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验证码,即可复制
微信扫码关注,即可获得验证码
只需要3秒时间
123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资讯] 根据第二轮双一流,把陕西的211分为三个等级

评论39

1768380181Lv.5 发表于 2022-2-14 2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湖北
西安的高校和武汉一样,都是同城双子星。实力彼此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国力Lv.8 发表于 2022-2-14 21: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蛋大挺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逆风飞翔楼主Lv.7 发表于 2022-2-14 21: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扯淡,我一直力挺西交,这次太失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平平航家Lv.5 发表于 2022-2-14 21: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不能唯结果论,应该算算某些学校的投入,把人均的投入和产出成果算一算再来评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llo1987Lv.9 发表于 2022-2-14 23: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太平河畔Lv.8 发表于 2022-2-15 06: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正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agtLv.8 官方认证 发表于 2022-2-15 08: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西交、西工大全力以赴发张龙头专业,带动相关专业发展,没必要大而全。
独自在茫茫人海中漂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cvb11111Lv.7 发表于 2022-2-16 15: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本帖最后由 zxcvb11111 于 2022-2-16 15:57 编辑

陈志文:“双一流”引导高校更好地做减法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陈志文

2022-02-16 06:46

2
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公布。与第一轮“双一流”名单相比,一个突出变化就是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更重要变化则是,新名单反映出的“双一流”建设指导思想与思路的变化。那就是强调以学科为基础,以国家需求为核心,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的高校建设体系。

“双一流”建设2015年8月启动,它是在211、985工程基础上,基于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在高原上建高峰”。笔者更愿意将之理解为,这是新时代对高校发展模式的改变:调整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高校重新“塑形”定位,走特色发展之路、质量发展之路和内涵式发展之路。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为改进50年代院校调整的不足,我国高校开始向综合型迈进。伴随211、985的实施,尤其是高校扩招的推进,我国高校发展进入一个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大而全成为这一阶段高校发展的主流模式。理工农医人文社科,什么专业都要办,很多高校学科专业动辄超过70个,甚至超过100个的也比比皆是。如果说50年代大办单科性学校存在历史的局限性,那么都向综合性大学迈进,是近20年来高校发展的新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2015年启动的“双一流”更强调特色与内涵式发展,而不是规模。这其中的核心与落脚点,就是学科建设。一所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必然也是一流高校,而不在于学科多少。最典型例子莫过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这所高校长期以来学生规模仅有2000人左右,学科主要集中在有限的理工科专业。但截至2000年,加州理工有7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6位图灵奖、4位菲尔茨奖,在世界各种大学排名中,它都遥遥领先。

正是按照这一思路,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中,除了原985、211高校,新入围的25所高校中,除2所是综合性高校外,其他23所高校都是特色鲜明的单科性学校。应该说,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大部分重点建设的学科都迈上新台阶,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科方向上。“双一流”启动后,一些著名高校纷纷做减法开始瘦身,放弃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专业,比如兰州大学停办教育学院曾引起颇多关注,中国科技大学也停办公共管理学院,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又纷纷做加法,抢办医学院,先后有近20所高校提出创办医学院系。同时,大量学校把化学、材料、生物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却受到冷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领域是论文的高产区。同时,建设学科局限于一级学科也带来一些不足,国家急需的一些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处于盲区。

还有一个敏感问题,就是对学校“三六九等”的划分。虽说“双一流”启动之初,就吸取211、985工程的不足,明确提出废止211、985这种终身制的做法,强调“双一流”会根据成绩有进有出。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在211、985的基础上,对入围学校划出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高校,其中对一流高校还分出36所A类高校与6所B类高校。这一官方划分,成为衡量高校身份的尺子。一些用人单位据此提出用人门槛的要求,一些高校也把“一流高校”与“一流学科高校”作为身份追逐,存在扩张规模的冲动。

去年底,第23次深改委会议上通过《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第二轮“双一流”的正式启动。新一期“双一流”建设系统总结了上一轮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强调“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对于学科建设,它明确提出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要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夯实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评价体系上,它也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核心目的还是引导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双一流”是新时代我国高校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支持部分高校与学科走向世界一流的同时,更要为国家解决发展的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提供有力支撑。无论如何,这种发展模式都在强调特色,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作者是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xcvb11111Lv.7 发表于 2022-2-17 13: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陕西
本帖最后由 zxcvb11111 于 2022-2-17 14:00 编辑
escape76 发表于 2022-2-14 17:54
不同意楼主的分法,西工大排太高了。
第一档:西安交大
第二档:西工大、西电、西大

就陕西来说,还是西交、西工大相对领先,因此:
第一档:西交、西工大;保持以前的985、双一流A格局。理由:1、地位重要,学科领先;2、都有A+学科;A级、B级学科众多。
第二档:西电、西大、西农——强势211,西农基本可以视作强势211;理由:1、都有A+学科,2、且都不止一个A级学科,3、有一批B+及B级别学科群。
第三档:长安大学、陕师大、空医大,基本保持中游211水准。理由:无A级学科或A级学科单薄,但B级学科群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

Copyright © 2001-2025 荣耀西安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2024053929号-1|陕公网安备61011302000104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