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月27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2023年排名覆盖55个学科,涉及理学、工学、生命科学、医学和社会科学五大领域。
而在全球5000余所大学的竞争中,中国内地共有333所高校上榜,1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
而陕西高校的整体表现、上榜数量不仅远超去年,更有3个学科摘得世界第一的桂冠。
Shaanxi 三大学科 豪取世界第一
“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使用一系列国际可比的客观学术指标对全球大学在相关学科的表现进行测量,排名指标包括学科国际权威奖项、学科顶尖成果、高水平科研产出、科研质量、国际合作等。
根据这一评分方式,陕西这三所高校在55个学科中,以自身实力分别拿下三大学科的世界第一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 连续3年机械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2023年西安交通大学以总分282.1的成绩,险胜南洋理工大学的281.6,继续稳坐机械工程学科世界第一的宝座。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在机械工程学科的“霸主地位”已经连续保持3年。
这种实力的保持难能可贵,更尤为艰难。在此之前,西安交通大学2016年未上榜机械工程学科的世界前10,2017年排名冲进世界第9,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3年位于第2位次,终于在2021年实现冲击机械工程学科世界第一宝座的目标,并连续3年蝉联世界第一。
短短几年内,西交大机械工程学科可以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并且仍在持续进化,不然如何稳固自己的王座。
因此我们也能看出西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据了解,机械工程教育肇始于1913年,是西交大学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创造了我国第一台光固化增材制造装备、第一台全息谱动平衡诊断仪器等新中国历史上多个“第一”。实现我国首次太空3D打印,攻克超精密机床核心技术,创建故障诊断新理论与新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服务核电、运载火箭等重大装备,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安全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实际上,我们可以从这段经历上看到西交大近年来从一度没落到大踏步前进的缩影。
近年来,这所老牌名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均实现了转变,搬入西部创新港这个没有围墙的新校区,学校发展也进入了新局面。
而我们也深信,经历曲折的西交大,能够谨记曾经的荣光与没落,不拘泥于一地,放开视野,专注教育事业和科研创新,不断推进西安交通大学向更优秀的高校发展,携手诸多陕西高校,夯实陕西教育大省的地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重回通信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2023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286.9的总分,力压东南大学的284.9,成功登顶通信工程学科世界第一。
通信工程学科的竞争一贯激烈,而2023年的位次变化颇为巨大,上一年的冠亚军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已然脱离前三甲宝座,季军东南大学则冲至第二。
变化最大的当属2022年还排名第四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当然这并不令人奇怪,本次也是西电继2021年之后在通信工程学科再次回到世界第一。
作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强项,通信工程学科的实力毋庸置疑。据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自建立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创下多个第一,为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更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精英人才。
西电与华为、中兴等国内知名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有紧密合作关系,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人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首次在农学学科排名世界第一
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总分294.6的好成绩,以近10分的分差力压中国农业大学的285.7,拿下农学学科世界第一。
近四年来,农学学科头部排名其实都颇为稳定,瓦格宁根大学稳坐冠军宝座,中国农业大学长期屈居第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在三、四名徘徊,甚至更低。
正因此,使得今年幅度较大的变化颇具话题性,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学学科也是首次冲至世界第一。
当然,扎根在西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农学学科有着夺冠的底气。
农学作为西农初设院系之一,始终秉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民本思想和民生情怀,坚守“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初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培养了一大批农业科技精英、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农业与社会发展的领导者。
西农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致力于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杂粮和马铃薯等主要粮油作物和旱作农业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尤其以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和旱作农业研究见长。小麦“优质多抗”种质创新和品种创制、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研究、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小麦基因组学研究等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立足西北开展旱农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构建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旱作农业研究体系,创立“旱农学”课程,成立了干旱农业研究中心,为我国旱区农业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引领性的贡献。
据了解,这些年西农更是走出国门,帮助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制约当地作物产量、质量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把旱区农业致富的“金种”、科技的“火种”播撒在中亚。
Shaanxi 陕西持续加强双一流学科建设
除了三大学科排名世界第一外,陕西高校今年的整体表现同样要优于去年。
2022年,陕西共有14所高校的144个学科上榜;2023年,陕西共有16所高校的179个学科上榜,共有4所高校15个学科入围全球前10,包括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仪器科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西北工业大学的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遥感技术、冶金工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资源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兽医学,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通信工程、遥感技术、电力电子工程。
从各高校的上榜学科总数来看,西安交通大学上榜38个学科,西北工业大学上榜25个学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榜19个学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榜17个学科,长安大学上榜13个学科,西北大学上榜12个学科,陕西科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均上榜10个学科。
此外,还有许多陕西高校有学科上榜,分别是西安理工大学(9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个)、空军军医大学(6个)、西安科技大学(5个)、西安工业大学(4个)、西安邮电大学(3个)、空军工程大学(1个)和宝鸡文理学院(1个)。
作为教育大省,陕西的高教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陕西相继出台《关于支持部署高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从2022年起,全省每年新增2.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安排1.5亿元以上基本建设资金支持高校建设,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陕西省还将支持5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争先进位,支持若干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点扶持50个左右优势特色学科,推进全省高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解革 审核:Lyna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素材图片来源于软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