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佳
脱贫先立志,人勤有盼头。这句话是对祝安宁家近几年生活变化的真实写照。
10月23日,蓝田县玉山镇刘寨村的天气特别好。正在自家门口晒太阳的60岁村民祝安宁高兴地说:“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如今的好日子我想都不敢想。”
扶贫扶志一心摘掉“穷帽子”
祝安宁一家四口,哥哥和爱人残疾,上学的孩子还小,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他一个肩头。靠种地养活全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家里没有像样的家具不说,连房子都是危房。
脱贫攻坚工作开始后,经过村组评议,祝安宁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脱贫攻坚政策,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他家不但很快摘掉了“穷帽子”;因为祝安宁勤劳肯干,他家还被评为“励志贫困户”。
“之前的土房,地势低,加之年久失修,一下雨,水直接往里灌。”祝安宁回忆说,结合他家的实际情况,村里帮他争取到5万多元的危房改造资金。有了这笔钱,祝安宁通过卖余粮、向亲戚朋友借等方式筹款,在大家的帮助下,终于盖起了新房。
“以前的日子真的太难了,家里负担重,咱又没有一技之长,我就把别人不种的地都种了,凭吃苦卖力挣钱。”祝安宁说,多亏了扶贫好政策,否则我这辈子都盖不起新房。
振兴振业好日子更有盼头
2020年,祝安宁的女儿考上了大学。“孩子上学有助学金,学校还给发补助。”祝安宁说,2个月前,哥哥去世了。我和娃他妈有低保,医药费还能报销。现在他就盼着娃早点大学毕业,他们家很快就能大变样了。
“现在的收入够我们花了。”祝安宁说,每月除了1800元补助,他在离家不远的苗木基地打工,还能挣2000多元。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用发给脱贫户1万元的产业资金入股了一家企业,这块儿每年还有一些分红。
祝安宁的妻子虽然残疾,但她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厨房的灶台和案板干净整洁,新房子向阳,没事,她最喜欢坐在门口晒太阳。看着妻子享受的表情,祝安宁动情地说:“之前,逢雨我最担心房塌了,她咋办。如今只要看到她坐在门口晒太阳,我就很踏实、很舒心。”
在乡党们的眼里,祝安宁是勤快的大好人。村里,谁家有事要帮忙,他都去,而且每次都是去得最早、走得最晚、干活最卖力的那一个。面对乡亲们的赞扬,老实憨厚的祝安宁说:“我家脱贫全靠政府、工作队和乡亲们帮忙,人敬我一尺,我就要敬别人一丈。”
“昨晚,娃还给我们打电话了。”祝安宁告诉记者,电话中,远在长春上学的女儿叮嘱他们要注意身体,别舍不得吃。她学的电子商务,就业应该不难。等她毕业了,一定要让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换个活法。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使命变了,但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谋福利的想法没有变。”西安报业传媒集团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任荣利说,扶贫扶志,脱贫攻坚,刘寨村一个都没少;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刘寨村村民们更有盼头了。
来自: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