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5日陕西日报聚焦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刊发了题为《西咸新区秦汉新城:聚创新之能奏响城市发展“三重奏”》的报道
全文如下
签约企业近50家,175家企业入驻秦汉新城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460家,全面建成“五路四桥”,辖区道路累计通车251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扩至18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70%,新建学校和幼儿园16所……心中有“数”,才能打通发展的“主动脉”。
征程万里风正劲,奋楫扬帆开新局。秦汉新城依托特有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将产业规划与西咸新区整体发展战略相连接,整合空间资源,协调发展要素,以集中布局、片区开发、园区承载为原则,差异化、特色化、集群化为核心,聚焦周陵和塬北片区,着力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上下游配套、人工智能、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打造联通西咸新区南北各功能板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
“新城的政策扶持,缓解了我们前期的研发投入压力,可以让我们专注于科研本身,加快成果转化的脚步。”西安初源赛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晁晓东说,“秦汉新城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关注与扶持,对于企业后续发展十分有益,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孵化基地。”
产业的发展不单单体现在企业、项目上的实力增长,还蕴藏在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秦汉新城正是以此出发,确立“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创生态”思路,打造强产业、全发展的“战新产业带”。
科技创新是一个热度不减的词汇,亦是全球竞相比拼的赛道。经过数十年持续高强度开发,秦汉新城渭河北岸沿线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
近年来,秦汉新城主动作为、聚力创新,以更大气魄、更大力度、更大视野和更快步伐,全面参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潜心打造叫得响的产业园区,谋划招引更多示范型项目,吸引科创领域人才、平台、项目等要素聚集,推动秦汉新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产业激发渭北片区活力,建成更美好、更宜居、更宜业的创新城市核心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打造以科创为灵魂的城市界面,创新聚力,顺时而为,乘势而上,将让秦汉新城的创新发展之路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渭水故都秦二世,咸原秋草汉诸陵”,唐代刘沧用短短两句诗,浓缩了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匆匆脚步。漫步秦汉,一件文物、一段历史、一个故事,通过影视、VR等新载体,新技术重现眼前,仿佛经历了一场慢悠悠的穿越之旅,来一场与古人的文化交流,感受秦汉历史的灿烂和丰富。
秦汉文创中心不仅是一个文创艺术交流的场所,也是一个文创企业的共享平台。中心展品可以直接进入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文创展示厅、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场馆进行销售,吸引多家区域文化企业进驻,打造产业集群、客户对接服务等多种功能的服务平台。
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模式,加快长陵、渭陵、安陵邑展示工程及秦咸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积极推动秦文化博物院、长陵博物馆布展工作,通过博物馆、遗址公园、城市公园、线上展览等多种形式,在文物资源展示利用上实现新提升。
将秦文化博物院、西汉九座帝陵遗址等文化来源贯穿起来,形成一条可与文物遗址近距离接触的绿色旅游廊道,打造渭北旅游产业链,叫响秦汉文旅品牌。
当前,秦汉新城聚力打造“三个带”,奋力谱写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已开启,历史人文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创造之城雏形已现。在秦创原总窗口的召唤下,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企业落户秦汉新城,为这片沃土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陕西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