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记 陕西知青纪念上山下乡55周年【严建设】 2023年06月11日 Sunday晴
早上接到汉中大哥信息,邀约去汉中四川一带避暑。考虑15日有个宁夏固原的活动,则婉言谢绝。待活动结束再去汉中。前日清涧县白总邀约去榆林,因当时在华严寺未能成行。其每每邀约都是说走就走,车子等着立即出发。
榆林、汉中暂时未能成行。一看天气晴好,则邀约家姐同去郊游,在兴庆公园东门接到,车子往终南山行驶,半道上听家姐说今日王农组织的老三届知青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聚会,则掉头前往,很快到了太华路。进园后停好车子,远远一看,其规模很大,老照片展板大致100多个或许更多,但人较少,有些老头老太们吹吹打打。则驱前拍了些照片留念。那些老照片是纪念一段难忘的历史,应该搞个展厅。
旋即发了视频:为了忘却的纪念。陕西知青纪念上山下乡55周年图片展,陕西后知青时代回第二故乡摄影展暨改革开放45周年,1968~202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5周年纪念活动,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办。祝圆满成功!
景区内有老人钓鱼,年轻人锻炼,孩子玩耍。听得到布谷鸟熟稔的叫声。远远有人笑吟吟跟我招手,遇见王农。我很多年未见他了,印象中最后一次联系,也属十几年前的2010年,他们老三届集团,当年要在华县区域的黄河边,搞个纪念杨虎城将--军麾下17路军800壮士跳黄河的纪念碑,被当地相关人员阻止,不知听谁说我认识当地的领导,希望我能沟通当年的华县县委书记杨森明,实则我当年也不过见过一面,感觉是件还原历史之大事,是件好事,还是帮他联系了,亲自拨通了杨森明的电话,沟通此事,也得到了当地的首肯。然后就再没联系了。一晃13年过去了。估摸王农早忘了此事。看展板的有些老人,步履蹒跚目光游移。这么多年,有些老人过世了,知悉当年上山下乡真是状况者愈来愈少了。毕竟我们都奔七奔八了。也有坐轮椅、扶着拐杖来的。实则老同学多年未见,来了即使见面了有些人也认不得。王农也曾是老三届上山下乡知青,现担任西安中洲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西安中洲节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梓秀苗木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法定代表人。相叙中,说自己动过几次手术,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
辞别王农后,我们去了曲江吃了赵勇利烤肉。门庭若市生意甚好,可能主要是西安的几乎所有餐厅午餐不卖烤肉,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现在西安的景况真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市政建设鸟枪换炮了。行驶过城东北角的立交桥,当年是一座小石桥,巨大石板缝隙看得到下面的铁轨。当年火车从桥底下隆隆驶过,浓厚的白烟弥漫了整座桥遮挡了整座桥。姐姐说当年,也就是1968年12月,她随38中学上山下乡,在太华路38中操场乘坐大巴去岐山县胜利公社红光大队4小队。当年有好几个人送他,有母亲、有她的同学黄秀花和史爱玲,还有睦邻韩小鹏。司机可能看我小,把我轰下了车,然后满载知青和家属的大巴驶出了30八中,驶过了那座桥要进城去,要在大街上省政府门前走一圈,在钟楼下要绕一圈,然后他看见我跟在车后边追着跑哇哇的哭,心里非常难受,也是泪流满面。这件事情我记得清清楚楚,为此还曾经写过一首诗《我的别离之曲(节选)》:
那是个飞沙走石的阴霾天, 在故乡郊野38中学校门前, 我看到许多衰龄的家长, 还看到许多惆怅的泪眼。 我忍不住登上了送别的大轿车, 司机却无情地瞪起了牛眼。 我恨他撵了我下车, 我更恨他载去了我的姐姐。 在引擎呜呜响起的时候, 我不觉已朦胧了泪眼。 我跟在车后紧追而去, 在风尘中看到姐姐泪流满面。 我追出校门与桥头, 直追到寒波潋滟的护城河边。 我看到车影的逐渐消遁, 我茕茕孑立把姐姐呼唤。 我呆呆地望着车尾扬起的尘烟, 幻想哪里是姐姐插队的终点? 我要沿着这条大路走下去, 汽车走一天,我走100天。 冷风吹乱了我的黑发, 清泪飘洒在我的襟前。 我望着石桥下无情的逝波, 一段历史被人们淡忘了,是1979年元旦的知青集--会大--游--行,为此我曾写过一首《知青的歌(节选)》 他们并不想发财, 他们并不想当官, 他们需要敬畏的书记大叔, 不要再伸出手来, 来勒索妈妈辛劳的血汗。 然后把眼睛笑成了一条线。 他们曾幻想春风, 去拭干慈母的泪眼。 但经常必须要欣赏的, 却是所谓民兵同志的嘴脸。 那一伙横行的好汉呵, 把眼睛瞪得象两颗鸡蛋。 他们要铝饭盒子—— 换掉粗瓷的老碗! 他们不需要淘气的老师, 对他们把脸一板: 说:听领--袖的话 乖乖地去煅炼。 他们倘饿得打颤, 就想煮一碗捞面。 但对于神密的招工 则只许望洋而兴叹! 倘无有“西凤”和“牡丹”, 鬼岂能推着磨转? 但对于梦想的招工, 却终于很有些愕然: 在光荣的上山下乡之际, 并无有见过政审、体检, 以及那张庞大的考卷?1978.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