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下旬,为了实现母亲回成都省亲的愿望,我带领80岁的父母乘坐高铁往返成都。 这是我人生第三次去成都。第一次是1998年在成都前锋厂实习一个月,应该是金牛区。第二次是前年一个周末带孩子去熊猫基地两天,期间去了太古里和宽窄巷子。这一次是第三次去成都,地点龙泉驿区。 前两次的感觉不大明显,这次的成都之行总体感受是,西安与成都的天然的区别导致差距越来越大,这种差异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城市基因的差异,无法改变!而我们与成都的距离也不仅仅是GDP。 一、成都市区没有一个蚊子!!!这将是怎样一种体验,在西安夏季随时都嗜血的蚊子,在成都市区一个都没有,请脑补! 8月23日到舅舅在龙泉驿区怡和新城的拆迁安置房住宿,我们是下午4点到的,一大家人热火朝天的聊,稍微有点热,风扇就可以解决。晚上睡之前,我看了舅家的阳台,卧室和卫生间的窗户都是大开的,而且没有纱窗。我给父亲说,完了,今晚咱爷俩要味蚊子了。也就是说说,晚上一夜没有一个蚊子。由于行程紧,也没在乎到位为啥没有蚊子。第二天去附近毛家口水库附近姥姥的墓地上坟,那个山上的蚊子如蜂箱周围的蜜蜂一样多,下山后,我全身裸露的地方全是包,而且抓出了血,可见郊区或者无人居住的地方还是有蚊子的。下山后去表姐家,一个靠近洛带古镇的新校区。表姐平时很少住,进家门后,南北通透的房子,窗户全部大开,纱窗全无。我就疑惑的问表姐,你这样大开不怕有蚊子进来吗?表姐轻描淡写的说,小区会定期杀蚊虫蟑螂老鼠的,所以没有蚊子。我愕然!然后几天在酒店住同样都没有一个蚊子。 二、安置安小区的规划绿化西安无法企及。 舅妈的小区是2009年入住的,原来都是农村户口。小区一是容积率低,每栋楼都是错落有致,有很大的距离,有很大的广场;二是人车分流;三是每栋楼底下的一楼没有住户,都是社区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三是小区里面有很大的步行街区,买菜、吃饭等等一应俱全,非常方便;四是外立楼栋的外立面也是错落有致,大部分有落地窗,看起来像个中档以上的小区,不像火柴盒一样;四是小区外面的马路很宽,中间有很宽的绿化带。想想一个10年前的拆迁安置小区尚且如此。西安的拆迁小区大家自行脑补。 三、服务业的一点体验。 中午在一家酒店吃完饭后,楼上就是整层的麻将馆,老板说,免费用。二三十张自动麻将桌和适合打扑克的小桌子,周围是可供休息的沙发和麻将包间。水壶茶叶已放好,空调随便开。我们一大家也就20多人,占了整个一层一下午。成都主城区,社区周围会有很多茶馆和咖啡馆,一杯咖啡也就10元钱,方便和朋友聚会谈事,不像西安主要集中在商业街区,找人聊天说事得跑大老远。 四、倔强的成都人不说普通话。 成都人不说普通话的倔强,在20多年前在成都实习的时候就领教了。我们一帮学生,天南海北,到了成都根本听不懂四川话。在实习单位,人家师傅就是不说普通话,除非到了大型商场。成都人的倔强这次又领略了一下。那么多亲戚,包括很多在市区上班很多年的年轻人,我们交流没有一个说普通话。有次,我表姐夫好客,怕我听不懂四川话,言语间应该说了一句普通话,被我表姐一顿嘲讽,搞得表姐夫十分羞愧。其实他当时有没有说普通话,我都没听出来。表侄女的孩子今年准备在市区上小学一年级,成都双语小学,和我们交流一口四川话,我问他会说普通话不,他说会,在学校说,但平时在家就说四川话。 五、拆迁安置与西安天壤之别。
成都拆迁农民的政策十几年不变,到现在都是宅基地上的住户,35平米/人,地上建筑物700-900元/平米,转居民后政府负责养老保险的补交,60岁后,每月1900元起步的养老保险,70岁大约3000元每月。其他任何补偿都没有。我开不不大相信,最后去成都东站的路上,网约车小伙在东站附近,说是家也要拆迁,政策完全和10年前一样。我无语…….。西安鱼化寨村一个户口在家里,其他人在外面的我认识的一个老太太,拆迁款300多万,房子四套,每套都在90平米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