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分清三个“咸阳”
张宝通
自西部大开发提出西咸一体化以来,咸阳的名字家喻户晓。可是对于“咸阳”却有不同的说法,出现了很多混乱。特别是对第一帝都咸阳的争论,使西咸一体化步履艰难,妨碍了陕西的追赶超越。为了加快西咸一体化,有必要对“咸阳”的历史予以澄清,还历史本来面目,消除西咸一体化的思想障碍,促进陕西追赶超越。
当年商鞅是在秦的都城栎阳(今西安阎良新兴街道)变法的,然后将都城迁到渭河以北九嵕山之南俱阳的咸阳(今西咸秦汉新城窑店)。但这是秦孝公的咸阳,是诸侯之城,不是帝都。从秦孝公的儿子秦惠文王开始,咸阳就跨渭河向南发展了。秦王(秦昭襄王)坐章台,蔺相如完壁归赵的故事就发生在渭河南岸的章台宫。
去年热播的《大秦赋》,整个故事发生在章台宫,而不是咸阳宫,秦始皇是在章台宫统一六国的。但这个时候的咸阳还是诸侯之城,而不是帝都。只有在统一六国,“秦王”变成“秦始皇”之后,咸阳才成为帝都,其历史只有15年。《关中记》说:“孝公都咸阳,今渭城是也,在渭北。始皇都咸阳,今城南南城也。”(《史记·高祖本纪》注引)
秦始皇的咸阳是没有城墙的,秦始皇说秦岭就是我的城墙,东边的黄河、西边的千河就是我的护城河。汉长安是在秦咸阳的核心区围了个城圈建设起来的。秦始皇的章台宫就是汉未央宫的前殿,秦始皇的兴乐宫就是汉的长乐宫。因此司马迁说,汉长安秦咸阳也。秦汉在同一个地方,就像隋唐是同一座城墙一样,所以西安才有十三朝古都之说。
今咸阳是在明朝的时候,为了保留咸阳的名字,在咸阳古渡处设了个咸阳县,就好像我们在韦曲设了个长安县一样。长安县没有因为继承了“长安”的名字,就说西安不是长安。而咸阳的某些人认为自己有了“咸阳”的名字,就认为西安不是咸阳。西安是周、秦、汉、唐的建都地,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唐长安都在西安,西安是世界著名古都。而咸阳市历史上只是个县城,从来都不是古都。
中国第一帝都咸阳的核心区在西安,现在的咸阳是历史上秦咸阳的郊区。咸阳设县后一直归西安管辖,只是解放后西安成了直辖市,不能管县了,才从西安分离出去的。1966~1971年,咸阳县升格为咸阳市,又归西安管了。文化革命期间成立的咸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其驻地只能放在兴平,而不能放在咸阳市。后来市地合一,成立大咸阳市,才又与西安分开。分开只是历史的瞬间,几千年都是一个城市。
陕西是秦制的发祥地,秦始皇废封建,立郡县,实行行政统一,才强大起来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西安是中国八大城市之一,当时成都还是一个中等城市。改革开放后,四川将温江地区与成都市合并,后来又代管了简阳市。现在一个成都的经济总量几乎相当于两个西安,因此国家把成渝双城经济圈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陕西放弃了秦制传统,不搞西咸行政一体化,使西安由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边缘化了。
我们回顾“咸阳”的历史,分清三个“咸阳”,只是为了防止以讹传讹,不能让谣言喊一百遍变成真理,扫清西咸一体化的历史障碍。家和万事兴,闹分裂是没有出路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都)温(江)行政一体化,让成都成为西部龙头城市,合(肥)巢(湖)行政一体化让合肥成为明星城市,济(南)莱(芜)行政一体化让济南换发活力,而西咸闹分裂,先后被成都、合肥、济南超越。陕西只有发挥秦制优势,实现西咸行政一体化,才能追赶超越,崇洋媚外学西方,只搞西咸经济一体化,还会进一步落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