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改制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实行王田、私属制度
由于严重的土地兼并,当时很多农民已经处于无地可耕的状态,他们不得不依附于地主豪民,任他们剥削压榨,甚至许多人家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儿女卖给富有人家当奴婢,一时间,奴婢数量大幅增加。因此王莽改制的第一个种点就是抑制土地兼并,冻结奴婢制度。王田,便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王莽托古改制,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井田制,使相当一部分无地和少地农民拥有了土地,同时,奴婢被称为私属,且不能再进行买卖。这便是王田私属制度。
(二)实行五均、赊贷及六筦制度
公元10年,王莽下令开始实行这项政策。所谓五均,就是在全国几个大城市设立五均官,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政府规定标准价格,最大限度平抑物价,减轻百姓负担。赊贷就是由政府对民间进行放贷,贫民丧葬祭祀等缺少资金则由政府提供无息贷款,想要创业做生意没有启动资金的也可以在政府申请低息贷款,这对打击不法高利贷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六筦,也成为六管,即国家对六项经济活动进行国有化管理。五均赊贷算一个,还有盐、铁、酒、铸币和山泽矿产,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掌控能力。
(三)币制改革
币制改革是王莽改制中最为失败的改革之一,王莽在位期间,先后三次进行币制改革,造大小钱,后又发行宝货,没几年后又废除,改成货布、货泉,货币价值的比例不合理,货币种类太多,换算非常麻烦,王莽还没来得及进行第四次币制改革新朝就被推翻了。王莽的币制改革没有遵循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主观性太强,改革又过于频繁,因此币制改革是非常失败的。相比而言,王莽对度量衡进行统一,还是比较成功的,东汉以及后面历代,基本上都承袭莽制。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和经济发展规律的改革,是注定要失败的。
(四)地名、官名等改革
王莽对中央和地方的官名、官制、地名、行政区划进行了频繁的改变,许多地方的地名一年一个名字,后来又不得不改回原名,王莽的改名狂热程度,丝毫不亚于后来的太平天国改名热,这些没有意义的改名,只是加深了各阶层人民对王莽政权的反感程度。
结束时间: 2021-8-19 09:17
会
不会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352
133
1143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免责声明: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内容提供者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