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都注册了,还不快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西安市莲湖区民洁路早市和民新路市场乱象丛生 西安商报网讯: “拆了一半的半边楼,还有一半没有拆到头,拆掉的是腐朽,留下的是陈旧,涌动是翘首,燃烧是期求。”这首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半边楼》,歌词所描述的场面,在今天的西安莲湖区民新路真实上演。 



近日,记者接到群众投诉,位于西安市莲湖区民洁路早市和民新路市场不规范经营,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请媒体给予报道,记者来到民洁路市场进行实际采访。 
早市商贩云集,人声鼎沸,交通严重堵塞 早上8:00记者来到民洁路发现,7:00-10:00是民洁路早市时间。北段主要是水果、蔬菜摊,南段主要是日用百货。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很远就能听见,再加上道路两边停靠的车辆,让原本并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窄。南段人行道则几乎被服装摊点“霸占”。在枫林华府小区门外人行道上摆着七八个服装摊,摊主将展示衣服的衣架摆在路面上,很多衣架都直接占压了盲道,行人通行困难。 
在民洁路北段,人行道上有大片黑色污迹,致使砖面由灰色变成了黑色。除了黑色油污外,部分路面还有煤灰、煤渣等物。早市商贩们丢弃的烂菜叶、坏水果随处可见。为了销售方便,商贩们直接把小货车倒上道牙,占用人行道,对路面造成破坏。 
民洁路北段较为宽敞,南段变窄,开车要想掉头,只能开到北段,中间的民新街本可以畅通,由于多家商铺占道经营,也无法正常通行。南段有多家幼儿园,早晨送孩子上学就更拥挤,车辆几乎停止通行,记者现场实际测表,十多分钟汽车前进不到10米,理论上驶出民洁路需要40分钟。如果遇到火灾或者抢救病人,那就更无法想像了。 周围居民在叫卖声和油烟气味中无法正常休息和生活 民洁路和民新路周边都是高层,一派繁华都市的景象。走进民新路市场,突然感觉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点小县城农贸市场的味道。不可思议的是,市场很不规范,道路油渍斑斑,厨房泔水倒入下水道,也没有固定垃圾桶。摊位没有明显划分标志,商贩们穿着随意,没有统一服装,商铺门头老旧,缺乏现代气息。 
商贩们极力推销自己的商品,叫卖声此起彼伏;运货车辆由于交通堵塞,拼命按喇叭产生的噪音,让路人避让不及;餐饮操作产生的油烟,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住在12层的李女士说,因为是回迁房,自己没有更多的选择权,原来以为,小区外有个市场,生活比较方便,但住进来后才发现,情况不是这样,平时不能开窗,油烟味、噪音太大,尤其是夏天,凌晨两三点还有人喝酒划拳,声音特别大。 
民新路有近50家商铺在营业,没有相关配套设施 记者走访发现,临街近50间门面房随意搭设,从商铺外部结构来看属于砖混结构。根据外墙的颜色,该建筑时间不少于20年。商铺从日用百货到餐饮,生鲜,涵盖范围很广,属于随意招商,市场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市场的量化不够,部分线路老化,也没有消防栓和灭火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商户反映,每月房租4000元,按季度缴纳,水费每方6元,电费每度2元,所有的费用都由洁益公司来收取。 为什么拆了一个虎头蛇尾,不彻底拆除? 记者在民洁路和民新路丁字路口发现,这里虽然是早市,围墙上厚重的油渍,二楼连接处崭新的痕迹,地上不平整的水泥地面等种种迹象表明,这里原貌不是这样,应当是拆除不久。那么既然开头能拆除,为什么不继续向里边拆除? 记者随即询问了路旁商贩,他们说:这里原本是一个5层楼,有60多间房,也有20多年了,2020年7月被政府拆除,后面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突然就不拆了。 
带着以上问题记者来到工农村居委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说,市场的地皮是集体的,其它的不清楚,让记者去问街办。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土门街办,土门城管一位负责人解释:他们只负责民新路市场卫生和市容;南边的摊点是响应总理“地摊经济”政策,上报审批的,北边的门面房是工农村的,具体怎么管理他们不清楚。 拆除的那部分是几个区联合执法进行的,目前民新路的市场管理,在行政上划分不是很明确,执行起来有难度。 土门街办工作人员答复,该市场属于很早以前(约20年)个人和工农村社区达成协议建成,利益分配不清楚,是否为违建,还要市政、城管等几个部门最终确定。 
像民新路这种综合性的小市场,在上世纪周边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时,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当周边经济发生较大变化后,各种配套措施均已到位,这种粗放经营、方向不明确、安全设施不到位、管理混乱的市场,严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生活,也造成资源浪费。目前,西安市政府正在动用一切力量,花费大力气努力装扮最美古城,喜迎十四运,民新路却成了美丽西安的一个斑点,也和周围的都市文明格格不入,不知打了谁的脸? 
同时,这个市场到底是集体所有还是个人所有?经营20多年的利润去了哪里?政府为什么只能拆除一部分,后面的商铺难道有“保护伞”? 
拆了一半的违建楼,何时才能拆到头?记者将密切关注、持续报道。
|