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偏殿”里的大遗址保护故事同样耐看

3103 0
发表于 2022-12-14 14: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get?code=OGMzZjkzODQ0ZDk2NjE0MTg4NWFjZDExNmJmMmM0ODUsMTY3MDk5Nzc0OTE5Nw==.jpg

大明宫里有三大殿
唐代以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为中轴
组成了外朝、中朝、内朝的政治格局
但自安史之乱后
这种格局发生了改变
“延英开对久,门与日西斜”
一座“偏殿”正在雄起
他的政治地位逐渐超过了三大殿
成为中枢决策和国家政治的中心
并形成了心腹重臣才可以参与的
“延英召对”
今天,我们一起在“古往今来”中
探索延英殿的前世今生

古·窥见中唐复兴


“偏殿”有多偏?
唐朝的史志中
关于延英殿的位置
修建时间等问题的记载
或各持一端或语焉不详
致使后代历史研究学者
和考古工作者众说纷纭

get?code=MWIyM2Q5MTg0MDkzN2EwOWYzOWY2ZDJmZjdhOTU2ZjUsMTY3MDk5Nzc0OTE5OA==.jpg

杨希义先生在发表的
《唐延英殿补考》一文中认为
延英殿于唐高宗龙朔二年
修建在紫宸殿以西
而这座修建于高宗年代的宫殿
在肃宗时才活跃于史书之上
相差近100年

get?code=ODA4ZjJhNDJiYTIxZGQ3NTc3ZjJmZDYxMWYzZWMwZWYsMTY3MDk5Nzc0OTE5OA==.jpg

“偏殿”有多重要?
皇帝在延英殿召见群臣始于肃宗时期
其发展成为皇帝召对宰相
共议国事的一种制度
应始于代宗即位之初

get?code=YjY0MjRlYzgyNjI3MmI2NTJkMmJlNjU5MTZjMmY0MmYsMTY3MDk5Nzc0OTE5OA==.jpg

宰相议事的政事堂设在中书省
出中书省,北入延英门
就可到达延英殿
当时名臣苗晋卿
时至暮年,行走困难
唐代宗便在延英殿召对
以示优礼
后逐渐演变成
皇帝与重臣商议大事的场所

get?code=NzhlMjY0NmU3YmNjN2FlNmNmMjM2MjhiNGQzNDRlYTQsMTY3MDk5Nzc0OTE5OA==.jpg

“昨日延英对,今日崖州去”
作者白居易以参与延英召对
来类比皇帝的宠信
亦说明延英殿在当时的重要性

往·难寻往景真容


大明宫中轴线以外的宫殿
在政治活动中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且尤以紫宸殿西侧地区为集中
它们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延英殿的启用
诞生了新的听政制度
影响着唐代的视朝制度与决策形式
也反映了帝王听政活动在空间上的转变
目前,延英殿已进行了考古发掘和复原
这些进展更有助于
对唐朝历史和政治的研究
get?code=N2VmYjFmM2RmN2U2NTE2MDJhMTY3OTk3ZmI0NTY3ZTgsMTY3MDk5Nzc0OTE5OA==.jpg


延英殿的政治地位
一直延续至唐明宗时期
唐末帝清泰二年
宰相卢文纪请求恢复延英召对
但未得到批准
此后诸朝未见恢复过此制
这座富有浓郁政治色彩的宫殿
随着千年的时光消失深埋
直至1957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启动了
大明宫延英殿的考古发掘工作
在1957~1959年、1960~1961年
两次的大规模发掘中
这座宫殿才穿过风云尘土
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
get?code=OGYxNjk2MGI5MzM4ZjM4NjEwMTBjOGMzYWNhNzk0OTQsMTY3MDk5Nzc0OTE5OA==.jpg

由于延英殿的地面遗址受到严重破坏
这两次发掘均未探明该殿的确切位置
便有学者根据文献记载
判断延英殿的位置
据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一书云
安禄山攻破潼关之后
玄宗的逃跑路线是“自延英门出”
如果延英殿在紫宸之东
玄宗自延英门而出
岂不是东向潼关自投罗网吗
根据史料考证和史志中
关于大明宫内位置分布
以及考古队两次的发掘结果
杨希义先生
在《唐延英殿补考》一文中认为
延英殿应在紫宸殿西南50米处
这一发现对还原
大明宫的建筑布局有所裨益

get?code=YWQ1NjEyNmYzYmZmMWJkNWIwY2RjYTZmZmM5MTM0NGIsMTY3MDk5Nzc0OTE5OA==.jpg
这座“偏殿”的考古发掘
还对后代学者研究
唐中后期的历史有深远影响
比如,唐昭宗天复元年正月丙午敕
“近年宰臣延英奏事
枢密使侍侧”
能与皇帝在延英殿议事的
都是心腹重臣
宦官却也参与了进来
通过宦官开始参与延英召对的现象
可分析出唐朝后期宦官权力日渐强化

今·一眼便是千年


岁月和战火
抹去了延英殿的大多痕迹
残存的遗址、不变的历史
大明宫正以科学的遗址保护手段
讲述过去的故事
进入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我们可以看到
一座如书本一样的建筑
竖立在延英殿遗址旁
这是大明宫遗址区
遗址复原展示的创新装置
通过它我们可以一眼千年
身临其境的体验
大唐宫殿建筑群的壮丽辉煌

get?code=NGVjYzQ4OGE5NDMyZjE1NDFjYmMxMGE0OWNjYzI4M2MsMTY3MDk5Nzc0OTE5OQ==.jpg
get?code=OWQwY2I1Y2QxOWYxY2JmOWI1ZjRkMjM3OWVmMGY3NDAsMTY3MDk5Nzc0OTE5OQ==.jpg

不止延英殿
在含元殿、宣政殿、望仙台
三清殿、大福殿中
我们都可以通过这个“神器”
沉浸式穿越盛唐

get?code=ZjI0YzBkMjhjZDQyMDYwOTljZjIwNTgwZTU0ZjgwNzAsMTY3MDk5Nzc0OTE5OQ==.jpg
基于国际公认的
“遗址之上不能复建”的遗址保护原则
及中国文物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大明宫遗址复原展示装置
以利用宫殿复原图的透视关系
与宫殿遗址重合呈现的方式
作为设计的基础逻辑
以“连接·盛世”作为核心设计概念
同时,双层的装置结构设计
还暗含了古今握手、链接盛世的意义

get?code=ZGM1ZGRjMWRjYzViZDc5OWY3NmY2MGUzM2FmZDUzMjYsMTY3MDk5Nzc0OTE5OQ==.jpg
长期以来,大明宫遗址区
都非常重视遗址保护展示工作
统筹谋划遗址保护展示系列工程
探索遗址+历史+文化+科技+体验
活化展示方法
展现遗址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把大明宫的研究成果
运用数字记录与处理
数字再现和虚拟展示
数字修复和保存技术
让文物“活”起来、“动”起来
让观众“爽”起来
让世界感受到更加立体、鲜活
蕴含历史底蕴与时代精神的盛唐文化

get?code=ZjhkZWRlYzdhMDZkYzFmY2U3OWYxODA1MzFmZjFiMTcsMTY3MDk5Nzc0OTE5OQ==.jpg
未来,作为世界遗产的守护者
和文化复兴的推动者
复兴盛唐繁荣
观承国际西安
大明宫将以“遗址让城市更美丽
遗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在丝路起点
创新出具有大明宫特色的
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模式
成为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典范

get?code=NTU1YzE2MjZhMGNmZGJmMWU2ZTY0YmFhYjBjYTUxOWUsMTY3MDk5Nzc0OTE5OQ==.jpg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