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德才”服人属“文”治。以力服人属“武”治,做为管人的补充。工作目的,道理,过程均给下属讲明白了,下属也听明白了,但就是不听。或者那些“刺头”有背景,有关系,有能力的下属公开抬杠怎么办?这时,就要骂人了。否则,活没法干!再不听,就罚了,仍不行,换人了!就这几招。处罚下属,需要注意就是必须有规定,按规定罚人。否则,就叫“乱罚”“以罚代管”。
③威严和权威;威严和权威对管理者相当重要,威严就是不可侵犯,畏惧三分。所以,大多数管理者平时极少跟下属走得近的原因。因为下属对你不了解,所以,会有三分畏惧。不知你葫芦里卖什么药?当然会有些怕你了。权威:啥叫立威?“文”的权威,如下属处理不了的问题,你帮助他搞定了。下属、同事请教你的问题,你帮助他完成了。这叫文的权威!如果“刺头、抬杠”的能人,下属,同事公开叫板,怎么办?如果你是对的,按规定来办,对不听工作安排的下级,如果不会,就要教了,会了仍不听,就要骂了,不动的话,要罚了。这叫立威!如果管理者错了,哪就要认错。管理者或很多空降兵失败的根源就在威严和权威上失败。深层的原因,与老板的信任、授权和公司治理水平有关。中小企业这方面对管理者要求少,但也是最需要的。大企业对管理者要求高。因为挑人科学,严格的原因,往往这方面做得好。能树立权威威严的公司一般人事较强。比如,工资制度合理科学,人才市场或招人渠道好,容易招进人。所以,管理者就有底气管人。如果像一些民企,连人事部门或人事招聘专员都没有的中小厂。管理者根本没法树啥权,立啥威了!都是哄着下属去干活。从管理和用人两方力量对比来进行分析的威严和权威了。中小企业相当多厂是不需要威严和权威的。只要听话就行,不听话就哄着下属做。所以,此时,管理不成其为管理了。
④、沟通在服人中的作用;沟通能力对做管理的相当重要,如果做了多年管理,仍未学会沟通技巧,哪算未学到家了。全友教的“360度沟通”,意思是,上下左右全都要沟通到位。工作中,如何沟通?
A:一般中小企业,都采用口头报告,会说不会写,相当普遍。它的好处,及时。但它有坏处,就是出了问题难以调查,追溯,推卸责任。处罚时,个个说,他没给我讲,我不知道,查无实据。
B:所以,ISO里面要求“做你所说,写你所说,说你所做”便于查核和追溯;便于统计和分析,也便于管理者改善。所以,一般规范的厂的管理沟通,要求写报表,写总结和报告,就是这道理。
C:会议:开会一般是传递信息,安排工作,了解各部门问题,采用最普遍的沟通方法。我记得年轻时,台湾厂里:开会前,各部门经理均在会前半天专门会私下沟通:今天下午会议我提哪些问题,你提哪些问题,哪些问题不能提,这是经验了。否则,会挨老板骂、罚的!
D:邮件:台湾、香港厂最常用的沟通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发邮件时,直接要求跨部门,或安排下属做的事,发的时候是有区别的。跨部门的事需要知会CC给双方的上级。而安排下属的事,则不需要或视情况告知上级。上级有要求的需要告知,无要求的可以不告知。跨部门之间有问题,可以事先私下沟通处理,处理不了,方才报告上级。否则,两个部门头头不仅影响关系,还会出现吵闹事情出现。
E:QQ群,微信群:现在很多工厂会建微信群,便于沟通。需注意的是,跨部门的问题能私下解决的,尽量双方沟通解决。对方不理睬或双方分歧过大,方可放进群里。否则,也是吵吵闹闹。让上级出面骂人、罚款。影响两个部门团结。这就是沟通中的技术和经验了。老板也需要关注沟通和信息传递在你组织和工厂中的重大作用了。我曾见过,老板私下变更同下属谈好的待遇给付方式。结果,私下更改而不同下属沟通。导致,高管离职的。这就是典型的不会沟通的失败实例!
第五、领导;是指除开岗位上的硬性权力以外的力量。指的是软权力,个人魅力,个人素养,知识,眼界,阅历,个人成就,非同一般的见解等等。
一、领导力包括①识人能力;②危机意识管理;③制度与稽核管理;④目标与绩效;⑤文化与愿景;⑥精明授权。
1、识人:哪些人适合做什么?挑剔的人适合做品管,踏实的人适合做技术,灵活的人适合做业务,对数据敏感,实在的人适合做财务和仓管。服从性好,有能力,做多年的,会电脑的适合做助手。生存型的人努力埋头工作,发家型的人学习,学习再学习。发财型的人,寻找机会,没机会立即走人。
2、危机意识:如果厂里干得不好,马上会被炒掉,哪员工一定会认真做事。国家干部被农民投诉了,马上会被炒掉,我们国家也一定会管理得好好的。但问题是:为什么相当多厂里员工执行力差,不听话。根本原因就是没危机意识。原因是:工资没激励性,要么工资低,条件差。所以,导致无法管理人了。只能哄着下面做事。海尔有著名的“三工轮换”就是干部,工人,临时工可以互相轮换的。华为的淘汰10%末位制。这些机制让下面的人都感到有危机感适用于优秀的企业了。普通的企业连普通员工,管理都难请到,所以,也没法用危机意识管人了。
3、制度与稽核: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一般企业出过问题后,才想起来。要制定一个制度,来防止下次再出相同问题。比如,出到客户家的货常常出现安包装错漏装问题。大多数家具厂均会有。必须制定一个制度来控制!从包装清单,采购,回仓库,发料,包装,点数,零部件图,出货检验各个环节来控制。制度建立后,执行和检查就重要了。否则,制度就是白纸一张。稽核一般是正规的厂常常使用的管理手段。而中小企业很少使用,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使用此种方法会导致罚款,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出现。稽核,一是要有制度,二是要有检查清单check list.三是要有检查表,四是,检查结果需要有奖惩。
4、目标与绩效
对于工厂领导者来讲,每个月所有订单总和或者销售部门的各门店订货量总和就是目标。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需要分解这个总体目标到各部门。达成这个目标,奖励多少?达不成目标,差多少,扣多少。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它,我称之为绩效。很多工厂做绩效都用KPI(关键业绩指标)将员工,各级管理,技术的工资的20-30%拿来做绩效。真正有效的一般也是福利待遇较好的大中型公司有效。一般小厂有效性极低。
5、文化与愿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做事的方式,管理风格,组织管理的模式。包括:正确的判断,正确的裁判,正确的责任分界,尽可能处理好本职。
①一个工厂应有的企业文化包括:按时完成任务,手上的工作尽快丢出去,击鼓传花,破除拖的恶习。完成与未完成要回话,无法做要立即报告。叫“四小时复命制”“八小时复命制”数据说话,用书面文字的方式,老板,上级也有待你的跟催,追着不放。不要怕得罪人,保护敢说话,坚持正义,尊重事实的人,防小人,对阳奉阴违,流氓习气,山头主义要格杀勿论!破官本位,立事本位,对事不对人,对官更严格。破错误观念,文化越高,忠诚度越低。只要激励机制制定得好,啥人都一样。如华为。手下人有问必答,上司也应该有问必答。每一个报告,必须及时审阅批复或否决,每一个命令必须尽快回话等。
实际上,一个企业老总,老板经常要去做的一件事,就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②愿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意味着他有自已明确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或者至少有他自已的理想和追求。于是,给予员工明确的方向---职业发展的期望,未来成就的预期。就是愿景。这样的企业,现在中国目前存在的比例相当的少。一个企业里,稳定的中高层一向就是:“做多少事,拿多少钱”。而员工,班组长则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
有个故事,听了多年了。老板对下面几个主管说,过几年,我要开十个工厂,你们都有机会做厂长。这就是愿景管理最好例子。它的风险就是,过了几年,如果几个主管仍未当上厂长。哪老板的信用就为“零”了。所以,轻承诺,重于兑现。或者兑现所有承诺,是树立老板信用,权威的最佳方式。
6、精明授权:只有授权,才能让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得到延伸,只有延伸我们的能力和精力,我们才能做乘法。只果只是用我们自已的能力和精力去做事,那么这只是一种加法。
放权不是放任,这就是说,那无形的绳子不可没有。如风筝之不可断线,这叫“有所控制”。放权让下属发挥,自已给予跟踪。要求下属报告进度和结果。放权而不放任,其实质近于:事要让下属去做,但同时又需要把权留在自已这里,保留对事情的过问。
精明:精明的含义:大事不糊涂,小事也不糊涂。
精明=聪明+功利+进攻性+行动力 聪明=精明-(功利+进攻性+行动力)简化为:聪明+现实性=精明。聪明只是一种自然属性,精明才具有人性的色彩。
精明的基础-----把握人心的变化。利益划分,责任划分:人走茶凉,你把钱放进他腰包后,他的心态就会发生变化了。精明和机智之举是:就地结帐,款货两讫。
二、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就是:硬性权力,岗位带给你的生杀予夺的奖罚,开除的硬性权力。让下属畏惧害怕的权力。
2、第二个层次是:认同许可。是指被领导者自身允许领导者来对其进行管理。也就是一种人们在没有义务的时候仍然为领导者做事的状态。包括:宽容,尊重,领导人应爱护下属。
3、第三个层次是:生产成果。就是说的,当领导者带领下属成功完成一件事后,所产生的效应,带来的凝聚人心的力量。
4、第四个层次是:人才培养;领导力还体现在对周围人才队伍的培养方面产生作用。
5、第五个层次是:众望所归。这个层次的领导者能形成一套思想体系,并得到下属完全的接受和配合,这样下属会产生无限的忠诚,甚至以生命来维护这种忠诚。能达到这个层次的领导力的极少。如: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圣雄甘地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