古文就要引用完整,更不能断章取义。“京师, 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 ...

你又来偷换概念。“京师, 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这句话怎么翻译?

你的翻译:京师,秦代在咸阳城,汉代是长安城。你这都不是断章取义,就是胡燃啊。“之”是什么意思?放在咸阳前面就是“在”,放在长安前面就成了“是”,你的复杂心态暴露无遗哈哈哈哈

道理很简单,秦咸阳城不能用,所以修了汉长安城,汉长安城不能用,所以修了隋大兴城唐长安城。秦城、汉城、唐城,换个城址在中国历史上很常见,汉魏雒阳和隋唐洛阳,城址相互距离都有15公里,有什么问题?

渭水贯都,以象星汉。章台宫可不是什么离宫别苑,是后期秦惠文王开始秦王处理政务的办公大殿,阿房宫就更不要说了,一个前殿有大半个故宫大,当然不是离宫别苑。劝你读读许卫红老师和王学理先生关于秦咸阳城的著作,刷新一下你的认知再来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4 19: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4 18:54
你又来偷换概念。“京师, 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 这句话怎么翻译?

你的翻译:京师,秦代在咸阳城,汉 ...

这句话我已经解释了!并不是被许多人断章取义的解释为秦咸阳就是汉长安,,,原文是讲不同朝代都城位置的变迁。再给你重复一遍。原话主语是京师,京师,秦代是咸阳,汉代是长安,隋开皇二年,向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营建新都,就是今天的京师啊。有问题?
至于渭水贯都已象天汉,横桥南度依法千牛,只是伟大的建新都的设想与形容,其核心就是阿房宫,但并未建成,怎能当现实?西安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所以现在就是国际化大都市?真要当现实,汉唐国力远比秦朝强大,国祚更为久长,汉唐长安在渭北都有大量离宫别苑,为什么从没有任何一本历史书认为汉唐长安城跨渭河两岸?
章台就别提了。司马迁早都说了,“列观”,一座普通的离宫,人家圆明园颐和园都自称离宫,章台冲什么正殿?
专家的话并非金玉良言不能质疑。许卫红在介绍秦咸阳时也说过,她所谓的秦咸阳有多大,“当然这里指的是大咸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4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4 19:35
这句话我已经解释了!并不是被许多人断章取义的解释为秦咸阳就是汉长安,,,原文是讲不同朝代都城位置的 ...

依法牵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4 22: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4 19:35
这句话我已经解释了!并不是被许多人断章取义的解释为秦咸阳就是汉长安,,,原文是讲不同朝代都城位置的 ...

这你就乱讲了。秦惠文王至庄襄王期间,秦咸阳城的政治中心已经逐步转移到了渭水南岸的章台宫。所谓“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此外秦咸阳的极庙、宗庙等七庙建筑也都搬到了渭河南岸。这都是历史事实有什么好说的。

好大的口气,秦咸阳城考古队队长许卫红老师你有资格质疑?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王学理先生,你也要质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4 22: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4 19:35
这句话我已经解释了!并不是被许多人断章取义的解释为秦咸阳就是汉长安,,,原文是讲不同朝代都城位置的 ...

所以你又变了,“之”变成一致“是”的意思了。且不论你的古文过不过关,硬要把“之”翻译成“是”。按照你的翻译,“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是初性本善”?你读得通吗?{:mocs_32:}

旧唐书或者历代史书地理志的体例,第一句话无非是在讲京师或其他都城的历史,就是说唐朝京师的历史传承线就是秦的咸阳、汉的长安。讲东都洛阳也是说同样讲洛阳的历史。

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

东都:周之王城,平王东迁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内东北隅,自赧王已后及东汉、魏文、晋武,皆都于今故洛城。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这原文也不晦涩,不用翻译大家看看。懂的都懂,不懂装睡的人我永远叫不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5 08: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4 22:39
这你就乱讲了。秦惠文王至庄襄王期间,秦咸阳城的政治中心已经逐步转移到了渭水南岸的章台宫。所谓“诸侯 ...

你所谓秦惠文王至庄襄王期间,秦咸阳城的政治中心已经逐步转移到了渭水南岸的章台宫。,史记记载,还是战国策记载,还是汉书记载?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关于章台史记并未记载始皇在其的具体活动,反而咸阳宫屡次出现,“见燕使者咸阳宫”,“始皇置酒咸阳宫”,“群臣受决事者,悉于咸阳宫”,你有这方面史料请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苏秦所言是因为昭王喜欢居住在章台这座观苑,故用章台代指秦王。这是古人常用的修辞手法,并不能说章台就是朝廷正宫。司马迁记载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意思你在章台这样一座普通宫室接见我很不符合礼法。章台什么性质?专家的研究是应该尊重的,但不是绝对真理,还是应有质疑还会发展的,这样科学的态度你都没有还谈什么?许卫红确实讲秦咸阳很大,但她也明确说,当然这里说的是大咸阳。什么是大咸阳,我前面已经讲的很清楚了,你燃什么燃?
记着,要辩论就请拿史料,越接近时代的越好,再拿出考古证明结合来看。别再人云亦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5 09: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4 22:43
所以你又变了,“之”变成一致“是”的意思了。且不论你的古文过不过关,硬要把“之”翻译成“是”。按照 ...

别在那扯之、是了!翻译成在或者是,不影响原意,再告诉你一遍,并非说秦咸阳汉长安是一个地方。
旧唐书原文说明京师一座城位置的迁移,我的话有错?你翻出来任何一本史书来反驳我。至于你所谓传承,那也不是一个地方呀。大明金陵都城移至北京,也可以说是传承,但并非就是一地。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5 13: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5 08:55
你所谓秦惠文王至庄襄王期间,秦咸阳城的政治中心已经逐步转移到了渭水南岸的章台宫。,史记记载,还是战 ...

王学理先生、许卫红老师的观点叫人云亦云?王学理先生《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这是学术大家的思想,被你视而不见?

逻辑是硬伤,你讲这些就是罗列只言片语而没有实际意义,只能说明秦咸阳宫后期也没有废弃。就像唐代有太极宫,后来建了大明宫,大明宫是大朝正宫,但是太极宫也没有废弃,有时候皇帝登基也在太极宫举行。东汉洛阳南宫北宫也是看皇帝喜欢住哪个宫就住哪个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5 13: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苏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5 09:04
别在那扯之、是了!翻译成在或者是,不影响原意,再告诉你一遍,并非说秦咸阳汉长安是一个地方。
旧唐书 ...

为什么不说“之”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你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点,被我抓了个正着。“之”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白,就你不明白,耍赖也赖不过去。你还读史料,你先把《旧唐书·地理志》读明白了再说。

汉长安城当然是在秦咸阳城的废墟之上建起来的,你死活不承认不代表任何事,不影响这是历史事实和学界共识。

旧唐书是说这一座城市城址的变化历史,并没有说在不同城市之间的迁都历史。这是地理志讲京师的这一篇,为什么要去讲另一座城市?要么是你逻辑不清楚,要么你又在偷换概念、混淆视听!

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

东都:周之王城,平王东迁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内东北隅,自赧王已后及东汉、魏文、晋武,皆都于今故洛城。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拿《旧唐书》对东都的记载对照京师的记载,一目了然非常清楚。东都是不是只讲东都的沿革历史?如果是,那京师为什么不是讲京师的沿革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5 14: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5 13:30
王学理先生、许卫红老师的观点叫人云亦云?王学理先生《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这是学术大家的思想 ...

谈论问题得聚焦,老是东扯西扯有什么用?我所言司马迁说的章台是“列观”是只言片语?我拿出的那可是距离秦朝最近的史料依据,你能不能拿出来章台是正宫的史料依据?别再老是拿专家名声地位做你的背景了,你根本就不懂人家说什么!现在你最需要的,是拿出章台是正宫的确凿史料来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5 14: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5 13:36
为什么不说“之”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你偷换概念混淆视听的点,被我抓了个正着。“之”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明 ...

你的忘性这么好!前面我已全面引用旧唐书的那段话。后面明确有唐长安城的具体大小,精确到多少步。旧唐书明确注明汉长安和唐长安不是一座城。这看不懂吗?别拿现在的城市概念来解释古代的城。古时城就是一个城墙之内区域,出了城墙就不是城。依照古人认识,秦咸阳,汉长安,唐长安,是不同的城,不是你所谓现代人的城市,明白?国家教科书也是这样标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5 1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5 14:37
谈论问题得聚焦,老是东扯西扯有什么用?我所言司马迁说的章台是“列观”是只言片语?我拿出的那可是距离 ...

哈哈不要猴急,你是不是光看到人家老专家文章的题目《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就可以闭嘴了

《史记·苏秦列传》:“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於章台之下矣。”这个章台宫简直就是强秦的象征了。有没有“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的感觉?

逻辑类比一下东汉雒阳、唐长安的多宫格局,你就开始滚刀肉逻辑说东拉西扯来逃避了。我问你唐朝大明宫、太极宫哪个是大朝正宫?东汉雒阳南宫、北宫哪个是大朝正宫?先回答这些问题再来说章台宫、咸阳宫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元天宝Lv.8 发表于 2024-3-15 18: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江西
咸阳原上草 发表于 2024-3-15 14:44
你的忘性这么好!前面我已全面引用旧唐书的那段话。后面明确有唐长安城的具体大小,精确到多少步。旧唐书 ...

你已经快语无伦次没有逻辑了。你去跟洛阳人说,汉魏雒阳、隋唐洛阳相距15公里不是一座城;你去跟北京人说,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都不是一座城,都不是所谓现代人的城市。估计人家也懒得理你吧?哈哈我发现你的滚刀肉逻辑一出陕西就不太好用。

还是不要耍赖皮,读好《新唐书·地理志》,是你理解古人认识的第一步:

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隋开皇二年,自汉长安故城东南移二十里置新都,今京师是也。

东都:周之王城,平王东迁所都也。故城在今苑内东北隅,自赧王已后及东汉、魏文、晋武,皆都于今故洛城。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

回答我的问题:“之”是什么意思?东都是不是只讲东都的沿革历史?如果是,那京师为什么不是讲京师的沿革历史?

理解古人认识的第二步,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长安,故咸阳也。”是不是打你的脸?{:mocs_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咸阳原上草Lv.7 发表于 2024-3-15 19: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开元天宝 发表于 2024-3-15 18:26
哈哈不要猴急,你是不是光看到人家老专家文章的题目《从秦咸阳到汉长安的城制重叠》,就可以闭嘴了

《史 ...

翻来覆去老是口水话。用史料来说话好不好?你记忆不好,我再把一些史料公布一遍让大家看看。
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完璧归赵》借蔺相如口说“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秦昭王在章台接见蔺相如,章台即列观,即普通的宫室台观,蔺相如对秦王不用国礼而是在普通宫室接见自己这个赵国使臣感到不满。
什么是国家最高礼仪?九宾之礼,《史记》,《战国策》都有记载,“秦王(嬴政)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至于设国宴,“始皇置酒咸阳宫”;表达完全的中枢地位,始皇“听事,群臣受决事者,悉于咸阳宫”。这些事迹都是嬴政的,都发生在咸阳宫,这就是所谓的秦国后期都在章台主政?
再给你找些史料:
《三辅黄图》:长安城,汉之故都,汉高祖七年,方修长安宫城,自栎阳徙居此城,本秦离宫也。
《括地志》:长安故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三里,汉之旧都,本秦离宫。
《元和郡县志》
长安故城,在县西北十三里,汉旧都,惠帝修筑,本秦离宫也。
注意看!以上古人史书都认为汉长安之地是秦咸阳离宫之地。
第三次请你,像我这样拿出章台是朝宫的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