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在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召开期间,西安高新区亮出了其前三季度成绩单。
2418.83亿元的生产总值,7.4%的增速,分别占陕西全省10.2%和西安全市的28.3%的经济总量,在陕西整体前三季度失速的大背景下,高新区的表现依旧稳健,扛起了经济发展的大旗,无愧于西安经济“发动机”之称号。而在亮眼的数据中,既有产业价值的拉动,也有区域建设投入的彰显。
长期以来,高新区的通道建设一直是焦点话题,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路网建设,对于支撑区域日常通勤,激活流动价值,提高区域产业辐射力意义重大。
近期,涉及高新区通道建设的两个关注度极高的项目,西安高新有轨电车试验线、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均迎来了明显进展,一条有望年底开通,一条即将开工,这两条城市西南方向大通道的建设,将对西安高新区的外联内通产生深刻变化。
XI' AN 有轨电车试验线 计划年底投运
据了解,11月6日下午,在丈八四路的西安高新有轨电车试验线轨道上,白色的有轨电车已经开始试车。
,时长00:17 视频来源于西安发布
西安高新有轨电车项目
起止:鱼化寨站—纬二十八路站 线路全长:17.2公里 设站:18座 制式类型:胶轮有轨电车 列车编组:初、近期采用3模块编组,远期采用4模块编组 设计时速:区间最高速度为80km/h 建设投资:约24亿元 平均站间距:约1公里 接驳站:3座,分别与3号线鱼化寨站、6号线丈八四路站与15号线一期祝村站接驳。
这条轨道交通,自2017年筹划起名称几经改变,从“高新区云轨示范线”到“高新区云巴”,最后在正式开工前确定为“高新区有轨电车试验线”,因为种种原因,这条线路西安人已等待颇久。
随着今年7月首列车辆在西安正式亮相,跨绕城高速、西三环等关键节点的架设完成,车辆场停车区主体结构封顶,意味着,距离此前定下的年底开通的目标越来越近。
而这条线路之所以备受关注,高新有轨电车作为西安一种全新形式的轨道交通项目,独立路权、地铁换乘等优势拉满了期待。此外,线路走向覆盖高新区产业、人口聚集区,项目建设一经出世便被寄予厚望。
从项目本身的优势来看,项目采用比亚迪历时7年、投资近100亿自主研发的云巴,具备高颜值、高安全、高智能、高适应、低成本、低噪音的“四高两低”优势,可以灵活地在城市中穿行,不占用市政道路。
同时,云巴自身小运量的接驳特性,使其能够作为填补交通空白的作用,担当起与大型交通枢纽接驳,为大运量轨道站点集散客流,实现乘客便捷换乘与大小运量有机互补。
公开信息显示,高新有轨电车车辆采用比亚迪胶轮有轨电车,列车编组近期采用3节编组,预留4节编组条件。其中,3编组载客量(定员)大约为210人/列,4编组载客量(定员)能够达到280人/列。
与已运营的地铁3号线、6号线和正在建设的15号线的接驳,串联丈八西社区、紫薇田园都市、蓝博公寓等大型居住区,衔接起高新区丝路软件城与丝路科学城两大重要板块,沿线企业、产业园区等聚集区的日常通勤,都将因有轨电车的开通,被整体激活,根本性解决海量的人员流动问题,缓解路网压力。
再将视角放大到全市,有轨电车与地铁的接驳,将让西安西南部的地铁空白区迅速纳入轨道交通线网,有效拉近与西安主城区的时空距离,助力引导和带动城市空间拓展,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XI' AN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 开工在即
就在位于高新有轨电车部分路段东侧的西沣路,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近日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受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通过最新版的环评报告书,一起来看看项目是否发生变化。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
工程形式:“高速公路主路+辅路”复合通道 全线长:38.606km(上层主路38.606km;下层辅路15.956km) 起止:西安绕城高速西高新立交—鄠周眉高速公路起点 工期规划:3年 项目投资:177.2亿元
随着西安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人口和产业向外迁移,西沣路沿线聚集了大量人口、产业,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又从北到南连接着西安绕城高速、西部大道、终南大道、西安外环高速、关中环线等重要的路段,道路的重要性逐步凸显,而城市发展与道路建设不匹配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产业的发展和人口出行的需求,向西沣路提出了道路快速化的要求,而官方也早在2017年就有了全程高架化的打算,2019年西沣路快速干道前期工作正式启动,但因种种因素,西沣路的快速化改造到底改不改、如何改一直没有定论。
而随着西安城市路网规划的不断改进,西沣路改造也被纳入西高新至天桥高速公路项目中,并被正式命名为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工程。
2022年时,路线起点、建设内容与规模调整变更。变更后的路线起自西安绕城高速西高新立交,向西南沿西沣路设线,至西安外环设西沣枢纽立交后路线折向西,沿关中环线北侧布设,在京昆高速处与鄠周眉高速公路起点顺接,途径雁塔区、高新区、鄠邑区、长安区4个区。
原南二环太白立交至西安绕城高速段规划为太白南路快速路,作为独立项目顺接本项目主路收费站。
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项目主路为新建道路,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标准桥梁宽度33.7m。辅路在现状西沣路基础上改扩建,按高速公路辅路建设,设计速度60km/h,双向八车道集散型一级公路标准,标准道路宽60m,设置侧分带、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并布设交安、照明等附属设施。
上层高速公路主路承担中长距离快速通过功能,下层高速公路辅路承担中短距离集散功能,构建多交通、多层次、高速公路主路与辅路高度融合的复合立体通道。
全线设置收费站6处,其中高新收费站为主线收费站,西部大道、城市客厅、新西安南、草堂、鄠邑南5个收费站为匝道收费站。养护工区、监控通讯分中心合建站1处。
沿线与区域设施交叉方面,项目将通过上跨、下穿等形式解决与高速、城市道路及铁路等的交叉关系。
全线设互通式立交10座(含预留2座),分别为西高新枢纽立交、西部大道立交、城市客厅立交、终南大道立交、西沣枢纽立交、草堂立交、鄠邑南立交和水寨枢纽共8处互通立交,预留沣镐立交、余下立交2处,建设形式为菱形、梨形、十字枢纽。
根据沿线地物控制、城市规划情况、构造物分布,将路线划分为绕城高速—外环高速段、外环高速—水寨枢纽段共2段。
绕城高速至外环高速段: 起点位于绕城高速公路北侧、主路收费站起点处,与拟建太白南路快速路顺接,止于长安区滦镇的西安外环设西沣枢纽立交,路线长14.060km。
外环高速至鄠周眉高速: (1)主路在西沣枢纽立交后路线折向西,呈东西走向,向西通过水寨枢纽立交与鄠周眉高速和京昆高速相接,主路长24.546km。 (2)辅路左右幅分幅下穿西沣枢纽立交后,近期实施终点位于西沣立交南侧,远期设计终点接现状鄠邑区余西路(X217),为远期实施外环至终点段辅路预留用地。
进入建设阶段的施工组织,环评报告显示宜采用边通车边施工模式,道路分段施工。计划施工期为2023年12月~2026年12月,施工期3年。
绕城高速至终南大道约10km范围内,根据施工条件、交通组织、施工周期、地质条件、管线、建筑物与桥墩的距离,在条件允许段落桥梁上下部拟采用预制拼装。
绕城高速至外环高速段,因大部分处于既有城市片区,西沣路为城市主要干道,施工应全力保证道路正常通行,分四阶段组织施工。
第一阶段:西沣公路段进行路侧拓宽改造。原西沣路两侧围挡后,根据设计线与原路中心线的关系,在红线范围内对西沣路两侧或单侧进行路面临时拓宽改造。保留现状双向6车道通行。
第二阶段:西沣公路进行桩柱拼装及承台施工,将交通转换至第一阶段施工完成的两侧临时路面,围挡设计线两侧各10m部分,施工桥梁桩柱及承台。利用两侧双向6车道通行(含非机动车道+行人)。
第三阶段:西沣公路施工盖梁和梁板拼装,白天施工同第二阶段,夜晚利用凌晨12点至5点,在第二阶段围挡的基础上,按长度100m左右为一个架梁工点段,采用设置临时隔离墩措施占用紧靠围挡的一个车道后进行盖梁和梁板拼装,架梁工点前后需要配备协助疏导交通人员。
第四阶段:西沣公路施工桥面铺装、辅路路面及附属设施,恢复桥墩以外路面和辅路按照工段分幅施工。辅路施工区段保证对向4车道通行,非辅路施工区段6车道通行。
外环至终点段,属于城市待开发区,为新建高速公路,地面交通组织压力小,按照新建高速进行建设,统筹安排上部小箱梁结构的预制、存放及运输安装。
值得注意的是,环评报告书评价时段内容显示,项目施工期计划于2024年开工,2026年建成通车,工期3年。其实时间相差不久,也就意味着,基本敲定了2023年底、2024年初即可开工实施。
作为西安市西南方向对外联系的高速通道,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的建设通车,将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构成绕城高速与西安外环高速、西安大环高速间的重要联络线,其建设对于提高项目通道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缓解西安市城市交通拥堵,加快沿线城镇土地开发,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将改善高新区各产业基地间的快速联动效应,能够极大地带动沿线区域的土地综合开发利用和产城深度融合,因此,这也是一条提升西安辐射周边,带有极大经济带动效应的大通道。
前段时间,相关部门也坦言,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前期手续的办理,已取得用地预审等5项手续的批复或备案。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部分手续办理延期。
如今西安市生态环境局的受理,意味着建设项目审批程序正在推进之中。
而我们也期待,在2023年底来临之时,能听到两则好消息:西安高新有轨电车开通运营,高新至鄠邑高速复合通道开工建设。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