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改造破损道路、增设单元门、加装摄像头和门禁设施……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老旧小区改造是重头戏,不仅让老旧小区“改”出了新面貌、为市民群众“改”出了新生活,在改造规划中融入智慧元素,更让改造后的小区“科技感”十足。 赋予老旧小区以“科技感”,只是打造智慧社区的一个缩影。在西安,很多社区都已实现了“智慧化”:社区门禁采用人脸识别,业主刷脸就能无感畅行;AI摄像头自动捕捉异常现象,即时生成警示信息;独居老人、残障人的送餐、理发、购物等服务可网上进行处理……通过智慧社区建设,社区服务者能及时感知居民烦心事、揪心事,更迅速地加以解决。 这一系列的“智慧化”举措,看似关联着一个个小社区,背后却需要一套复杂的支撑系统。尤其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诉求涉及方方面面。智慧社区作为社区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在这方面积累的经验还很有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少,就更需要多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合力。 在数字化时代,如何消除“数字鸿沟”,是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回应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虽然互联网、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但仍有一部分群体被挡在了互联网之外,不仅无法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反而受到了一定的困扰。所以,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需求和使用习惯,提供适老化和无障碍服务。这样,才会让社区在变“聪明”的同时更有温度,让更多人共享智慧社区建设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