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1世纪以来,乡村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乡村儿童的娱乐时间、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了。留在乡村的儿童玩伴越来越少,在“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学生放学后往往就是待在家里。乡村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的体育、音乐、美术教师,很少组织相关文体活动。一些留守儿童在感情上比较孤独,智能手机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种乡村儿童丰富多彩的课后生活场景已经淡出我们的视野了。 留守儿童沉迷于手机,已成为当前部分乡村面临的共性问题,亟待引起家长、学校和全社会的关注。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国家新闻出版署也曾下发通知,要求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娱乐活动问题,专家建议,乡村学校要加强文体教育,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娱乐场所;多组织读书会、兴趣小组、健身俱乐部等,引导学生开展健康的游戏活动,增加学生在校娱乐时间。村集体可通过建设阅览室、篮球场、乒乓球台等可供青少年活动的场所,组织一些文体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减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同时,这也会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