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格力究竟会不会投资西安?”这个问题已然讨论颇久时间。
去年以来董明珠多次到访陕西、西安,与省市领导交谈,陕西方面也主动上门调研,以及传闻中将合作落地百亿级大项目,只是是否合作始终未有明确的官方消息,在不断的猜测与等待中,拉足了大众对于双方合作的期待。
而今,陕西与格力的合作终于靴子落地,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陕西)上,陕西省政府与格力电器签下了战略合作协议,虽然更多具体的信息尚未透露,但战略协议的签订,意味着已然拉开了合作的序幕,项目投资与业务合作或许也将在接下来加快推进的步伐。
图片来源:艾芒会务
Shaan xi 产业转移对接 陕西各地拿下了什么项目
陕西此次与格力签约的平台,是一个极具分量的,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对接为主题的“国字号”盛会之上。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创立于2010年,对于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在一场又一场的产业对接活动中,不少中、西部地区从中受益,承接东部产业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改变区域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起到明显作用。
因此,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也让陕西与格力的合作更有意义,推进陕西与东部地区的深入合作。
此次举办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陕西),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设计了包括1场综合活动和5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及氢能、现代化工及新材料、食品及医药和医疗装备等陕西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地市推介、政企对接、专家解读、项目签约等。
可以看到,5场专题活动的设计瞄准陕西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立足与东部沿海省份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吸引更多东部优质产业项目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5场产业专题对接活动,陕西共引进承接转移项目456个,累计投资额6270.23亿元。
其中,陕西省在汽车及氢能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中承接引进产业转移项目151个,投资额1178.69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承接引进项目102个,投资额874.66亿元;
食品及医药和医疗装备产业专题对接活动承接引进项目76个,投资额184.7亿元;
电子信息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引进项目43个,投资额637.88亿元;
现代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专题对接活动引进项目84个,投资额3394.3亿元。
此次承接引进的项目来源,主要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地区,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山东6省(直辖市)的项目数量多、投资额大。其中,广东有77个项目,投资额603.38亿元;江苏有76个项目,投资额571.42亿元;浙江有74个项目,投资额683.96亿元;北京有37个项目,投资额1773.16亿元;山东有29个项目,投资额1176.26亿元;上海有38个项目,投资额413.36亿元。
从陕西省承接的情况看,关中地区以承接先进制造业为主,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等重点领域,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0个,总投资2050.36亿元;陕南地区聚焦航空、新材料、绿色食品、医药和医疗装备,承接项目127个,总投资349.41亿元;陕北地区以承接现代化工产业为主,承接项目79个,总投资3870.46亿元。
我们根据陕西各城市公开信息,整理了部分签约项目,更多项目信息有待补充。
沣东新城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签订中车长客西安研发分中心合作协议,将主要围绕轨道交通车辆新材料、新技术以及网络安全等相关技术领域进行研发,并将中车长客相关技术创新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有机结合,在高新技术研发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向加大投入力度。
咸阳与深圳市金石三维打印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20亿元的金石(咸阳)增材制造产业园项目合同。项目一期建设3D打印超级工厂,二期建设集3D打印设备、打印耗材、打印软件、打印设备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及3D打印服务等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基地。
宝鸡金台区签订计划总投资60亿元的蟠龙新区8万吨先进电子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绿色能源产业生产基地项目签订投资协议;渭滨区引进智能传感器研发及生产建设项目;高新区、扶风县、陈仓区分别和新能源座椅生产线、新能源车用供气系统总成、数控精密机床制造3个产业转移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渭南签约了总投资18亿元的6GW电池片项目、总投资26.892亿元的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华东医药合成原料药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航空零组件智能化产业园项目,同时还签订了总投资0.5亿元的三元食品与红星美羚京津冀市场开发合作协议。
铜川签约了宁德时代骐骥换电站等8个工业项目,投资总额45.15亿元,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陶瓷和中医药等领域。
延安签约延川县伴生气低碳烷烃综合利用一期项目;黄陵重卡换电建设项目;年产10万台光伏清扫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项目。
榆林市11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总投资额173.23亿元。
汉中引进了深圳科比乐智能智造、5N超高纯石英砂生产线及配套设施项目、陈氏德跃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旺宇科技智能智造、中药材产地趁鲜生产加工及检测中心项目。
安康与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奥邦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和丹东北奔重型汽配有限公司在汽车及氢能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上现场签约。
Shaan xi 多地表态要抓住机遇 陕西要如何突围?
实际上,在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陕西)之前,今年以来内蒙古、广西、云南、新疆、甘肃、重庆等地均举办了产业转移对接活动。
而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自2010年以来,已经历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产业转移带来的变化。
其实从产业发展历程上看,中国也因全球范围内产业转移而受益,沿海城市也曾因此获得了发展上的机遇,也不难发现,产业转移的发生,会深度改变承接地原有的产业结构,带来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入,调整地区产业竞争力,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对承接地是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2010年时,《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为中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引导,而后工信部出台《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提出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此后全国十余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继成立,各地在不断探索跨省合作、飞地经济、产能协作、上下游对接合作、园区托管共建等优化区域协作和产业转移的路径,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各省(区、市)均想抓住产业转移的利好,助力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支撑经济发展。
面对这一机遇,对于西部各省(区、市)来说都是不可错过的良机,为此我们能看到近年来国内多地围绕产业转移出政策、搞对接、促落实。
如山西7月印发了《关于承接东部地区外商制造业产业转移的若干措施》,从加强支持政策、打造承载平台、开辟合作渠道、推进机制创新4方面加强山西省承接东部地区外商制造业转移能力。
11月印发的《山西省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表态要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外商制造业产业转移,对鼓励外商转移产业集中发展,对承载平台的规划,对招商引资渠道的重视等均有提及。
而云南选择利用自身地理优势,建立健全沪滇、粤滇、闽滇、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机制,有效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地区对接合作,加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周边地区产业衔接,积极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
作为自身工业基础较为雄厚的重庆,在合理利用自身现有产业链条的基础上,选择围绕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绘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加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力度,招引龙头企业入渝发展。此外,重庆还不断优化承接产业转移区域布局,构建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
通过各地具体措施,我们能看到面对东部产业转移承接这一大盘子,西部各省(区、市)并不是一揽子全盘接受,而是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所在尽量做好精准招引,而回到陕西本身,虽然西部各省(区、市)对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均释放出了颇为积极且明显的信号,但长期以来产业转移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是陕西必须在下阶段工作中做出思考与总结的。
要知道,产业转移首先是空间上的辗转腾挪,随着经济发展,东部地区逐渐出现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东部地区要实现产业升级,就必须进行部分产业转移,促使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趁此机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接收地如果对投资者的产业了解不清,盲目引进项目,虽然短期内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并不利于长期发展。
同时,更重要的是产业转移也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过程,在招引东部地区项目时,要充分把资金、技术、市场、产业基础等因素结合起来统筹把握,让产业承接契合自身产业结构和规划目标。
在这其中,陕西各地要学会筛选与辨识,要思考引进项目是否适合城市?是否有利于补链强链?有选择、有目标的承接转移,让项目“接得好”“长得好”。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