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桃花绽放,杨柳泛青 莺飞草长,风轻雨润 处处给人清新明朗之感 “清明”由此得名
清明 · 由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 · 习俗 祭拜与扫墓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据史料记载,扫墓习俗起源于周代。唐朝之后,扫墓祭祖便成了清明的节俗传统。如今,人们仍保持着清明扫墓祭祖的习俗,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踏青 踏青,又称探春、寻春等。早春四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生机勃勃,是郊游的好时光。人们通常会在清明前后来到户外,于郊野嬉戏间放飞心情。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将风筝带至天涯海角,让疾病灾难随着风筝一同飞走。 吃青团 我国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青团犹如它的名字,寓意着美满团圆,寓意着希望和生命,也寓意着对祖先的思念。
青团制作
咬一口亲手制作的青团,绵糯细腻,细细品尝它的滋味,既清淡又香甜,仿佛尝到了春天的味道。
风清景明,青团飘香 在这春雨纷纷的时节 收获一份独特的清明回忆 让我们不负春光 珍惜每个今天 昂首笃定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