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大更新”中 城市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延续 在“微改造”里 金角银边的塑形拉升区域面貌 一年以来,大明宫遗址区 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 专注风貌提升,不断“更新”区域形象
作为城市发展中显而易见的“门面” 一个个品质提升工程 展示区域软实力,将城市的风貌与界面汇藏 年末第三站,跟随千千 一起盘点城市品质建设的“重头戏”
小“提升”带来新面貌
一草一木、一步一景。在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的城市环境建设下,大明宫遗址区逐渐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环境新形象。
今年以来,结合城市环境品质建设要求,大明宫遗址区完成了拾翠路沥青路面的提升改造,并对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银汉门与右银台门广场进行品质提升共约50000㎡。
3月初,大明宫遗址区拾翠路上发现了路面表面老化、面层脱粒、开裂及反复行车作用下出现车辙等情况。在收到市民反馈后,大明宫遗址区第一时间实地勘察,对路面情况进行初步确认。
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经过路面修整、马路道牙、路面井盖重装、沥青路面压实等紧锣密鼓的工作后,平坦、开阔的拾翠路重新投入使用。
此后,作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周边的“西环线”,这条北起玄武路,南至自强东路的城北重要干道——拾翠路,继续为锦园新世纪、东南小区等周边居民带来脚下的便利。
城市形象革新的“毛细血管”在于路面提升,绿色、低碳的道路面貌品质提升,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的基础。
作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重要出入口,今年以来,大明宫遗址区还完成了在银汉门与右银台门广场等区域的透水混凝土路面提升改造工程。
如今,在银汉门与右银台门广场处,平整干净的广场路面、蕴含“花园城市”生态理念的透水系统,均为进出公园的来往行人,带来大明宫内环境优的鲜明感受。
在大明宫遗址区上空俯瞰,一条条快速路连接起城市四方、一圈圈路网为区域发展架梁。以加速推进城市道路升级,全面拓宽城市交通路网为目标,大明宫遗址区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品质。
今年以来,作为大明宫遗址区内的便民路,凤城一路(永庆路-红旗铁路专用线段)、紫薇东进南北规划路(凝合路)先后顺利通车。
△凤城一路(永庆路-红旗铁路专用线段)
△紫薇东进南北规划路(凝合路)
年末虽至,建设却依旧在快车道上加速前行。其中联通北二环、东二环路网格局的凤城四路以南东西规划路(先锋南北二号路-御井路)正在进行红旗铁路专用线-经九路段的建设工作;玄武东路(红旗铁路专用线-经九路)则正在推进剩余346米道路建设。
如今,大明宫遗址区内已经形成了由凤城四路、北二环和自强路与南北穿行的东二环、太华路、未央路共同形成了大明宫遗址区“三联三纵”的路网格局。
而贯穿着“城市更新”理念,大明宫遗址区将加速织密道路网格,形成“多位一体”的路网格局,为区域发展带来活力,为城市更新提供发展之基。
“微改造”凝聚“大生态”
以城市更新的宏观、微观两大维度为视角,以大遗址保护利用为主,城市金角银边的“多元化利用”为辅,大明宫遗址区形成了在“大更新与微改造”相辅相成发展的模式。
在常态化“微改造”工作当中,大明宫遗址区立足“生态+”理念,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遗址区风貌。
作为“城市容颜守护”的常态化工作,大明宫遗址区31条道路的绿化养护包含了修剪整形、喷湿浇灌、搭建防晒网、病虫害防治、补栽补种、清扫保洁等多项内容。
在养护细节上,大明宫遗址区精耕细织,为了防治病虫害对植被的影响,养护工作者对出现不同情况的病虫害使用修剪、打药等方式,将隐患“除早、除小、除了”。
在景观提升方面,遗址区在“微改造”方面也不断发力。城市景观提升方面,在八府庄一坊、八府庄二坊及含元北路三条道路上,大明宫遗址区完成了约6300㎡的景观提升工作。
围绕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塑形,遗址区内已经形成了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为核心、4个口袋社区公园、30余处共计20余万平方米的绿色道路景观、1处老年文化活动驿站和1个国际颐养社区组成的生态休闲聚落。
时至今日,大明宫遗址区“一核两轴多点”的绿色发展模式已惠及遗址区内的千家万户。走在蔓延不尽的绿色中,人们均会感受与城市的生机交相呼应。在每一条道路上,也能够感受到步入城市“绿肺”般的新鲜感
一直以来,以“提升城市风貌”为目标 大明宫遗址区 真抓实干、细抓巧干 持续开展城市品质提升工作 进一步美化大明宫遗址区发展空间
未来,在“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下 大明宫遗址区将 以优秀的公共服务力促进城市更新 以优美的发展“软环境”提升区域品质 将为营造生态、多彩、靓丽的区域风貌 贡献大明宫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