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讨论] “黑马”突围,为什么是安徽和陕西?

47231 19
发表于 2022-9-11 05: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20911051939front2_0_77804_Fqv8JTYixQCbnRzzi5H--axWY3yk.jpg
进入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路高歌猛进。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1-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22.9%。
20220911052158front2_0_77804_Fgr9kl3Xp5wY7_hXHkl3KXToQL87.jpg
9月6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公开表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0%的目标,“大概率会在今年提前三年实现”。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

中国汽车行业迎来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传统燃油车时代的区域格局也在悄然改写。

其中,安徽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匹“黑马”,近来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安徽汽车产量达到96.43万辆,超越广西跻身全国第6位。与此同时,另一座在传统燃油车时代不太“显山露水”的省份也在悄然发力——今年前7个月,陕西汽车产量达到67.87万辆,连超辽宁、浙江、河北及北京,从2021年底全国第13位升至第9位。

这两个在传统汽车版图中显示度并不高的省份,正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掀起新一轮“抢位战”。

                                   01

作为制造业中产值最大、产业链最长、相关产业最多的一项,汽车产业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其成为衡量区域制造业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无论传统制造强省还是新晋“黑马”省份,都在争相发力和布局。

最新数据显示,1-7月,广东、上海、吉林、重庆、湖北汽车产量分别达到226.49万辆、150.81万辆、126.05万辆、121.77万辆和112.37万辆,依然盘踞全国前五。5座“头部阵营”省份独占全国汽车总量的49.1%,相比五年前上升2个百分点。


20220911052336front2_0_77804_Fq2cYz43ESP_Sm2peuv13TspkyXJ.jpg

其中,广东、上海两大巨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强劲。重庆则凭借9.8%的增速,汽车产量一举超越湖北,晋级全国第四,距离第三名吉林也只剩不足5万辆的差距。相比之下,吉林和湖北两座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未能完全走出下滑态势。

紧随其后,安徽、广西汽车产量也达到90万以上,差距不算太大。此外,山东、陕西、浙江分别达到74.75万辆、67.87万辆、59.82万辆,与前述省份一同完成全国前十的“拼图”。

这十大省份占到全国汽车产量近八成份额,呈现出高度集聚态势。其中,安徽、陕西堪称两大赢家,全国排名大幅攀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数据,2019年,安徽汽车产量还排在全国第14位。2020年,其一举超越山东、辽宁、江苏、浙江、天津及河北,跻身全国前8位。2021年超越北京,排名再升一位至全国第7位。2022年前 7个月,安徽又超过广西,新晋全国第6位,成为“头部阵营”的有力挑战者。

陕西近年来同样频频发力。2020年、2021年,其汽车产量增速分别为14.9%、27.5%,今年前7个月更是高达71.9%,居全国主要汽车省份第一位。

跟安徽一样,陕西近两年汽车产量也在不断“超越”——2020年超越河南、湖南,2021年超越四川、江苏及天津,今年前7个月又超过辽宁、浙江、河北及北京,正式晋级全国第9位。

在西安朝华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单元庄看来,近年来,陕西尤为重视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作为突破口的汽车产业有望进一步提升。有分析指出,今年陕西全年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可达70万辆以上。按这个趋势,今年陕西很有可能超过山东,排名或将再度提升。

                                  02

事实上,安徽本就是近年来全国汽车版图上的最大“黑马”。凭借自身产业基础与“双招双引”,其逐渐聚集起以奇瑞集团、江淮汽车、合肥长安、蔚来汽车等为代表的一批整车生产企业,在汽车产业规模上突飞猛进。

20220911052617front2_0_77804_FuBYxn9dByCNAngcSuOvcCr1Mz8U.jpg
2018年至2021年,安徽汽车产量从83.43万辆上升至150.28万辆,是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长三角四省市中,2019-2021 年仅有安徽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江浙沪三省市汽车产量保持平稳。”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吴晓飞等分析指出,地处长三角的安徽,已经出现承接产业转移的势头。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正在搅动区域竞争格局。

《20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传统燃油车主要产地也面临产能削减、产业竞争力下降挑战。比如,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击影响,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汽车产量从2017年最高峰时的266.61万辆逐年下滑,2021年才勉强止跌。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安徽已经占得先机。《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5月,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5.2万辆,同比增长140%,占全国7%。从产量上看,仅次于上海(63.19万辆)、广东(53.54万辆)、广西(48.51万辆)和陕西(27.41万辆)。

根据规划,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占全国比重要达到10%以上,零部件就近配套率达到 70%以上。安徽主要车企新能源车型占比较高,并且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产业规模和竞争力都有望进一步跃升。

同样,对陕西来说,新能源汽车也正对地方产业带来重塑性影响。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也是全省唯一一个确定有两条省重点产业链的产业,即重卡产业链和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从今年前7个月来看,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销达43.3万辆,增长435%,已超过去年全年产量。从份额来看,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已经占据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3.2%,更是贡献着全省汽车产量64%的份额。

陕汽、比亚迪、吉利和法士特是陕西汽车工业四大龙头,对陕西制造业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今年前7个月,陕汽汽车产量达6.9万辆,产值342亿元,产销增速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吉利汽车在陕产量11.03万辆,产值超过110亿元;比亚迪整车产量44万辆,产值56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3万辆,增长443%。

                                  03

与安徽相比,陕西汽车产业基础更为薄弱,但眼下破局求变的势头同样明显。

事实上,在比亚迪、吉利入局之前,陕汽一度是陕西汽车行业唯一的名片。今年上半年,陕汽集团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为14.3%,仅次于中国重汽(24.1%)、一汽解放(19.5%)、东风汽车(19.0%)。预计到2025年,陕汽产值将突破15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新陕汽”目标。

而在轿车领域,陕西其实起步很晚,且与比亚迪息息相关。2003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看到电动汽车的发展趋势,力排众议斥资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开启造车之路。在陕西省要求下,比亚迪将生产基地设在西安,并由此获得乘用车生产牌照,也为陕西轿车产业的起步提供了基础。


20220911052937front2_0_77804_Fh4iVoILfoXmNt_SwtLG7aMff1f0.jpg

如今,将近20年过去,比亚迪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企,西安也成为比亚迪除深圳总部之外,布局最全、业务合作最广的城市。根据今年前7个月数据测算,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已占到比亚迪55.5%,更贡献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量99.5%的份额。

作为陕西支柱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寄托着陕西和西安制造强省、制造强市的梦想。一直以来,工业不大不强、能源依赖度高,被认为是制约陕西经济体量进一步做大的重要原因,疫情以来,这种脆弱性更是加速暴露。近两年,陕西汽车产业的逆势增长,有望成为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

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工业发展处副处长王群伟此前谈到:“目前,我省汽车产业‘一心两翼多点’格局初步形成,即以西安为中心,宝鸡、咸阳为两翼,依托陕汽、比亚迪和吉利等整车厂,引进零部件配套产业链项目聚集发展,陕南、陕北各市立足自身特色,错位发展汽车产业。”

在单元庄看来,陕西汽车制造业若能强势崛起,不仅会对陕西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支撑,对于陕北、陕南的带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比如,汉中城固的光电新材料产业园预计年底前建成投产,可年产3D车载显示玻璃600万片。

不过,他认为,当前的核心问题还是关中汽车产业带的规模与竞争力。相比零部件产业,整车更是要抓住的关键环节,”整车上来了,需求量大了,配套自然就成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马克马龙 2022-9-12 17:39 赞同 +1
lf130807 2022-9-12 16:48 赞同 +1
laoyong88 2022-9-12 09:16 赞同 +1
长安读史 2022-9-12 00:11 赞同 +1
野谈 2022-9-11 22:57 赞同 +1
骊山菩提树 2022-9-11 21:53 赞同 +1
scar 2022-9-11 21:19 赞同 +1
沙漠之舟在绿洲 2022-9-11 21:12 赞同 +1
人潮里 2022-9-11 16:58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2022-9-11 16:25 赞同 +1
阳光阳光 2022-9-11 14:06 赞同 +1
飙驰 2022-9-11 13:52 赞同 +1
铁面无私 2022-9-11 13:35 赞同 +1
天涯1224 2022-9-11 11:46 赞同 +1

评论19

雷逊Lv.6 发表于 2022-9-11 1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尽快解决宝能的问题,尽快多抢点新能源赛道,吸引新势力来陕,培养自己的新势力。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大鹏阿飞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德龙 赞同 +1
奈何 赞同 +1
lf130807 赞同 +1
赵航基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7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天涯1224Lv.7 发表于 2022-9-11 11: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为什么不是呢?难道什么都是东部沿海地区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牛鱼Lv.8 发表于 2022-9-11 11: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全力服务好比亚迪,吉利,也希望宝能真能起来。
恒大是彻底歇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手中的温柔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德龙 赞同 +1
赵航基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5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e79ab8dcceaad5Lv.8 发表于 2022-9-11 14:55: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继续加油,争取进入前五。汽车上下游供应链完善了,能吸引更多的车企来投资建厂。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1e79ab8dcceaad5 赞同 +1
lf130807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4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热门游戏代练Lv.6 发表于 2022-9-11 15:44:3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这十年左右安徽发展很快,好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政企合作招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塞北大漠 赞同 +1
微红wh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人潮里Lv.0 发表于 2022-9-11 16: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雍城客Lv.2 发表于 2022-9-11 17: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陕汽不给力啊,创立一个自己的乘用车品牌很难吗?
很难,BYD用了10年才作出了秦、汉、宋王朝乘用车系列,,陕汽属于商用车更难! 
发表于 2022-9-14 14:35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花轮同学Lv.5 发表于 2022-9-11 17: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雍城客 发表于 2022-9-11 17:03
陕汽不给力啊,创立一个自己的乘用车品牌很难吗?

不要贪多,免得拖累主业,继续做好做强自己的优势领域不是更好嘛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scarLv.8 发表于 2022-9-11 21: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东
好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骊山菩提树Lv.10 发表于 2022-9-11 21: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再接再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莽原渭水Lv.7 发表于 2022-9-11 22: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北京
此消彼长。

吉林和湖北汽车产业地位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是陕西和安徽。

上海和广东龙头地位非常稳。上海上汽+特斯拉,新旧通吃;广东广汽+比亚迪,新旧通吃。

北京(主要是北汽),重庆(主要是长安,赛力斯还不好判断),地位不稳。

广西、浙江、河北、山东等造车亮点不多。

未来或许就是上海和广东继续稳坐龙头,陕西和安徽异军突起的格局了。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奈何 赞同 +1
lf130807 赞同 +1
回复 支持 3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FexsíLv.7 发表于 2022-9-12 0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雍城客 发表于 2022-9-11 17:03
陕汽不给力啊,创立一个自己的乘用车品牌很难吗?

当今时代是产业链竞争时代,已经过了地域品牌竞争的时代了,本地品牌相比本地的产业链聚集来说重要性要低了,所以显然应该先聚集产业链,再谈打造品牌的事,那属于锦上添花而已
本帖点赞记录
点赞给态度,登录/注册 就能点赞
微红wh 赞同 +1
汉唐盛世梦长安 赞同 +1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