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喜庆的日子,最期待家家团聚、户户圆满的日子。
春节,除了喜庆、团聚、圆满,还有文明。如果说往年文明过春节绕不开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涉黄赌毒、不搞封建迷信、不酒驾等等,那么今年的春节文明,在此基础上还需加上疫情防控这条“红线”。近期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病例,个别地区突发聚集性疫情。越是临近春节,疫情防控形势越严峻;越是临近春节,越需守住守牢疫情防控底线,谨防“因小失大”。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举办,公共场所防护到位,出行保持安全距离,坚持防疫良好习惯,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不扎堆聚集,选就地过节,拒信谣传谣……疫情之下,最大的“文明”莫过于此。春节,虽说团聚团圆是人之常情,走亲访友是人情世故,但特别时期不妨特别对待,“云端”团聚、“线上”拜年,同样可解相思愁,同样可增亲友情。
倡导就地过年既是战胜疫情必要的应对举措,更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重大抉择。动员、组织社会各方做好疫情防控、保供稳价工作,热心为就地过年的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众排忧解难,通过发放“留守红包”“过年礼包”,开展送技能、送年货、送服务、送文化活动,党和政府把关怀送到身边、把温暖送到家,这样的民生关怀、爱民情怀,既彰显初心之暖,更是为人民当好家的具体体现。春节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团圆是民众最厚重的过年情愫,不管路有多远、工作有多忙,回家过年一直是大家共同的愿望。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人人都是抗疫第一责任人,一项调查显示有超过7成的外出务工者响应号召就地过年,以留守代替回家,以安康守护团圆,“云团圆”背后显现难能可贵的公民觉悟;更多的人从留守者变身“守望者”“摆渡人”,或坚守春运一线保畅通,或参加疫情防控守防线,或奔走街头巷尾送快递,或投身志愿服务送温暖,或做好市容环境守护人……舍小我、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每一个大家庭成员都默契配合、携手共进,一道守护新春佳节的温馨与美好,彰显出厚植内心深处炽热的家国情怀。
独在异乡不孤独,就地过年年味浓,过年的味道处处有,家庭的温暖处处在,他乡亦家乡,神州处处是我家。就地过年是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的举国“大团圆”“合家欢”,齐心合力共度欢乐、安康、祥和中国年,也不失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总动员,展现出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美德风尚,揭示了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加快民族复兴进程、共同缔造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秘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