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获批!空军军医大学本部整体搬迁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新校区!
本帖最后由 笑傲风尘 于 2021-4-19 20:44 编辑
日前,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建设获中央军委批准,批复同意学校校本部搬迁意见,学校整体调整至西咸新区新校区,标志着学校转隶空军后新校区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空军军医大学拓建新校区,早在2010年就启动新址论证, 2012年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签署征地协议,2013年完成土地征收,2014年正式开工,后因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和一些因素影响,新校区项目一时暂停。学校转隶空军后,专门成立营区规划领导小组,校领导多次带领机关部门赴新校区现场调研、充分论证。2020年6月,在前期营区规划调整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研究论证,对学校未来的功能定位、承训规模、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梳理,上报拟将学校主校区搬迁至新校区的请示,经过反复沟通汇报,最终获军委、空军两级批复。
截至目前,学校已完成新校区需求论证、十四五纳规、2021年建设计划审核等工作。下步,学校将集中全校力量建设新校区,全面优化各组团架构,完善功能配套,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整体搬迁、实现和谐运转。
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业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医疗实力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好的声誉。
新校区建成后,将作为学校办学育人、履行使命的第一功能区,实现统筹规划卫勤训练、医学创新、临床医疗功能,构建集教医研训鉴为一体的高水平区域综合医疗保障中心、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航空医学救援示范培训中心、军队支援西部大开发特色示范基地和实战化空军卫勤训练基地。
根据此前规划,新校区占地134公顷,将建设教学区、科研中心、三甲医院、康养中心等项目,是提升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整体实力、扩大西部医教研国际品牌效应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医疗保健水平、提高西部人民健康福祉的重要措施。
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新校区又称秦汉医教研综合园区,位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塬北综合服务区秦汉大道以西、天汉大道以北、秦政大道以东、汉都一路以南区域,项目总用地面积134.1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按照规划,该项目将建成具有国际标准、拥有3500张床位的三甲医院以及康复疗养中心,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医药航母及科研中心,成为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的医学研示范基地。项目规划建设期为4年,一期项目主要包括教学区和生活区,同步启动整体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期项目原计划于2015年10月前竣工投入使用。
2012年12月29日,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三方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确定征地2012亩建设新校区;2014年3月6日,总后勤部与陕西省政府签署合作共建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协议,把新校区建设列为重要项目;2014年4月10日,经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批准,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基本部署从现在的西安市长乐西路调整至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秦汉大道中段西侧,待新校区建成后该校校本部将整体搬迁至秦汉新城。
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基本调整部署至西咸新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优化大西安区域医疗资源分布,提升西咸新区整体环境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造福三秦百姓的一件大喜事,更是第四军医大学(现空军军医大学)进一步改善办学办医条件、提高军事医学教育科研和医疗技术水平、增强服务军民能力的新机遇,为西咸新区加强和知名伙伴合作,提高知名度,增强影响力,积聚后续发展动力找到了重要途径。
据了解,医教研综合园区将以环保低碳的建设理念、优美舒适的园林环境、设备齐全的医疗设施、技术精湛的医护人才,改善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将西部地区医疗保障水平与东部的差距“整体缩小,局部超越”,大幅度提高当地及整个西部人民的健康福祉和幸福指数。园区建成后,通过人才、成果、项目的引进、融合和转化,将有效带动西咸新区价值增长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有效拉动该区域经济的增长,必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提升三秦军民共建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