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当下,西安城市骨架正不断向外延伸,而决定产业、人口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便是轨道交通。可以说,西安地铁所覆盖之处,区域发展将会迎来质的改善。
近期,预计将在这两年内建成开通的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6号线二期纷纷传来新进展。
XI'AN 1号线三期 地铁同城时代
西安地铁1号线是西安市第二条建成通车的地铁,其延伸也一路跟随西安地铁规划的脚步。
1号线一期工程(后卫寨至纺织城)长25.36公里,设19座车站,2013年9月15日建成通车;
1号线二期工程(沣河森林公园至后卫寨)长6.09公里,设4座车站,2019年9月26日建成通车;
1号线三期于2019年12月31日开工,竣工时间为2023年6月30日,工期1278天。
在1号线二期于2019年9月正式开通运营后,作为首条连接西安与咸阳城区的地铁线路,实质上已经将咸阳纳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怀抱。
而全线位于咸阳行政区域内的1号线三期,串联了咸阳高铁站、咸阳市中心区、渭河南岸,承担咸阳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带动新城的开发建设,促进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
整条1号线将咸阳市区与西咸新区、西安市中心城区无缝衔接起来,形成大西安东西向客流大通道,彻底助力“两城一区”进入地铁同城时代。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工程西起咸阳秦都高铁站,东至1号线二期起点沣河森林公园站,线路全长10.61公里,共设车站7座(换乘站4座)。
在环评报告书中,1号线三期线路位于咸阳至西安的主通道上,先后沿彩虹二路及世纪大道敷设。
彩虹二路段(秦都站—安谷路站): 彩虹二路沿线密集分布住宅小区及咸阳市实验中学等重要客流集散点,同时串联了咸阳秦都高铁站及高客枢纽等大型交通枢纽点。
该段线路长4.887km,设秦都站、宝泉路站、中华西路站3座车站,含2座换乘站,其中宝泉路站与远期规划11号线换乘,中华西路站与远期规划19号线换乘。
咸阳夜色 来源:咸阳宣传网 作者:师育民
世纪大道段(安谷路站—森林公园站) 世纪大道位于咸阳市秦都区渭河南侧,是联络咸阳市区及西安主城区的最主要道路,沿线为城市已建成核心区域,密集分布住宅小区及陕西中医学院等重要客流集散点。
该段线路长5.717km,设安谷路站、秦皇南路站、白马河路站及韩非路站4座车站,含2座换乘站,其中秦皇南路站与远期规划18号线换乘,白马河路站与远期规划11号线换乘。
工程进度
截止目前,1号线三期已有3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区间完成过半。白马河路站-韩非路站双线贯通,秦皇南路-安谷路站、中华西路站-安谷路站单线贯通。渭河北岸3座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珠泉路停车场运用库正在进行土方开挖。
其中,中华西路-安谷路盾构区间右线是在11月中旬实现贯通,而随着“大禹·长安1号”盾构机刀盘顺利出洞,标志着西北地区首台泥水盾构机顺利完成施工任务,为泥水盾构机穿越江河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
中华西路-安谷路盾构区间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承建,区间全长约2公里。
针对长距离下穿渭河,河道距离长、埋深深、地下水流速高的特点,该区间选用泥水盾构机,通过优化盾构机推进参数、严格控制注浆质量、实时监测地表沉降等措施,实现对掘进速度、推进压力的精准操控,成功克服了高水压、长距离、全断面富水砂层地质的风险考验,最终安全穿越渭河并顺利实现区间贯通,填补了西北地区泥水盾构机施工的空白。
车站命名
西安地铁1号线三期不仅在建设上进展顺利,12月6日咸阳发改委在官网上也将《地铁1号线三期站点命名方案》进行公示。
本次公示站名,大家有哪些建议和意见呢?
1 韩非路
工程站名为韩非路,位于世纪大道与韩非路交叉路口,因高校而被推荐命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2 白马河路
工程站名为白马河路,位于世纪大道与白马河路交叉☐,因历史渠道与地标性建筑而被推荐命名为“白马河”。
3 秦皇南路
工程站名为秦皇南路,位于世纪大道与秦皇南路交叉☐,因历史村庄而被推荐命名为“陈杨寨”。
4 安谷路
工程站名为安谷路,位于世纪大道与安谷路交叉☐,因历史村庄而被推荐命名为“安谷”。
5 中华西路
工程站名为中华西路,位于中华西路与彩虹二路交叉☐,因历史村庄而被推荐命名为“两寺渡”。
6 宝泉路 工程站名为宝泉路,位于宝泉路与彩虹二路交叉☐,因道路名而被推荐为“宝泉路”。
7 秦都站
工程站名为秦都站,位于玉泉西路与彩虹二路交叉☐,因交通枢纽而被推荐命名为“咸阳西站”。
来源:西铁资讯
XI'AN 6号线二期 东西向骨干线
2020年12月28日,西安地铁6号线一期(西北工业大学站至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站)正式开通运营,填补当前西安西南片区的轨道交通空白,有效缓解西太路、锦业路及高新路沿线交通出行压力,拉动西安市区西南部的规划中南客站地区的发展。
同时,6号线是最后一条穿越明城墙的线路,与1、2、4号线形成“井”字型格局。
2017年1月9日,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起于一期工程终点西北工业大学站(不含),止于纺织城站,线路全长约19.5公里,共设车站17座(含换乘站7座),均为地下线,是西安地铁线网中东西方向的骨干线。
预计2022年实现通车。
工程进度
2021年11月30日,随着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TJSG-24标田家湾站车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田家湾站由中交二公局承建,为地下三层三跨岛式车站,顶板覆土1.7-4.1米,底板底埋深约22.8-25.2米,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总长为190米,宽为21.9米。车站两端接盾构法隧道,车站大小里程端分别为盾构提供接收、始发条件。
项目克服了站位调整、征地拆迁、场地分块移交、周边施工环境复杂、渣土外运困难、车站内部结构复杂等因素,主动出击,掀起大干热潮,不断提升现场管理和施工工序标准化水平,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加强信息化施工,推广应用远程视频监控,严控安全质量,顺利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任务,为6号线二期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
西安地铁第一座暗挖车站
地铁车站建设施工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即从地面道路开挖车站主体基础至地下施工规定深度,同时进行支护桩作业,然后再向上逐层完成车站站台及站厅层浇筑作业,直到车站主体封顶,即“先做底,后做顶”,这样施工缺点是会占用大量的地面道路,对交通产生影响。
西安地铁6号线二期工程广济街站则选择用暗挖逆作法,广济街站也是西安地铁第一座暗挖车站。
广济街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与南广济街交汇处,沿西大街敷设,全长208米,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周边商业林立、距离钟楼、鼓楼等旅游景区仅一步之遥,车流、人流量大。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交通的影响,车站施工采用全暗挖PBA工法施工。
使用暗挖逆作法施工,它不开挖车站上层路面,施工都在地下进行,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先做顶,再做底”,这一工法技术工序转换多,风险控制难度大,对施工安全控制要求极高,优点是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巧妙地实现了繁华区施工“地上汽车照跑,地下施工正常开挖”。
据了解,暗挖作业时,施工洞口高4米宽4米,可容纳5-7人同时作业,平均每天只能掘进1米深度。因为每天面对的工作界面犹如一个掌型,所以这一项作业叫掌子面开挖。有时候遇上难度大的断面,一天24小时不断作业也只能掘进几十厘米,最快的时候能掘进1.5米。
由于该站全部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施工难度增大,施工工序转换多,各工序之间衔接多,对施工组织安排、安全、质量控制要求较高。面对工程本身的诸多困难和复杂的外部环境,参建各方多措并举、多管齐下,通过不断优化施工组织设计、精策划、严施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任务。
截止10月底,广济街站已完成主体结构二衬扣拱(相当于明挖车站的封顶),开始附属结构施工。
广济街站作为西安地铁首座全暗挖车站,对以后地铁线路的暗挖车站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也填补了西安在暗挖车站方面的空白。
此前,6号线一期受新西安南站影响,西安南站和西电科大南校区·未来之瞳站并未随一期同时开通。
由于新西安南站进度缓慢,西安南站和西电科大南校区·未来之瞳站决定“地铁先行”。
6月15日,地铁6号线小枢纽建设工程宣布开工,本次开工的西安南站地铁站位于规划国铁南站北广场北侧,双江二路以东,兴隆一路南侧,东西向敷设。车站长约215米,为地下两层三跨结构,设计为岛式站台。车站共设4处出入口,预留与地铁12号线的换乘节点和与S7线的通道换乘条件,同时预留远期向西延伸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南站至西电科大南校区站区间长约1500米的盾构区间将投入4台盾构机,极大提高建设效率,从而确保在两年半的工期内完成任务,计划2023年底竣工运营。
今年8月23日,西安市轨道集团回复网友提问时表示:6号线西电科大南校区·未来之瞳站,目前车站及出入口已建成,计划与正在施工的南客站一并开通。
10月15日,回复到:地铁6号线西安南站站及相邻区间已开工,目前车站在进行维护结构施工,区间在进行竖井施工,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西安南站地铁站概念效果图
IXIAN.CN
西安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临近年底,我们也期待首版地铁四期规划能尽早完成对外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