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大明宫里修文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寒假已经到来 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迎来了 一批批“小小考古家” 他们手持探铲、在小小探方中 发掘历史文化 在修缮“文物”的过程中 他们寻着考古家的路线,感受知识的力量 读万卷书,学习在窗外 行万里路,世界是教材 这个寒假期间,大明宫和兴庆宫内的特色研学游 以文化体悟历史 带给你别样的新奇体验
学习·考古科普part
在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 一个个被“解构”的建筑面前 伴随着孩子们的惊呼声 一次关于考古科普的沉浸式体验 就顺利开启了
走进大明宫考古探索中心 带着“考古是什么?” “考古人的背包里有哪些工具?” “田野考古的步骤有哪些?"等疑问 求知若渴的孩子们 将在这里获得关于考古与发掘的相关知识
“小小历史迷”们站在 多元的互动体验装置前 一窥千宫之宫的面貌 在发掘柜台前 他们戴手套、拿手铲,探寻“时光碎片” 剥去浮土的“文化之瑰”悄然复现 在考古家的背包里 他们耐心寻找 用作答一窥文物发掘的“工具箱”
在这座2100㎡的展厅中 孩子们手握探铲,沉浸感触地下的历史遗存 他们小心翼翼地拼接 一个个“文物”被修复还原 在交互装置上 壁画栩栩如生,诉说唐时建筑的基本着色 动动手指,含元殿的恢弘磅礴 在手中的“魔法棒”下着上“亮色” ……
拿手铲、发掘文物 拼碎片、细心打磨 “小小考古家”们体验了考古家的日常生活 在每一份期待中 将知识与童趣融为一体 在逼真的“模拟探方”中 这些“考古家”按照展厅当中学习到的考古知识 以专业的考古流程和规范“实地发掘” 进行一场富含乐趣的自由探索
文物出土!修缮工作可不能少 “在大明宫里修文物”可是研学活动中的重头戏 在文物修复中心 一个个“精工巧匠” 将结合自己对文物的探索与理解 清洗、粘结、补缺、打磨 …… 在对考古工作的见证中 在对文物发掘与保护的过程中 以历史为窗口 以研学为方法的特色研学模式 带给孩子们别样的精彩
寻觅·传统文化part
熙熙攘攘地走进西安市唐少阳文化研究院 在兰亭营造工坊旁驻足 看着眼前的大明宫、大雁塔等 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模型 在“近距离”观察中 古建筑的各个部分及其历史文化娓娓道来
一侧,名为“跟着唐诗游长安”的墙面上 一个个篆刻着 “永嘉”“东市”“安邑”“政道” “延寿”等文字的木质小板 在“晨、钟、暮、夜”的时间划分中 在风景名胜和诗词歌赋为线索的布局中 唐代的兴衰发展映入眼帘
穿过研学长廊 形式各异的手工泥塑 样式多元的文创产品 类型丰富的航模陈展一一“登台亮相” 孩子们在这里举办的公益活动上 提交“童心”作品,放飞心中的小小心愿
在大明宫的研学产业布局中 西安市唐少阳文化研究院的 “长乐未央大唐家风馆” 携手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智库资源 将在生动地讲解中 培育和弘扬的好的家风家训
历史上,唐玄宗以后时期 少阳院专做为太子的起居学习之所 如今,这里也成为了孩子们感悟优秀传统文化 体会良好家风的“少年宫”
体味·三彩文化part
在位于兴庆宫的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里 约4000多件唐代宫廷生活、唐三彩 和唐彩绘陶俑展品 点亮了孩子们发现美的慧眼 瞧!天王俑、仕女俑等 一个个富有文化韵味的“活化石” 将历史讲给你听
你一定不敢相信,博物馆里也能玩推理游戏! 在这里,以唐三彩作为线索的 推理游戏令人兴趣大开 趣味性十足的唐三彩表情包 让文物“活”起来
来到这里,以巡游唐三彩艺术博物馆为主动线
结合观赏+授课的多元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研学之旅即将开篇
探索·沉浸心灵part
探寻知识是研学的目的 获得沉浸式的学习方法更是难能可贵 在皇家御苑兴庆宫里畅读 必定是一份难忘的心路历程 来樊登书屋 学习、回味、感悟 一场“轻疗愈”的读书part等着你
来这里读书 氛围感、环境感与沉浸感拉满! 在墨香四溢的浓厚氛围中 不同身份的阅读爱好者 因共同的爱好相会于此 时空的轨迹就在这里交织 打开⼀本好书,内心不由平静 任窗外云卷云舒,我有书香作伴 在素笺墨香的殿堂中 浣洗一身疲惫 完成了一场心灵的疗愈
在确定与不确定性的徘徊中 从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走来 置身这座“轻疗愈”的精神氧吧中 明智者读文史发展 沉思者看社会变迁 从文字,到脉络;从世界,到方法 不同声音里 一份回味无穷的精神part就此开启!
这个放飞心灵的寒假里 “文化唐宫”邀请意在徜徉知识海洋的孩子们 踏足这些未知的旅途 探索历史与文化等领域的奥秘 在“研学”和“游玩”之间 以最大的知识能量“智”启新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