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落实“两稳一保”|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7个方面13条措施出台

3608 0
发表于 2022-6-16 08: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陕西

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工作部署,按照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工作部署和高新区、航天基地稳经济总体要求,坚持以保市场主体为主线,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研究出台7个方面13条具体惠企政策和服务措施,千方百计纾困解难,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为稳经济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一、加快市场主体准入
1. 精简审批程序。坚持“非禁即入”,从市场主体涉及的注册登记、经营许可办理等环节入手,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和企业开办标准办、网上办、集成办、免费办、便捷办“五办模式”,开办全流程压减在3小时以内办结;个体工商户做到“即来即办”“即办即取”。推行“零见面”审批,鼓励市场主体领取电子证照,采取免费邮递送达方式发放纸质证照。
2.推行一照通办“1+3+6”集成联办服务新模式。按照“能合尽合、应减尽减”原则,进一步优化流程,全面推行一照通办“1+3+6集成服务”,实行并联受理、一次告知、资料共享、精简流程、统一发证的联审联办新模式,促进准入准营。(1为营业执照;3为市场监管局负责的餐饮服务、非现场类的药品零售经营许可和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6为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设立、代理记账机构资格审批、文艺表演团体许可、民办职业技能学校审批等6项许可事项)。
3.推行融资(专窗+专员)预约即办服务。针对企业融资业务需求,开设融资预约服务专窗,设置融资服务专员,对申请办理股权出质登记的企业实行专人负责、全程服务,对于提前预约、资料齐全的当场办结。
二、创新助企服务举措
4.提升服务品质。主动与重点项目主管部门对接,实行优先办理、加急办理、容缺办理、延时服务等保障措施,为重点项目落户提供“提前介入、专人指导、全程跟进、事后回访”的“链条式”服务。
5.推动转型升级。按照“主体自愿、积极引导、依法规范”的原则,为有条件、有意愿转型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在名称变更、证照办理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全程免费专人帮办,公布业务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三、精准扶持企业发展
6.增强创业活力。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和科创企业集聚优势,建立小微企业“一对一帮扶”和“集中托管”服务工作机制。依托辖区知识产权维权服务站、专业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公益讲座、入园惠企或专利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推动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机制,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申请省、市专项资金对辖区内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创新特色鲜明、符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向的科创型企业每家给予最高5万元补贴支持。
7.强化专业服务。推进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要素“一站式”服务,持续推进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积极宣传标准化奖励政策,定期开展质量管理、首席质量(品牌)官培训服务。组织监管人员和技术专家,优化特种设备检验流程和技术指导,推行网上报检、电话报检服务,提高申报工作效率。
四、持续推行纾困帮扶
8.做细做强支撑。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防控计量器具(温度计、红外测温仪等)检定校准提供无偿服务。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急需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通过中国电子质量监督系统网上申报实现当天申报、当天审批,印发计量服务服务综合手册,协调省、市计量院开通绿色通道实现有需即检、随送随检。对区内集中配送及中央厨房企业进行上门帮扶,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帮助诚信守法的餐饮经营单位扩大社会影响,规避运营风险。
五、包容扶持新兴行业
9.包容审慎监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主体给予“包容期”管理,指导网络交易平台完善管理查验工作流程,在包容期内,通过预警提示、行政指导、行政告诫等柔性监管方式,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立“容错”机制,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或有证据证明没有主观过错,采取提醒教育、行政指导、责令改正等方式,并建立不定期回访机制,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
六、维护企业信用信誉
10.优化信用修复。充分运用高新区“企业直通车”,实行经营异常名录移出网上办理、零见面审核,对已履行相关义务、申请材料齐全的,当日办结。梳理三年内以分局名义作出的行政处罚,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依申请进行信用修复,不再进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对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满1年,已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和不良影响、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经申请可提前移出。
11.实施行政告诫。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轻微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主要采取行政指导、约谈等措施及时予以纠正;对因受疫情影响尚未开展生产或经营的市场主体,不予纳入清理吊销名单;对信用体系建设较好、风险较低的企业减少抽查频次,减轻企业负担。
七、营造诚信和谐环境
12.畅通维权渠道。高效率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建立12315平台、12345热线投诉举报完成情况通报制度,完善内部分析研判和流转办理两项机制,积极回应市场主体需求关切,维护公平正义。适时发布政策解析、维权热点和经营风险提示,避免造成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受损。
13.维护公平正义。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和不正当竞争执法,严厉打击重点领域知识产权违法和“两超一非”、哄抬物价、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类违法行为。以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公用企业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和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领域价格秩序专项整治,落实清退费政策,持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提振信心。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