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随着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全市各部门多措并举,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产业总体态势走强。今年上半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总量4245.98亿元,增速2.6%,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6%。 二是重点行业发展向好。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速分别达到3.9%、4.4%和7.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医药制造业发挥主要拉动作用,同比增长35.6%。 三是主要产品增长较快。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2倍,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同比增长1.5倍,集成电路圆片、智能电视、显示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4.0%、51.6%、24.3%。 马奎表示,随着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及其他各领域专项规划陆续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支持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预期持续稳中向好。下一步,广州将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对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构筑“一核、两带、三城、多节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新格局,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源(5.740, 0.02, 0.35%)和增长极。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核心地位,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抢抓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重大机遇,以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规划为抓手,重点推动更多大院大所等“国家队”创新资源落地南沙科学城,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打造科技产业创新高地。 二是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全力支持保障广州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在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等领域尽快取得重大原创成果,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统筹推进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奋力突破一批产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关键技术产业化,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快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大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多渠道加大支持力度,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保障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围绕重点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推动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 乐天智谷 国际智能科技创新谷 乐天智谷是广州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2019年广州市提质增效试点园区、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项目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科韵南路与新滘东路交界处,区域所在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区、琶洲高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重要的支点。 园区以人工智能、5G技术、数字经济、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创新孵化服务和资源协同对接服务,并促进相关产业的资源共享、共融、互生。 “粤港澳青创湾”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青创湾基地)于2018年9月开始在海珠区委统战部、区科工商信局的指导下筹建,由澳门青年领袖周王安先生发起,整合广州、深圳及港澳台地区30多个社团与港澳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及密切协作关系,汇聚了包含宏观经济政策、科技创新服务、智能科技产业、新商业社群运营的各领域的核心优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