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型会议会展的举办,是一座城市影响力和实力的体现。特别是国际性、外交性会议论坛的举办,更是打响城市国际知名度,彰显城市地位,推动城市对外开放,创造城市发展机遇的重要契机。正如G20峰会之于杭州,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于三亚、厦门。
今年上半年,我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彼时的西安聚焦世界目光,再度强调了西安作为“一带一路”起点的城市地位,也为西安带来了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今年9月,西安即将迎来又一场国家级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这一次,将立足西安,拓展中国与欧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XI'AN 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拟于9月举办
6月7日,西安市2023欧亚经济论坛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
会议的召开,向外界释放了今年欧亚经济论坛拟于9月在西安举办的消息,标志着全市层面的论坛筹备实施工作,进入到冲刺阶段。
欧亚经济论坛是经国务院批准,外交部指导,以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为主体,面向广大欧亚地区的高层次、开放性国际会议。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每2年举办一届。
永久会址落地于西安的欧亚经济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9届。在历时18年的历程中,欧亚经济论坛一步一个节点,实现着论坛规模,办会层次、定位、水平和影响力的跃升,如今已被确定为国家级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建设十大平台之一,形成独有的品牌特色。
公开信息显示,本次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将以“创合作机遇,谋发展未来”为主题,采取“会议+展览”模式召开,同期举办经贸合作博览会暨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搭建起更加务实、更为广泛的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平台。会议活动将安排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从论坛主题来看,创造区域合作机遇无疑将是本届论坛的关键词,而历届论坛及配套博览会所取得的成果也显示,这是一个囊括政、商、企、产、学、研各界交流和合作的平台,上至国家级战略协议、合作共识的达成,国际话题的讨论,下至各方技术交流、投资促进、项目签约,多层次、全方面的开发和开拓区域间合作潜力。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即将举办的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是在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周年、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的背景下举办。这也预示着,今年的欧亚经济论坛必将区别以往,再登新的办会高峰。
我们也了解到,西安将借助欧亚经济论坛举办的契机,深挖中国—中亚峰会效应,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承接和落实中国—中亚峰会成果,巩固欧亚地区的多边互利关系,扩大陕西西安与欧亚区域的全方位多领域务实合作。
公开报道中,负责欧亚经济论坛筹备工作的西安市博览事务中心(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以下简称“西安市博览事务中心”),也早早着手相关论坛及配套博览会招展招商的筹备工作,已联手市投资局、浐灞生态区等单位部门,在三亚和杭州等地举办了欧亚经济论坛及配套博览会招展招商推介会,向各方发出参会参展的诚挚邀请。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上,欧亚各国各地区,以及国内各大城市势必会十分关注且积极参与,从而或将有机会促成更加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我们也猜测,这届欧亚经济论坛将空前盛大,9月的西安,必将再次全球瞩目。
XI' AN 抓紧重大节点 助力扩大西安迈向欧亚地区的步伐
众所周知,重大节点往往会为各类会议会展活动带来现象级的办会成果,也会因此实现影响力越级。
而我们也发现,在欧亚经济论坛所经历的18年发展轨迹中,西安也正是抓住了几大关键契机,实现了从最初的地方性国际会议发展为国家层面涉外论坛和交流平台。
1、在2007年,第二届欧亚经济论坛举办,国务院批复欧亚经济论坛每两年举办一届,并且永久会址落地西安。
这是欧亚经济论坛正式成型,为此后的周期性、连续性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一带一路”倡议首提之际,当年欧亚经济论坛上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出访中亚,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出访东南亚期间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共同构成“一带一路”重大倡议。
而在同年9月举办的第五届欧亚经济论坛上,西安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2个城市签署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宣言》。本届论坛实现了从国际会议全面向区域经济合作平台转变。
也是在此契机下,同年11月,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开出,拉开了西安面向中亚、辐射西亚、欧洲及南亚的大幕。
3、升级为国家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明确国家层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平台之一定位。
2014年2月,中央外办确定欧亚经济论坛为新形势下中央重点保留的大型机制性涉外论坛,在领导人出席、举办届次、发展定位等方面均由中央外办统筹安排。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了论坛作为国家层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平台之一。
因此,2015年举办的第六届欧亚经济论坛,将活动数量、参会人数、参展国家、企业等全方位拉上了新的高度,实现了办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跃升。
而即将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势必会迎来下一个关键转折点。
其一在于,“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和中国—中亚峰会举办,铺垫了良好的合作氛围与基础。
其二在于,对外交往交流的逐步恢复,2023年被看做是对外开放关键年。在中国—中亚峰会契机下,陕西省级、西安市级多个部门,以及西安的高校、企业,“走出去”到“一带一路”国家出访、参展,各方在加强合作、对外交流上均表现的颇为积极。
如陕西省省长赵刚率团出访土库曼斯坦;陕西西安省市两级部门组团到匈牙利参展;西安交大代表团访问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签约共建 “中国—中亚法治联合研究中心”……
其三在于,连续多届的欧亚经济论坛,已经为西安密切与欧亚国家开展商贸、文旅、产业合作,铺就了广泛且坚实的基础。
当下的西安,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往来通道、交流渠道、沟通机制上,形成了成熟的立体多元的合作体系。
例如,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619列,较去年同期增长46.2%;运送货物总重249.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64.1%;数十条稳定运行的国际干线,基本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今年实现了对中亚“五国六城”的客运航线全覆盖。提前谋划列日、维也纳等干线航线开通,优先鼓励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逐步将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打造成欧亚大陆新中转点。
越来越便捷、高效的陆空两大通道,已经为西安面向“一带一路”开展合作带来了成果。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全市进出口贸易总值1547.5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84.4亿元,增长42.9%,占比31.3%。
数据上的高增长,不仅让西安外向型企业看到了参与“一带一路”所蕴藏的发展机遇,也让欧亚国家看到西安的通道枢纽优势,为后续更多项目的合作奠定基础。
种种迹象表明,当下的西安,迎来了扩大与欧亚国家合作的最好契机,而即将举办的第十届欧亚经济论坛,将是决定合作广度与深度的关键“一战”。
这也向作为主要筹办单位的西安市博览事务中心(欧亚经济论坛秘书处)提出了需要突破创新的要求,把这场盛会办好的同时,办出新意,办出水平,办出成果,相信筹划许久的西安市博览事务中心能为西安带来新的惊喜。
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