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一批纳入省级特色小镇管理清单的九个小镇,涵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三产融合、文化旅游、体育运动、商贸流通六大类别。
其中,西安有翱翔小镇、航空小镇、茯茶镇、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周至水街生态旅游小镇等5个特色小镇入选。
特色小镇,这个曾经火爆,各大城市争相创建,各类规划中高频提及的概念,如今已鲜少被报道和关注。
从兴起到旺盛,到部分程度上的一地鸡毛,特色小镇经过五年的大浪淘沙,还剩下些什么……
XI'AN 一哄而上的特色小镇
很多新生事物,都是由地方率先探索,进而在全国普及,特色小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发源于浙江的特色小镇,从初期先行探索,到在全国掀起热潮,再到中央正式吹响号角,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特色小镇的概念基本达成了共识,2017年前后,特色小镇可以说是大红大紫,炙手可热。
彼时,国家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各地政府纷纷响应,出台相关奖励政策,从资金支持、土地指标及人才低息信贷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时间,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的特色小镇规划建设。
陕西、西安也不例外。
2017年,陕西省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5年的培育创建,建设100个特色小镇”的宏伟目标。
2018年西安出台《西安市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希望分批培育和创建50—100个特色小镇。
而实际上,特色小镇建设的成果如何?
以数据而论,“1000个特色小镇”这个目标早已实现,近年来也出现过不少成功案例。
而在大批特色小镇涌现之时,难免有滥竽充数,尤其是“千镇一面”的仿古建筑旅游小镇,或建成之后鲜少有人光顾,或未建成便销声匿迹。
一拥而上的小镇建设,高数量低质量的项目,让特色小镇这条路显得拥堵,占着资源却又建设不出什么成果,几乎成为全国特色小镇的“通病”。
白鹿仓景区 图:灞桥区官网
过热的特色小镇,需要自上而下降温和规范,各部门开始对特色小镇进行规范纠偏。
201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一份规范纠偏性文件;2019年4月,公布淘汰一大批错用概念的虚假“特色小镇”、停留在纸面上的虚拟“特色小镇”……
去年9月,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印发《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五条底线”,即合规用地底线、生态环保底线、债务防控底线、房住不炒底线、安全生产底线。
系列政策规范之下,特色小镇将真正走向“少而精”“精而美”“新而活”。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国各省份清单内特色小镇减少至1600个左右,按照工作安排,预计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
降温之后,特色小镇回归理性发展,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的思考过去走了哪些弯路?未来又将如何前行?
XI'AN 大部分特色小镇门可罗雀
在过去大批量的特色小镇规划中,“休闲旅游”占去了半壁江山。
以陕西的特色小镇为例,提起特色小镇,可能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就是“民俗村”,古村古镇等等。
之前,陕西在第一批、第二批入选全国特色小镇的名单中,入选14个,大部分是文化旅游产业,类型单一。
在陕西这片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上,发展文旅小镇没有错,但建设中陕西的特色小镇普遍没能逃过“旅游+民俗”的通俗模式,一不留神就变成了陕西小吃扎堆农家乐一日游,“特色”两字被抹的一干二净。
同质化的小镇之间各自为阵,消耗着文化底蕴带来的优势与特色,白鹿原上曾经的三足鼎立,以及后来的陨落,证实了这一点。
正值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2017年《白鹿原》电视剧引爆收视热潮,白鹿原成为西安炙手可热的IP之一。
而在白鹿塬上,有着由不同主体运营的白鹿原·白鹿仓、白鹿原影视城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三个景区,分食着白鹿原的热度。在电视剧热潮消散之后,景区也逐渐销声匿迹。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图:华商论坛
开业时热闹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仅仅一年时间,便因为经营模式单一,就被游客吐槽“除了吃,民俗村里没有民俗”,评价大幅降低;在管理上,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招商引资,让同种类餐饮“同村竞争”,导致不少商铺大量空置,景区门可罗雀。
在影视剧的带动下,这些民俗小镇的确红极一时,而后续运营管理跟不上,以及同一IP的内耗,消耗着城市资源,也消耗了大众对规划的期望。
亮出“红牌”的,不仅仅是这些同质化的文旅特色小镇。
2020年,经过特色小镇评价考核,西安便淘汰了13个特色小镇,对8个小镇予以警告。
理论上讲,这些小镇,当时也是结合区域资源特点提出的规划建设,在全市近百个征集到的特色小镇中筛选出的小镇项目,覆盖有旅游、科创、产业等等领域。
但他们的被淘汰,说明即便有优势、有特色,并不代表每一个特色小镇都能成功。
规划时轰轰烈烈,过后却冷冷清清的命运,可以说为西安特色小镇建设敲响了警钟。
XI'AN 特色小镇如何存活?
西安部分文旅特色小镇项目失败,并不意味着文旅项目的不可行,此次纳入省级特色小镇管理清单的依旧有茯茶镇、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等项目,后续将继续作为特色小镇建设,西安也将通过培育和创建,助推他们各项指标达到中央和省级要求,力争在将来被命名为陕西省特色小镇。
大唐西市丝路文旅小镇
而特色小镇打造的重点,依旧是挖掘独特优势,寻求差异定位,无论从产业的方向导入还是从生活的角度导入,都要因地制宜。
从特色小镇发源地浙江的经验来看,建设更多强调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经济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创新,如基金小镇、智慧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巧克力小镇……每个都是某种唯一性的“单打冠军”。
西安过去在特色小镇发展上,恰恰缺少寻求差异和创新的这一过程,另一点是西安产业上的不强势,使得产业小镇类型打造上的单薄和乏力。
这就造成了特色小镇规划建设中的无序规划问题,出现了产业占比低、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以及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的问题小镇。
而回头来看,此次纳入清单的五个小镇,除了三个文旅小镇,其他两个均是西安优势的航空航天产业。
翱翔小镇背靠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科创类特色小镇的打造;航空小镇位于西安航空产业较为聚集的航空基地一期核心区内,打造先进制造业类特色小镇。
能够看到,西安正在真正厘清自身在特色小镇发展上具备的特色、优势资源。
而从国家层面,去年发布的《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也从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质量效益、管理方式、底线约束等方面,对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了要求。
比如,“特色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除原有传统民居外,特色小镇建设用地中住宅用地占比原则上不超过30%,鼓励控制在25%以下”等等。
这都将对现阶段披着特色小镇项目外衣的项目的清理,未来特色小镇项目的规划建设,划下底线,指明方向。
IXIAN.CN
未来的特色小镇,将会是在遵循城市发展基础之上,优势产业的培育,通过集中突破和规模优势,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合力聚集。
无论是文旅小镇,还是科创、制造小镇,在经历了一轮“洗牌、去芜存菁”之后,国家政策的规范,还是2020年西安对13个小镇项目亮出红牌,都向我们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
那就是,特色小镇不是摊大饼,西安不是散养态度,而是秉着严格的纪律和态度,希望特色小镇战略能成为西安经济发展、城乡结合、产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荣耀西安网荣耀西安网(ixian.cn)官方公众号。
44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