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2020年以来,西安高新区
高新区第六高级中学2022届“高新班”班主任 任军
西安高新区第六高级中学(原鄠邑四中)创办于1956年,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曾经校舍陈旧,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较差,发展动力不足。2018年8月划入高新区以来,学校主动作为,扎实推进“名校+”工程,成为高新一中“名校+”成员校,突破创建“高新班”,办学效益不断彰显。相继获得“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校”“省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首届高新首善教育先进集体”等省市级以上荣誉30余项。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我的教育梦想,而今,这个梦真的实现了。2019年,学校打破常规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成立了“高新班”,经过高新一中名师专家层层选拔,我有幸成为了该班数学老师兼任班主任。
开班第一天,高新一中王淑芳校长为我们畅叙教育之道,为学生鼓劲加油,那一刻我兴奋了,学生们躁动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与高新一中离得更近了,我们的“名校梦”不再遥远了!当随后在开学典礼上看到高新一中的学生们精彩绝伦的展示,我的心再也按耐不住了,心中思考着:高新一中究竟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那儿的学生为什么那么优秀?他们有什么教育法宝?我和我的学生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
第一次坐在高新一中教室里,参与高新一中的创新型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同学们在陌生的环境下比较拘谨,看着高新一中的同学积极的参与课堂问答,大家虽然心向往之,却又望而却步,不过在集体回答的时候都很积极,而且整节课听讲异常认真。 第二节课,美女老师讲的非常有激情,态度又和蔼可亲,同学们也逐渐适应了创新型课堂教学,于是,同来的高一学弟和班里的陈雨阳同学勇敢的举手上台演示并回答正确!
信心源于实力。一次次的回答让同学们更加自信,接下来的每一节课,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积极展现,特别是梁铭飞、严炳楠、杜佳欣、雷甲彦几位同学的表现非常优秀,获得了高新一中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当看到历届优秀毕业生时,高新一中的老师指着其中的一张照片说:“这位男生在2010年高考中在全省名列前茅,而他在高一的时候说话有些结巴,但是,到高二的时候就没有这个问题了,他告诉老师说,因为高一的时候他针对自己存在的这个问题专门去报了演讲社团。”是直面挫折,还是逃避困难,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接着观摩了高新一中学生会换届选举,台上同学的自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位同学在演讲中说到,我们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人生半径,虽然做的越多,困惑也就会越多,但是,困惑多并不是坏事啊,这代表着我们接触的多了,做的多了,人生半径扩大了,也代表着,我们正在不断地前行,不断地进步。
高新一中科创中心也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惊喜,老师不但详细给我们介绍几种机器人和机器人比赛项目,还让参加机器人比赛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机器人比赛过程,看着运转的机器人,同学们的世界又被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了解到了更多。
最后我们参观了钱学森馆。有认真听讲的同学,也有认真记笔记的同学,也有同学不自觉的读着钱学森的话。杨靓同学帮我解读了一副篆体书写的诗歌,严炳楠同学帮我翻译了钱老一封英文书写的信(他再三强调是第一段,因为里面专业术语太多啦)。雷甲彦同学和我聊起钱学森、钱三强、王大珩三位两弹一星元勋,我了解到原来钱三强和王大珩竟然是从小就认识的,他们从年轻一起优秀到老!很棒的故事!他说他的偶像就是王大珩科学家。 看着他坚毅的样子,我相信他会拼搏努力,越来越优秀! 在感悟中砥砺自我
每一次到高新一中研学,同学们都是满满的收获,我也一样。 回想这美好的一天,我感慨颇深,孩子们在高新一中创新课堂的优秀表现不仅给孩子们树立的自信,更给了我启发和力量——课堂上,要给同学们更多表达更多展现的机会,并且坚持下去,结果你会发现,同学们比你想象的还要优秀! 那个直面“结巴”迎难而上的学长,那个“扩大人生半径”的学子,那些熟练操作机器人的同学们,无一不令我们肃然起敬。钱学森馆更是一束火焰,照亮了前路,点燃了激情。
一所好的学校,就是要为同学们实现梦想提供助力,为同学们提供机会,让他们更加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