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一封来自农村的信

6907 1
发表于 2023-11-20 16: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封来自农村的信
程黎
小莉要去边远的农村搞社会主义教育,作为爸爸的我很为她担心。那里的自然条件很差,贫穷、愚昧、落后,人们缺吃少穿,有些农民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像小莉这样生活优渥的环境,从小在蜜糖罐子泡大的姑娘,要和农民同吃同住那么长时间能习惯吗?
临行前,我帮女儿打好行李背带,买了一些女儿爱吃的水果、糕点之类的小食品让她带上,一再叮咛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写信回来。女儿笑哈哈的满不在乎地说:
“爸爸,你放心!搞社会主义教育可是一项伟大而又光荣的任务哟,是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定社会主义道路、防止‘和平演变’的系统工程。我不会遇到什么困难的。”
“噢,我们的小莉长成一个大人了。”
我打趣地对女儿说,但心里总担心她吃不了那个苦,下去没几天就会叫苦连天。
一天下午,我下班回家刚进门,老伴就冲着我说:
“小莉来信啦。”
“在那儿?”
“就在书桌上。”
打开信,女儿秀丽的字体映入我的眼帘:
爸爸:
您好吗?妈妈也好吧。我好想念你们哪!
我离开您和妈妈已经月余,本来应该早点给您写信,却一直没有提起笔来。今天,我给您写信,我拿笔的手既轻松又沉重,我难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爸,我今年二十二岁了。二十年来,我一直在您和妈妈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长大。贫穷、落后、愚昧似乎与我无缘,我只是在电影、小说里看到穷苦人的模样。我读过那么多的书,受到了那么多的教育。然而,我在这里短暂的几天所受的教育,所得到的收获超过了我过去所受教育的总和。
搞“社教”,下农村前,我认为不过是搞搞形式,走走过程;对于我这样生活在城市又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儿来讲,我想下去走走、玩玩、看看美丽的山峦,拥抱参天的大树,光着脚丫子踏进清清的溪流,采撷一些奇花异草,然后躺在青石板上,望着蓝天,插上幻想的翅膀,编织我少女之梦。
但是,当我一到达村里,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步入小时候我读过的《格林童话》。这里山大人稀,土地贫瘠,村民的生活条件很差。我所在的村组据认为是这个乡比较好的村组。我被安排在一个只有两位老人的家里,他们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当我走进那低矮的石板小屋,一股阴湿酸腐的气息扑鼻而来,两位老人憨厚地笑着,算是迎接我这个远方的客人。领我的村主任在老人的耳朵上嘀咕了几句,老人出去抱了一抱柴禾放在火炉上。我围炉而坐,一边烤着大火,一边瞧着这个只有一个陈旧柜子和一个四脚小桌子,几乎一无所有的房子。不一会儿,饭端了上来,是玉米面做成的锅盔,也许是走了那么多山路肚子太饿,我香喷喷地吃着这个我还没有吃过的美食,感觉很好吃。当我吃完第一块准备再吃一块的时候,发现两位老人却没有吃,我让老人和我一块吃,他们笑了下却没有理会。我就走进他们的灶房,我惊呀地发现锅里卟嘟卟嘟地煮着半锅玉米糊,并散发着酸腐的霉臭味。我震惊了!我的心难过地要跳出来,止不住的泪水顺着我的面颊流下,我第一次在两位老人的面前哭了。当时,我复杂的思想感情无法写出来。我只有一个思想,一个意识:当我们拥有彩电、冰箱,睡在席梦思床上啃着面包,尽情地享受现代社会生活的时候,他们却过着这样困苦的日子;他们一样是人,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天下,有权利和我们一同享受幸福的生活。
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月余,走访了这个村组的每一个农户,所见到的景象简直令人心酸。这里的村民朴实厚道,我处处受到他们的关怀和照顾。就拿我住的这家子来说,两位老人在生活上总是给于我特别地照顾,总是把他们认为最好吃的东西做给我吃,如土豆干、竹笋都是我最好吃的食物,而他们却吃着发酵了的玉米粥。有几次我试着舀了半碗玉米粥,我实在咽不下去,但还是高兴地说好吃好吃。我敢说我们扔掉的变质面包、点心被它好吃百倍。在这里,我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忠厚老实,另一方面他们的愚昧无知也令人痛心,就在这个村山顶上一家,有个十岁的女孩儿得了病,不去医院问医求药,却让“神”治病,最后竟在祈祷中活活死去。这里的宗教迷信盛行到了何种程度!数数这个组几十人,受完初中教育的没有一人,小学毕业的人也寥寥无几,文盲、半文盲人占去了一大半。由于这里自然条件极差,不通电,不通路,吃水靠肩挑,加上教育跟不上,文化落后,村民采用旧的耕种技术,使他们一年下来打不了多少粮食。为了生存糊口,他们不得不靠国家的返销粮、救济粮借以度日。
这次“社教”的目的就是完善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壮大集体经济,激发农村经济活力,让农民吃得饱,吃得好,日子好起来。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如果说中国农村问题是一个脱贫治穷的问题,那么像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不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办好教育;花大力气发展农业,解决农村贫穷问题,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千万的人将生活在贫困线上。我下乡与其说搞社会主义教育,不如说农村的现实教育了我。
爸爸,我坐在沟溪边的青石板凳上给您写信。我已经写的很累了,就写在这儿吧。亲您爸爸,也亲亲妈妈。
顺祝您和妈妈身体健康!
小莉
1992.03.23
一口气读完女儿的信,我的眼睛湿润了。我激动地向老伴喊到:
“小莉长大啦,女儿成熟了!”

评论1

xycdc楼主Lv.5 发表于 2023-11-21 14: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微信图片_2023112114384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