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年七月份,我们黄崖窑500亩的油菜花竞相开放,放眼望去,流金溢彩,绝美如画,吸引很多游客过来打卡。”鱼河峁镇镇长高强介绍。 榆林市鱼河峁镇黄崖窑村多为山地沟壑,为了改变人居环境,提高居民收入,黄崖窑村通过平整土地、建景区、治生态,改旧居、逐步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和生态综合治理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农旅融合 吸引十里八乡客 500亩的油菜花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游客观赏拍照,但仅靠油菜地却远远不够。 为此,黄崖窑村完善了水上乐园、观景台、风车长廊等休闲娱乐设施完善观光服务,并依托石山创新打造长580米,洞宽5米,高8米的冰洞康养旅游项目,将冰雕艺术、冰洞康养和璀璨灯光秀完美融合,成为了极具特色的夏日避暑、冬季赏冰旅的旅游新地标。 “我们还升级完善‘农家乐’、时令水果采摘、农村电商等配套设施,赋予冷链仓储和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逐步将黄崖窑打造成民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康养一体的‘黄土高原生态文化旅游名村’。”高强说。黄崖窑村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带动全村40多人就业。
生态治理 打造绿色宜居村 乡村要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黄崖窑村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突出“重林、造林、育林、用林”四个关键环节,依托丰富的林草资源,重点培育形成了山地林果产业、现代旱作农业、绿色生态养殖三大主导产业,建成1200亩山地苹果种植基地,种植生态林和经济林5300亩、中药材1200亩。 “我们山头的绿植不是草,而是一棵棵挺拔的树。通过林果带动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高强指着眼前的山林介绍。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农作模式,黄崖窑村大力推广“沟道坝蓄水+光伏发电提水+土工膜窖高位蓄水+膜下滴灌补水”的“四位一体”集雨补灌技术,实现了春季播种期保苗、干旱季节保命、拔节抽穗期保收。同时进行地膜回收补贴,减少地膜污染,做到绿色发展。 目前,已打造集中连片的千亩旱作农业示范园,种植谷子、黑豆、高粱等农作物,全年产量达 270万斤,特色小杂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通过植树造林发展林果经济,整合土地建景区打造美丽田园,黄崖窑村正朝着黄土流失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绿色美丽、生态产业厚积薄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不断迈进。 如今,黄崖窑村已形成“党旗飘”“苹果红”“油菜香”“生态美”的鲜明地域特色,成为乡村振兴和生态综合治理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