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吾卫千宫 | 从麟德殿打开大遗址保护的故事

4252 0
发表于 2022-10-27 16: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传,唐高宗在太液池散步时
曾发现一处“印记”
经探究发现
这“印记”,竟是“麒麟”的指印
此乃古代“瑞兆四瑞”之“大瑞”
唐高宗便“顺承天意”将年号改为“麟德”
并在“印记”处建造起一座宫殿
“麟德殿”就此诞生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麟德殿的诞生虽极具神话色彩
但借由这些珍贵的遗产
我们才得以徜徉历史长河
饱览文化盛景
今天,我们一起在“古往今来”中
探索麟德殿的前世今生

古·初始大唐风貌
麟德殿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
修建在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大台上
宫殿总面积占地超过五千平方米

整个宫殿由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构成
因而又被称为“三殿”
前殿是皇帝举行大宴的场所
中殿为供皇帝使用的场所
后殿是侍从、宫女们休息的地方

get?code=OWE1NjVlOTY0ODQzODdmNWNhOTViZDFiODUzODI2MjgsMTY2Njg2MDg2MDA5OQ==.jpg

“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
麟德殿坐落于右银台门内
太液池西龙首原高地之上
可俯瞰太液池、蓬莱山
及周围殿阁亭廊的优美景象
是款待外国及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来使
接见前线功臣、举行大型宴会、
观赏乐舞、主持三教讲论的重要场所

get?code=ZjVlMWMyM2U4MjFiYTQ2NTU1MDZlZjg1NWE1NzY5NWUsMTY2Njg2MDg2MDA5OQ==.jpg

大唐经济繁荣,海纳百川
引得万国来朝
而麟德殿作为大唐的“国宴厅”
自然是峻宇雕墙,桂殿兰宫
不仅外观富丽堂皇
更有千门万户之势

get?code=OWExMDZjMzJmNzUxMzQzZjkxNzcxNGQzMGU0Nzg3OTAsMTY2Njg2MDg2MDEwMQ==.jpg


唐代宗曾在此宴请将士3500余人
殿前还可击马球
可见其面积之大
麟德殿也被称为唐代建筑中结构最为复杂
规模最为庞大的建筑群之一
一图带大家了解麟德殿有多大!

get?code=N2ZmMjEwNDQ0OTBiNDkxYTA3YzNkODFjOTVjOGZhMWYsMTY2Njg2MDg2MDEwMQ==.jpg

“大”建筑也藏着满满的“小心思”
在麟德殿遗址的栏杆上有一处缺口
虽说历经千年岁月洗礼,有缺口也不足怪
但令人惊奇的是,这缺口是建造时故意为之
这种做法在《营造法式》中
被称为“折槛”,也称“龙池”
汉成帝时期,朱云上书求斩佞臣
成帝大怒令人将其拖下去
朱云抓着栏杆继续上谏
直至栏杆断掉
后来,成帝也没有去修这个栏杆
以此提醒自己要虚心纳谏
“折槛”也随着这段故事流传了下来

get?code=MTU1YTFkMjVhOTcwY2IzODI0NDAwMDAxYTk0OWQ5MGQsMTY2Njg2MDg2MDEwMQ==.jpg
古代绘画作品中出现的“折槛”

麟德殿始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664~665年)
废毁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6年)
使用时间长达220余年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光启年间,沙陀军攻入长安
大明宫在这次战乱中破坏惨重
盛极一时的麟德殿就此湮没在历史的长河

get?code=N2QyNWFlY2NhZTViYjk3MjZhNGIwY2E5ZDFlYmQ0MGEsMTY2Njg2MDg2MDEwMQ==.jpg
麟德殿复原图


往·再现盛世麟德
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
流星划过天空
人们熙熙攘攘,历史滚滚向前
一千余年后
麟德殿的遗址已复垦变为耕地
当地村民不知道曾经的繁荣
只知道此地瓦砾较多,地质坚硬
不适宜农作物生长

get?code=YjhhOTUyYzY3NWEwOTQ5OWI1MThmMWQyOTRmZDU1MjEsMTY2Njg2MDg2MDEwMQ==.jpg
麟德殿遗址

1957年,考古前辈们对含元殿进行了详尽考察后
决定扩大发掘范围,对《长安图》中
大明宫西侧的麟德殿遗址予以全面的勘探
1959年,考古工作者一次发掘面积
达10000余平方米
既查清了遗址的基本结构和保存状况
也获取了大量的文物标本

get?code=OTEyNzA3ODFlZWVlOGQxNWIxYmIxYjcyNmIzZWZlY2IsMTY2Njg2MDg2MDEwMQ==.jpg
《长安图》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黑色筒瓦和板瓦、兽面纹砖
还有少量的绿琉璃瓦片
台基周围出土很多螭(chī)首石刻和石望柱残块
阶道铺有莲花方砖,散水砌以黑色方砖

get?code=ZjNmMjliYWIxZDgyYTUxM2YwODJmNjllYmZiYTBmNWUsMTY2Njg2MDg2MDEwMg==.jpg
兽面纹砖

get?code=ZDFiY2NjNWY5MmQzMmE4NzZlMWZkYTQwNDYzZDE1ZTgsMTY2Njg2MDg2MDEwMg==.jpg
花砖

从出土文物可知
屋面除用黑色陶瓦外,也使用了琉璃瓦
两层台基均安有望柱、构栏和螭首等装饰

get?code=ZmQ0MDJlZTE4ODNhZWY1OTc3YzY5YmIzY2ZhMDEyZDUsMTY2Njg2MDg2MDEwMg==.jpg
麟德殿出土的“螭头”

80年代初,国家文物局
实施麟德殿遗址保护(阶段性)工程
1984年至1896年期间
完成了前殿部分的保护工程
并初步整理近围环境
此后,麟德殿遗址对公众开放参观

get?code=MjhiNTYzY2MxZTMyYzk3NGQyMjVjYTE4ZWFkYTQ0YTcsMTY2Njg2MDg2MDEwMg==.jpg
麟德殿清剥铺地砖痕迹工作

2005年,国家文物局
实施麟德殿遗址保护后续工程
将遗址封闭保护在仿唐砖石砌体内
既隔绝人为和自然力的影响
同时又复原出遗址的整体布局
并通过展示窗揭露展示柱础
唐地面铺设等局部遗迹
使参观者能够深入了解遗址结构及其文物内涵
社会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get?code=ZmQzMzM2YjkwYzRiZTJmN2MwMDM4MjkxYWI2ZmYzZjQsMTY2Njg2MDg2MDEwMg==.jpg

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建成并对外开放
麟德殿这一雄伟建筑
出现在市民面前

麟德殿遗址保存较为完整,遗迹结构关系清楚
出土建筑构件标本丰富
是大明宫遗址范围内
保存状况最好的一处殿堂遗址
为唐代建筑学研究提供了
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和重要信息

今·守护世界瑰宝
一砖一瓦都是历史,一笔一划皆有故事
坐在殿前吹风,发思古之幽情
当你再次走过麟德殿遗址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的雄伟
“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的繁荣
大遗址就像是能见证悠久文明的现场
向来者“讲述”着过往与朝夕
让人们找到文化自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让历史文化更加开放包容

get?code=NmRiNTdhM2ExMDBiNWE4MzFiNDgzNjMyNDFjMjM3MTgsMTY2Njg2MDg2MDEwMg==.jpg

每一处大遗址
都承载着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
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更需要一代代人的坚守与努力
如今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体系》的指引下
大明宫人对麟德殿遗址
实施了科学有效的监测和智慧化管理
利用大数据支撑
坚持主动性保护、预防性保护
让珍贵的文化遗存能够更加健康
安全的展现给子孙后代

get?code=Zjc3NzM3ZTc4N2FlNTE3NDk1ZTY3MTRmNjNhMjlmN2MsMTY2Njg2MDg2MDEwMg==.jpg

get?code=M2QxNjc1OWJhNGM0YzljYjIyYWI1NGI5YWM1NzcyMmYsMTY2Njg2MDg2MDEwMg==.jpg

get?code=MDBjYTVhMWViZTU4MjdjZjRkZDYxZjQyMzU3NWM4MWQsMTY2Njg2MDg2MDEwMg==.jpg

在麟德殿的墙面上可以看到一些并不起眼的装置
虽不引人注意但却承担着监测及保护的重任
遗址守护者将这些肉眼察觉不到的
微小变化记录下来
再通过大数据精准预测未来趋势
提前介入科学保护

get?code=ZDdkMmQ1YWY1NDQyNmZkODU1NmNhNDRmMGIwZmEwZDYsMTY2Njg2MDg2MDEwMw==.jpg

针对自然因素影响
遗址守护者每天巡查防雨布覆盖情况
并使用遗址巡查相机
采集、存档遗址展示窗的温湿度数据
确保遗址处于安全的环境

get?code=ZmQ4Nzk3MjM2OGJmODE3ODY1ZTRjY2ZlMGY4Yjk2ZGUsMTY2Njg2MDg2MDEwMw==.jpg

如今的大明宫
以数据、系统、科学、
严谨、规范、高效的行动
树立起大遗址保护典范的标杆

get?code=ZTIwZTdkYTg2MmJkMjVkZDhhNzY3YWIwN2EyNDg2ODksMTY2Njg2MDg2MDEwMw==.jpg

未来,作为世界遗产的守护者和文化复兴的推动者
大明宫将以“遗址让城市更美丽
遗址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在丝路起点创新出
具有大明宫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模式
成为大遗址保护的国际典范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