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商务部等13部门研究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7月12日对外发布,提出到2025年,在全国有条件的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开,推动多种类型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在改善消费条件、丰富居民消费业态方面,提出在居民“家门口”(步行5-10分钟范围内),优先配齐购物、餐饮、家政、快递、维修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进智能零售终端,让消费更便捷;在居民“家周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让消费更舒心。
补齐“一菜一修”。支持菜市场(菜店)标准化、智慧化改造,拓展服务业态,提升环境、卫生和质量,促进放心消费、惠民消费。规范有序发展集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于一体的社区工坊,明码标价,提供平价维修服务。
计划还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政策保障方面,提出将超市、便利店、菜市场等纳入保障民生、应急保供体系,将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等纳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微利、公益性业态给予房租减免、资金补贴等支持。鼓励探索社区基金模式,规范运营管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按相关规定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政策。
记者从商务部获悉,截至2023年6月底,前两批80个全国试点地区积极拓展便民生活圈覆盖范围,累计建设2057个便民生活圈,服务社区居民4201万人。
7月11日 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西北片区现场会 暨陕西省工作推进会 在西安举行 据悉:目前,我省已创建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5个、省级试点城市1个,试点城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西安、渭南、宝鸡、铜川、汉中5市为国家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咸阳市为省级试点城市。6个试点城市共建成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0个。
我省坚持把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作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建立省级便民生活圈工作联系机制,落实专项资金,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范围,不断满足居民生活和服务消费需求。今年,省级财政新增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专项资金5000万元。2024年,将在全省各设区市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下一步,我省将采取3项举措高质量建设以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重点的城市商业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工作责任,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品位步行街、夜间经济区等重点项目一体化推进,进一步畅通城市商业内循环。二是实施国际消费枢纽建设和消费升级提质工程,支持西安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西安、宝鸡、延安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用好消博会等产销对接平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是进一步补齐业态短板、提升商品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