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茶话古城] 线网再加密 全城若比邻 轨道交通助力西安城市发展提速

3999 1
发表于 2022-12-30 10: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地铁?需要经常往返西安市灞桥区与高新区的市民陆泰浩坦言:“当然是‘快’,乘地铁全程一个小时、一线直达,地铁用它的速度为乘客省下太多时间。”
“我认为是‘畅’。”市民王哲从事销售行业,奔走于全城的他解释道:“以前跑业务,很难确切把握路上的时间,一遇到拥堵更是耽误事,如今只要坐上地铁,心里就踏实了,说几点就是几点,而且站内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也让我们乘车更加畅行无阻。”
资深地铁迷张先生也有不同的体会,“是‘变’,很多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如今都由地铁串联起来,大家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仅是个人,西安这座城市也在地铁的不断延伸中迎来一次次蝶变。”
2022年12月29日,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正式开通初期运营,新线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我市轨道交通网络功能、提升区域性交通枢纽配套能力、落实城市总体规划。
亮点颇多 新添东西骨干线路
开通初期行车间隔最小、换乘站点最多、首座三线同厅同台换乘、首座暗挖车站、首条结合文物保护设置文创展区……在已经实现八线运营的基础上,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仍用多个“最”与“首”为市民群众带来不少惊喜,这背后是西安地铁便捷乘客出行、服务城市发展的初心。
作为既有线的延长线路,6号线二期为了与一期运营服务水平保持一致,开通初期最小行车间隔便达到3分01秒,高效服务沿线市民出行。在换乘方面,6号线二期开通后,全线共设换乘站6座,分别为纺织城、咸宁路、大差市、钟楼、西北工业大学、科技路,可与地铁1、2、3、4、5、9号线实现换乘。其中,纺织城站将实现1、6、9三条地铁线路在同一站厅同一站台平行换乘功能,极大便捷乘客出行。
市民陆泰浩终于盼到了家门口新线的开通,家住灞柳二路的他经常需要前往国际医学中心,“记得6号线一期开通前,第一次去国际医学中心,路也不熟,从郭杜出发都用了快一个小时,之前一期开通后方便不少,这回二期一开通,更能节约不少时间,从家出发乘9号线只要两站就能到纺织城站,再换乘6号线便可一站直达,几乎实现零换乘,全线大概只要64分钟,突出一个‘快’字。”
方便市民、服务城市的理念不仅体现在通车后,也贯穿于施工中。6号线二期广济街站位于西安市核心城区,道路交通繁忙,地下管线众多,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交通的影响,车站采用全暗挖PBA工法施工,采取“先做顶,再做底”的技术措施,克服了众多施工难题,这也是西安地铁第一座暗挖车站。
提到西安,总绕不开历史文化名城的话题,6号线二期选取大唐西市站、钟楼站、交通大学·兴庆宫站分别通过数字影片、图文展示、3D展陈等形式打造了融合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时代精神的主题文创展区。在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西安市轨道集团创新在地铁钟楼站换乘通道内设置了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区,将在换乘通道内发掘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就地保护展示,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通过对古井遗址实物的还原保护,在展现西安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加强和促进了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耕耘不辍 织密轨道交通线网
年关将至,气象万千。西安市轨道集团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决胜冲刺,西安地铁各在建线路开足马力、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日前,2号线二期南延段最“难啃的骨头”何家营站完成了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全线也实现“洞通”目标;1号线三期全线实现“长轨通”;10号线车站全面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如今6号线二期开通,我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圆满完成收官之战,意义非凡。
西安市轨道集团以“建设全国一流地铁”为目标,不断编织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拉大城市骨架畅通城区主动脉,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升级,让市民乘客早日共享地铁建设成果。
西安地铁首条线路2号线于2011年建成通车,西安也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内第十个开通地铁的城市,并正式步入“地铁时代”。而后1号线与2号线在北大街换乘,形成了地铁线网的十字骨架;地铁3号线拔地而起,打通核心区域大型商圈,是西安真实意义上的“黄金干线”;4号线织就“两横两纵”轨道交通网络,让市民出行大幅提速,西安地铁跑进“第一个100公里”;5、6、9号线三线齐发,西安地铁大跨步进入“第二个100公里”,带动沿线人气聚集和产业升级;14号线牵手机场城际线,打造国内首条智慧线路;6号线二期工程“一线牵东西,全城若比邻”……目前西安市轨道交通已实现八线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279公里。
提质增效 提升市民出行效率
西安地铁自开通以来,全面落实“地铁所至、爱心相随”服务理念,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品质,向社会公开并兑现服务质量,秉承安全、准点、舒适、快捷的服务宗旨,全面贯彻“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自首条线路2号线开通以来,西安地铁先后调整运行图139次,编制发布列车运行图529版,线网最小行车间隔已压缩至2分15秒,最高日客运量达448.21万人次,累计运送乘客超过60.6亿人次,运营服务时长、线网客运强度等主要运营指标处于全国前列,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50%,地铁真正延伸了城市的生活空间和人们的出行品质。
十余年间,西安市轨道集团把握品质提升动脉,科技赋能、创新举措,用心用情为乘客提供精准精益服务。西安地铁创新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地铁APP互联互通、全网电子支付、扫码过闸和“刷脸”乘车功能,推出智慧票亭、智能客服、智慧安检,提升乘车便捷性和安全性。着力打造“Ai畅行”服务品牌,开展让爱先行、文明出行、微笑随行等10个系列32项服务提升活动,活动聚焦文明出行宣传,孕妇、残疾人、儿童、考生等特殊人群服务,在十项爱心服务举措、地铁排队日、彩虹指引条、特色服务队等传统服务举措基础上,新增34条列车文明引导广播,创新推出特色广播、静音车厢、文明大使宣传、“糖来糖往”、长安E径等服务亮点,不断营造文明乘车良好氛围,关爱特殊群体乘客,改善适老化出行环境,持续提升现场服务水平,塑造优质服务品牌形象。
2022年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是二期建设规划项目的收官之年,也是三期建设规划高效推进的攻坚之年,更是四期建设规划项目的谋划之年。随着一条条新线路的落地,一项项新技术的应用,一个个新项目的拓展,高效快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体系必定带动沿线人流汇聚、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对全域综合发展和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阳光阳光 2022-12-30 13:40 赞同 +1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4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11000591 陕公网安备 61011302000104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